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錢萊菔子,換個布政使”,這個故事在江蘇廣為流傳。故事的主角就是吳江名醫徐大椿。
徐大椿自幼習儒,旁及百家,聰明過人。年近三十的時候,徐大椿因家人多病而致力醫學,攻研曆代名醫之書,成了藥到病除的一代名醫。
當時的皇帝很信任徐大椿的醫術,數次傳召他進宮看病。一次乾隆皇帝的母親生了病,太醫們忙得團團轉也治不好。乾隆皇帝一看沒法子,就把徐大椿召進京了。
徐大椿頭一件大事是查看皇太後吃了些什麼,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皇太後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說,單是人參一項就數目驚人,日日恨不得泡在參湯裏洗浴,燕窩、鹿茸更是當飯吃。徐大椿想到醫書上早有記載:“滋補過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閉塞,危在旦夕。”找出病源,他就明白了,其實皇太後沒大病,主要是平時吃得太好了,傷了脾胃,於是整天肚子漲漲的,飯也不想吃,覺也不想睡,大便更是拉不出來。而禦醫隻會用人參、鹿茸、靈芝等奇珍異草精心侍候,豈不知大補之法對太後這樣的病症猶如火上澆油,皇太後自然越來越難受了。
其實治療這病不難,隻要讓皇太後吃點萊菔子就好了。萊菔子是什麼呢,就是蘿卜籽的藥名,能消食除脹,功效顯著,而且能消除人參的藥性。但要是讓皇太後吃蘿卜籽未免有些不雅,知道的說你是治病呢,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拿皇太後耍著玩。徐大椿一下為難了。
一天,他在禦藥房看見了藥丸子,靈機一動,將三錢萊菔子打成粉做成丸,又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叫“羅漢丸”,讓皇太後服下。皇太後服後不久即一陣腹瀉,頓覺胸腹平和,周身順暢,漸漸添了精神。乾隆見狀龍顏大悅,便賜命徐大椿為江南布政使。
這就是“三錢萊菔子,換個布政使”的由來。
【博聞館】
蘿卜能治什麼病?
我國民間有“十月蘿卜小人參”“冬食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的說法,幾毛錢一斤的蘿卜究竟能治什麼病呢?
蘿卜的根、葉、籽均可入藥,現在我們藥房主要用的是籽。蘿卜有降氣化痰、消食導滯等功效,可治痰積、穀食停滯引起的胸腹脹滿等症。據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蘿卜還能分解致癌的亞硝胺,有防癌作用。
據說,赤壁大戰前,曹操在烏林訓練水兵。由於人多衛生條件差,於是爆發了一場瘟疫,每天都有不少士兵死亡。得了這種病的人,肚子發脹,麵黃肌瘦,四肢無力,鄉民們稱為“水臌症”。曹操整日坐臥不安,束手無策,幸好百姓送來蘿卜,教他們煮湯喝下,士兵們才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