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有不懈努力進取的精神
時代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為護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士必須不斷的更新知識,陶冶情操,不斷提高職業素養,增強競爭觀念,以全優的狀態來適應現代護理工作的形勢和要求。有紮實的醫學基礎知識,熟練的專業技能,能對病人的健康狀況進行全麵的評估,主動參與診斷、治療和康複的全過程,從生理心理、社會等不間角度認識健康與疾病的關係,認識藥物與心理調整的關係,使患者在醫護人員的治療下消除疾病,增強智力和體力,達到恢複健康的目的。
4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術室救護
手術室是緊急搶救和手術治療的場所,如何提高手術搶救成功率、縮短手術時間、保證病人順利度過手術關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失血性休克是臨床中極常見的一種危急綜合征,患者需立即進行搶救及手術,以迅速達到止血的治療目的。
1臨床資料
1997年1月~1997年10月我科接診急症手術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齡最大71歲,最小7歲。手術原因:大部分為車禍、鬥毆凶殺;其次為宮外孕、腹腔內髒出血等。受傷部位:顱腦傷10例,包括顏麵及眼外傷各1例,腹部傷9例,其中肝破裂5例,脾破裂4例,四肢傷14例,其次為宮外孕破裂5例,胃穿孔並胃底靜脈破裂2例。
2護理
2.1術前準備:失血性休克患者發病急,病情變化快,車禍時常多個患者同時人院,給手術室工作帶來沉重負擔。在這種繁忙而緊急情況下,手術室護士應做到緊張有序,有條不紊,全力以赴,迅速進行搶救準備。手術室接到急症手術通知單後及時到科室了解病情,細致檢查患者全身情況及傷情,測量生命體征,熟悉麻醉方式及手術方案,判斷術前準備是否充分,檢查患者口腔有無損傷、異物、活動假牙、交叉配血等情況,並立即進行術中所用急救藥品、急救器材的準備工作。
2.2入室護理
2.2.1保持有效循環:失血性休克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有效循環血量在短時間內迅速減少所致的多器官功能不可逆的損害,因此是否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補充有效循環血量是搶救成功的關鍵。患者入手術室後根據手術部位及病情立即建立2~3條快速靜脈輸液通路,以便推注麻醉藥品、搶救藥品及輸血等。對靜脈穿剌困難者應盡快作靜脈切開,以免影響用藥,延誤搶救。
輸液部位不但要選擇血管粗、易穿刺、易固定的部位,而且還要考慮手術操作及靜脈回流途徑。如頭頸胸部損傷者應選擇下肢的大隱靜脈;下肢、腹腔和盆腔手術時應選擇上肢的貴要靜脈和正中靜脈及頸內外靜脈;側臥位時應選擇不易受壓的對側肢體進行靜脈輸液穿刺。急性失血性休克應首先輸人晶體溶液,也可同時輸入平衡液或生理鹽水,更有利於抗休克和及時輸血。宮外孕破裂大出血時,腹腔內血液在未被陰道後穹窿穿剌等汙染的情況下可加入枸椽酸鈉過濾後靜脈回輸。休克早期快輸液,休克得到糾正後輸液速度則不宜過快。長時間快速輸入液體使血容量驟增易引起急性肺水腫和心力衰竭,尤其是老年及小兒更應特別注意。本組中曾有一小兒因下肢廣泛損傷,術中快速兩路靜脈輸入液體,術後回病房由於護士的疏忽,認為病重,仍需快速補液,而使患兒發生急性肺水腫,發現後經及時搶救才幸免於難。因此,快速擴容時一定要嚴密觀察血壓、尿量,酌情控製輸液速度,避免不良後果的發生。
2.2.2保持有效呼吸:保持有效呼吸是搶救成功的另一關鍵。手術室護士必須熟悉氣管內插管,並能熟練地配合各種麻醉工作。患者人手術室後立即給氧,及時清除呼吸道內分泌物、血液或返流物,若不及時清除極易引起窒息,另一方麵也為氣管內插管做了充分準備。氣管內插管過程中應按醫囑及時準確推注麻醉藥品及急救藥品,嚴密觀察患者呼吸,維持有效給氧,協助做好麻醉工作,共同為手術創造良好條件。
2.2.3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患者進入手術室後應盡快得到止血及手術治療。麻醉成功後,護士應備好充分的術中所用器械,根據傷情及損傷部位和性質擺好手術體位,熟悉手術步驟及手術進展情況,及時準確供給術中用物,嚴格無菌觀念。術前與關閉體腔前認真仔細清點器械、針、線、紗布等用物,使用電器時應掌握使用方法及故障的排除,以便在手術中能準確、迅速的發揮作用。術中護理措施得力,密切配合術者,可為手術的順利完成創造條件,從而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2.3心理護理:對一些病情較輕、神誌清醒的患者要注意心理護理,特別是顏麵部及肢體傷的青壯年患者,總是擔心術後影響麵容或肢體殘疾以致驚恐不安,甚至拒絕治療,必須給予耐心的解釋和安慰,使患者主動配合手術。
如何做好心理護理的探討
給健康下的定義是“健康,不但是沒有軀體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這種對健康的新認識,要求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一改以疾病護理為中心的模式,轉變為以病人的整體為中心的新的護理模式。筆者對如何做好心理護理談談體會。
1加強護理教育是做好心理護理的基礎
1.1學習新模式,接受新觀念:護士不僅僅是打針、發藥、被動執行醫囑,應全麵學習係統化整體護理知識,派業務骨幹到外院參觀學習,護士長多次組織全科護士進行專題學習,研討並多次模擬以病人為中心,用護理程序的科學方法,來解決臨床上遇到的問題。
1.2加強基礎護理學習:基礎護理是做好心理護理的基礎,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理論基礎,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取得患者的信任。
1.3學習心理學以指導臨床:我們認為對心理活動的判斷主要是通過交談、溝通、觀察,綜合後並確定類型,在臨床上我們遇到的常見心理類型有:變態心理、疑病心理、緊張心理、消極悲觀心理、失落心理,針對不同類型采取同病異護,異病同護等措施。最重要的是語言護理,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清晰性、幽默性、同情性、鼓勵性,不要講忌語;對某些疾病診斷(如癌)守口如瓶,應用隱弊真相語言。
1.4精湛的技術在心理護理中是必要的:護理操作中平靜自如、熟練敏捷、輕柔會解除患者恐懼感,增加安全感,反之,操作粗糖笨拙,手忙腳亂,丟三落四,會增加患者的恐懼感,降低安全感,甚至會拒絕護士的護理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對技術精益求精,刻苦鑽研,以適應複雜的綜合護理,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才能使病人對護士產生信心,也能使護理工作更科學、更稱職。
2提離護士的心理健康是做好心理護理的前提
2.1品德:行為素質的提高,樹立革命的人生觀,遇事為他人設想。高尚的情操靠日常養成,具有高尚的情操同時給病人以良好的儀表和行為。對病人具有同情心、責任心,使病人產生心理上的偷悅。工作時要著裝整潔、舉止端莊、微笑服務。
2.2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根據心理相容原理,護士通過真誠的良好語言,取得患者的信賴是做好心理護理的關鍵。病人人院到科,首先接觸的是護在接待病人,詢問病情,回答病人的提問及講解院規時,使用規範性,幽默風趣的語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