正文 第十一章 預防醫學(2 / 3)

流動人員發病高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我縣對流動人口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辦法。流動人員進入河口地區由於沒有得到防疫部門的指導不知道該怎樣采取自我保護,未服任何預防瘧疾的藥物。為此要搞好流動人員管理,降低瘧疾發病,由行政部門製定一套完善的瘧疾管理辦法,由公安、城建、工商、稅務、衛生互相配合執行管理,縣防疫站負責宣傳瘧疾預防知識,發放預防藥物。使流動人口能夠正確使用蚊帳,減少人蚊接觸的機會,才能取得良好的抗瘧效果。

千萬不要忽視結核病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學科技的發展,加之有效的抗結核藥物的廣泛應用,結核病成為可防、可治的疾病。它是一種嚴重慢性傳染病,由結核杆菌通過呼吸道人肺部形成結核病變,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健康。

1肺結核的傳播途徑

肺結核主要是由排菌的肺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說話時把帶有結核菌的痰沫噴射出來以及所吐的痰幹燥後,結核菌隨灰塵飛揚,健康人吸入就易受傳染,病人用過的碗、筷、飯菜、衣物也是結核病傳染途徑之一。

2肺結核主要症狀

初期病人一般沒有明顯症狀或僅有勞累感,而被忽視。隨著病變的發展,會出現咳嗽、吐痰、胸痛、氣短、咯血、下午低燒、食欲減退、盜汗、消瘦、婦女月經不調等。

3肺結核病的治療

隻要認真采取以下措施結核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第一,治愈傳染性肺結核病人,是阻斷結核病傳播的有效手段;第二,短期督導化療是保持結核病高治愈率,減少耐藥性結核的根本途徑;第三,推行結核病歸口管理是保持結核病高治愈率的保證;第四,一旦得了結核,為了使絕大多數排菌病人的痰菌迅速轉陰,病變得到臨床治愈,並使病人的複發和惡化減少到最低限度,目前采取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的化學療法,如正確應用短程化療,它的治愈率可達80%以上。目前除了常用的鏈黴素、異菸肼,對氨基水楊酸、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西藥外,中草藥及新醫療法治療結核可取得一定的效果。有的空洞型肺結核還可以通過外科手術治療。隨著醫藥衛生事業不斷發展,特別是我國中西醫結合的新成就,為預防和治療結核病創造了優越的條件。因此,得了結核病是可以治好的,首先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毅力,注意適當的營養和休息。其次,積極配合醫生,遵守醫囑,按時治療,定期複查。特別是早期發現的病人病情輕,治療起來效果好,恢複快,如治療徹底,以後複發的機會也比較少。

4結核病的預防

近幾年來結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一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預防為主的防治方法得到認可,主要防治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麵;第一,擴大並加強防癆的宣傳力度,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目前結核病仍是常見病、多發病,防治結核病是一種“成本低、效益好”的事,動員結核可疑症狀者及早做必要的檢查,促進病人家屬的合作;第二,經常進行X線肺部健康檢查,做到有病早治,無病早防;第三,注意搞好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養成人人不隨地吐痰的衛生習慣;第四,認真做好結核病人的隔離和消毒,特別要做好病人痰液的消毒處理;第五,新生兒及沒有受到結核菌感染的兒童要及時接種卡介苗;第六,堅持體育鍛煉,提高健康水平,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目前接種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的有效途徑,兒童接種卡介苗後,體內產生了對結核菌的抵抗力,減少得結核病的可能性,就和種牛痘可以預防天花一樣的道理,它不但可以有效地預防結核病,而且還可以預防麻風病。

農村肺結核病人發現與治療管理存在問題探討

當前,農村肺結核病防治工作任務很重,由於農村文化素質、風俗習慣、經濟和管理等多種因素,使疫情降不下來。通過探討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研究製定防治管理措施,達到控製傳染源的效果。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來源:1997年因病就診,經我站肺結核門診確診為活動性肺結核的病人。

1.2方法

1.2.1診斷標準:依據X線檢查、痰菌檢查和其它必要檢查。

1.2.2療效判定標準:菌陽病人痰菌陰轉並完成預定療程。菌陰病人經X線檢查肺部鈣化或纖維化並完成預定療程。

2結果

2.1病例發現:門診登記活動性肺結核病人124例,其中塗陽病人28例(占22,58%),全部管理男性82例,女性42例;年齡最大76歲,最小17歲,20歲~50歲年齡組占70%。

2.2病例來源:124例病人中均因病就診。病變類型以浸潤型肺結核為主,占95%-97%。

2.3治療管理

2.3.1痰菌檢查:對初診病人作2次痰厚塗片檢查,初診時查痰率為53%,全療程按期查痰率為36%。

2.3.2投藥率、規則治療率:投藥後未接受全程規則治療有43例,不規則治療率為35%最長療程為5個月,最短為1個月。

2.4療效與轉歸:28例塗陽病人,已完成全程治療5例,療程結束時查痰菌陰轉5例,痰菌陰轉率為100%。

3討論

3.1福建省第3次結核病流調結果表明:農村肺結核患病率比城鎮高。由於農村的文化素質、認識程度以及經濟條件等各種因素,病人往往要等到病情嚴重才去就診,使許多輕型病例未被發現。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堅持全程用藥的認識,病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症狀改善或消失就以為病已痊愈,即自行停藥,當症狀再次出現後才繼續治療;有的認為結核病沒啥了不起,存在僥幸心理,產生盲目樂觀情緒,甚至抱著“死不了,治不好”的態度,老年結核病患者認為年事已高,治療與否沒有多大關係。其次,農村地域廣闊,交通不便,加上藥物反應、治療時間長,費用高,使部分病人不能堅持全程治療。再者,農村風俗習慣,尤其青年人,被人知道患肺結核病會被疏遠,看不起,甚至找不到對象等等。另外,有的醫務人員職業道德觀念淡化,隻顧個人利益,不負責任,造成治療管理紊亂,以致造成初治、複治、到難治甚至不治的局麵。

3.2為了解決農村肺結核治療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3.2.1政府重視,職能部門配合,健全結防治網絡,完善疫情報告網絡,實施歸口管理,把結防工作納入鎮、村衛生保健網絡,充分發揮鄉村醫生在病例發現、診斷與化療管理方麵的優勢,使各項工作得到落實。

3.2.2加強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對肺結核危害性和堅持規則用藥重要性的認識,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取得積極主動配合,堅持全程規則用藥,提高治療效果。

3.2.3加強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對肺結核病治療管理應有的全局觀念。加強培訓,提高醫務人員化療、監測、痰檢等專業性技術水平,使其更好地落實肺結核病例的發現和治療管理措施。

3.2.4增加資金投人,對一些確實有困難的患者,可采取減免的辦法,以保證患者能堅持全程規則用藥。

丙型肝炎抗體檢測調查分析報告

關於輸血後,引起肝炎病毒感染人數越來越多,為了更好重視輸血後傳染病的發生,為了減少輸血後引起丙型肝炎的發病率,我們對1468名獻血員進行丙肝檢測。我們采用心法對本市獻血員進行了丙型肝炎病毒抗體現予報告。

1方法與結果

1.1方法:采用上海實業科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按說明書操作。

1.2結果:共查1468例獻血員。

通過以上結果顯示:被檢獻血員1468人次,男574名,女894名全部都是:個體、農民、職業獻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