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計:故弄玄虛
一晚自習,某君正在書山的遮蓋下,避開值日老師的火眼金睛,進行“再一次親密接觸”。正看到痞子蔡與在水之舟水深火熱時,某君眼角餘光忽然發現班主任正在窗外偷窺,便不慌不忙,故作深思狀,拿起筆在預備的稿紙上寫寫畫畫。同桌“書友”似乎也發現了班主任,緊張得把書往抽屜裏一塞,班主任立馬進門,“借”走了他的《霆鋒寫真集》。某君偷笑,真是一家歡樂一家愁。此乃故弄玄虛計,屢試不爽。但有一前提條件:必須有精湛的演技,否則就會屢試屢敗。
第三計:聲東擊西
食堂內人山人海,好幾條“長龍”在買飯菜的窗口前扭扭擺擺,門口有一威武的“二郎神”(其實是一位老太太,不過有一雙火眼金睛,由此得名),因為學校有規定:一律不準把飯端出去吃,除體育生外。
一日,某位“帥哥”心血來潮,想要顯顯本事,破“規”一次。於是乎,他叫一個人盛著飯,鬼鬼祟祟地走出來,他則故意裝出一副問心無愧的樣子。不出所料,那人被逮個正著,“帥哥”趁機溜之大吉。哇,此計成功!不過不用擔心那位“犧牲者”,他自然會被放行,因為他乃體育生。“帥哥”自然免不了要“放一點血”。此計所謂聲東擊西,不過,勸大家少用,“勞民傷財”,有點劃不來。
此乃校園三十六計之一二三,計中有計,計外也有計,不過若想學海修成正果,不用為上計。莘莘學子,苦心學吧!
幫你學鑒賞
普通的校園生活片段,作者卻冠以“瞞師過關”“故弄玄虛”等計謀,使普通的題材煥發出了新意,文章因此而顯得與眾不同。作者文筆較為成熟,以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行文,如“台上嘰裏呱啦,台下鼾聲陣陣”,展現了同學們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也讓讀者看到了同學們的可愛。文章充滿戲說的味道,但作者在文末嚴肅起來,以一句“莘莘學子,苦心學吧”進行勸學,文章便亦莊亦諧,教育意義便呈現了出來。
滿分快車道
大詞小用。這是語言形式的一種創新,用得好,可謂妙筆生花,但切忌牽強,一定要充分理解詞語,準確運用。如本文,語言詼諧,情趣盎然,與作者成功運用大詞小用的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一席橘子宴
佚名
上課了,徐老師邁步走上講台,接著掏出了幾個大大小小、黃黃綠綠的橘子。同學們都笑了,問老師是不是要把作文課變成橘子宴。
老師將橘子放在桌上擺好,笑問我們什麼顏色的橘子好吃。後排一個像水蛇一樣趴在桌子上的男生接過話茬說:“青的好!”問他有何道理,他卻支支吾吾講不出個所以然,剛剛翹起的“蛇頭”又蔫了下去。
這時,我舉手站起來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黃的好吃,因為它長在向陽處,光照充分,成熟了,很甜。”見我講得出理由,許多同學都點頭讚許。也許是看到我一臉得意相,程林站了起來,扶了扶眼鏡不緊不慢地說:“也不盡然,我認為黃的甜,青的酸。愛什麼味,自然就是什麼味的好吃了。顏色、味道怎能是唯一標準呢?”沒想到半路殺出個有文化的程咬金,弄得我一時想不出什麼理由反駁他。
老師對此不置可否,接著又問我們,是個大的好還是個小的好。孫宇振對著橘子瞅了又瞅,說是大的好,因為大,說明它吸收的營養充分,內含豐富物質。好幾個男生像磕頭螞蚱似的說:“對,是這樣。”有的男生還捶著桌子表示聲援。可老師不以為然,說:“我認為是小的好,大家難道忘了笑星潘長江的名言‘濃縮的才是精華’?”
終於可以親自品嚐一下橘子了。我們組幾個同學七手八腳地剝開一個黃黃的小橘子,抓起一瓣就往嘴裏送。一股酸味刺激得我直搖頭,好酸哪!再看看前麵吃大橘子的三個男同學,他們把大瓣的橘子往嘴裏塞,腮幫子鼓鼓的,嘴唇上下蠕動,臉上還掛著微笑。我知道這是橘子汁甜到他們心裏去了。
這時,老師話題一轉,又讓我們談談品嚐的感受。趙蕊先搶話頭,說出了我們的心聲:“判斷橘子就像看人一樣,不能光看外表,有的人金玉其外,卻敗絮其中;有的人其貌不揚,心靈卻像金子一樣閃光。”她的話剛完,“嘩……”班裏響起一片掌聲。接著同學們像較勁似的各抒己見,那真叫異彩紛呈哪!
“一席橘子宴”讓我們從不同角度“閱讀”了橘子,知道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的道理。同時,我個人也有了獨特感悟,那就是:凡事隻有親自嚐試,才會得到真正有價值的體驗。
幫你學鑒賞
觀賞橘子—品嚐橘子—總結道理,作者綜合運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描寫方法,有條有理地描述了一堂與眾不同的作文課。比喻、對比等手法運用得當,與語言描寫相輔相成,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充實了文章內容,層層深入地闡述了一係列道理。這是一堂蘊涵人生哲理的課,本文是一篇頗具深度的文章,值得一讀。
滿分快車道
以物為線,巧妙貫之。以某種事物為敘事線索,將文章貫串起來,文章會更富條理性。如本文,以橘子為線索,寫出了同學們和老師從不同角度對橘子的認識和感受。
圖書館的“新裝”
秦超
“報告!”我氣喘籲籲地到了教室門口,幾十雙眼睛“刷”地轉向了我。“下次可別再遲到了。”老師向我出示了一張“黃牌”,我沒說什麼,隻是委屈地回到座位上。“秦超,下午到圖書館看書。”“什麼?”我嚇了一跳,連忙解釋,“沒沒,我從來沒有到圖書館看過書。”“哈哈哈……”全班一陣哄笑。這下可把我弄糊塗了。“哎,”同桌碰了碰我的胳膊說,“老師是叫你去看。”“奇怪,真奇怪。”我更加疑惑了,“老師從來不提倡到什麼圖書館看書,況且那裏早就關了門呀。”同桌看我呆呆的樣子,又小聲對我說:“你不知道吧?老師剛才對我們說啦,下午有市督導團的人來檢查,叫我們要作好準備喲!”
下午剛放學,我們便在老師的催促下來到圖書館。嘿!整個圖書館仿佛披上了一層新裝,對麵的牆上有個醒目的“靜”字,周圍還有一些名人名言、畫像等;書架是嶄新的,各式各樣的書籍整齊地擺放著。再看看讀書的人,啊!同學們穿著清一色的深藍色校服,佩戴著校徽端坐在桌前,安靜地看著書,這可是我上初中以來第一次看到的情景。
“你有借書證嗎?”我剛進去,就被門口的管理員叫住了。“什麼,還要借書證?”“當然,要不你交5元錢買一個。”5元!我嚇了一跳。“哼,5元錢還不如自己買本書去看呢。”說著,我剛想溜,但看到在門口“守候”的班主任,隻好作罷,交了5元錢,隨便拿了一本《皇帝的新裝》看了起來……“嗬嗬,真好玩,皇帝弄虛作假,到頭來也隻是自找苦吃。”看著看著,我不禁對這個愚蠢的皇帝感到好笑。“喂,大家都坐好了,不要講話,督導團的人就要來了。”班主任這一發話,大家都嚴陣以待,等著檢查。果真,一個有模有樣的中年人在校長的陪同下走進了圖書館,校長一邊領著他參觀,一邊向他介紹著。那個人背著手,踱著步,不時地環顧四周,自言自語道:“嗯,不錯,設施很齊備。”忽然,他轉過身向一個正在看書的同學走去,不知問了什麼。那個同學連忙站起身來,麵帶微笑答著。他聽了露出滿意的笑容,當然,校長也開心地笑了。而我呢,對這些不感興趣,依然低頭看著那本《皇帝的新裝》。
督導團的人走了。第二天,老師春風滿麵地告訴我們:“不錯,你們昨天表現得都不錯,不過,初三時間確實很緊,以後就不要再去了。”
第三天,圖書館裏便沒有幾個人了……
又過了幾天,圖書館恢複了往日的寧靜,門上寫著“暫時關閉”四個大字。而我,實在感到幾分遺憾,花5元錢隻看了那一本《皇帝的新裝》……
幫你學鑒賞
老師叫“我們”去圖書館看書,圖書館重新裝飾,這都是因為有市督導團的人要參觀。作者並未對所見所聞加以議論,但以事說理,立場鮮明。督導團的人參觀時,圖書館人多;人一走,圖書館就恢複了寧靜,對比鮮明;“我”看《皇帝的新裝》的情節設計巧妙,文章濃厚的諷刺意味不言而喻。
滿分快車道
一語雙關。一句話就包含兩個意思,更具韻味。如本文,標題一語雙關,“新裝”既指煥然一新的圖書館,又批判學校搞形式主義,頗具諷刺意味。
頭發風波
趙陽陽
隨風飄逸的長發是少女們最值得驕傲的東西。尤其是班裏的李琳、吳越、向丹三個長發少女,頭發一甩,回眸一笑,魅力無窮。可最近她們竟然把烏黑的長發給剪掉了,這是因為她們上演了一場頭發風波。
升入初三以後,主任下達了命令:由於初三學習太緊張,男生女生一律剪短發。這可把那三個長發少女急壞了,她們決定組成“護發聯盟”,想盡一切辦法來保住自己的頭發。
“護發聯盟”三個成員先是到商店裏各買了頂鴨舌帽,然後把頭發盤上頭頂,再戴上鴨舌帽,不僅使長發不易被老師發現,又顯得挺“酷”。三個人美滋滋地進了教室,慶幸這一路上沒有被主任發現。可好景不長,第三天主任挨個檢查,正巧她們沒戴帽子,那三個發髻如同日本的富士山一樣,成為全班的製高點,映入了主任的眼簾。大家都默不做聲,已經有了思想準備。果然,主任厲聲喝道:“馬上剪掉!”
三個人放學以後就鑽進理發店,沒想到李琳這個機靈鬼突發奇想:隻削前麵一點兒頭發。另外兩個人也都讚成。理發師隻好按照她們的意思去做。她們把後麵的頭發紮成辮子,藏在衣服裏麵,效果還不錯。第二天上午有一節主任的課,主任進教室,環視一周後說那三個同學表現得很好,把頭發給剪了。“護發聯盟”成員聽了以後,嘴角浮出一絲笑容。下了課,她們聚在一起,放聲大笑,吳越、向丹都誇李琳想了個好主意。她們又蒙混過關了。
可衣服不能永遠遮住辮子,就像紙包不住火一樣。那天她們上體育課回來時,由於玩得過於痛快,汗水直流,索性把外套脫了。此時,她們已忘了身後拖著一條“戴罪”的辮子,你追我、我追你地跑了起來,辮子在身後一甩一甩的,得意揚揚,它們終於重見天日了。此時主任正出樓門,看見三條黑黝黝的辮子從眼前飄過,頓時如晴天霹靂,怒吼道:“你們三個人跟我去政教處接受處分!”
不久,政教處公布了處分:李琳、吳越、向丹三個同學無視學校規定,拒不剪發,給予記過一次的處分,並要求立即剪發!
“護發聯盟”再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了,隻好聽從命令,把令她們驕傲的長發剪掉了。
學校生活就是這麼無奈和有趣,頭發風波隻是它的一段小插曲,也許“護發聯盟”會重新把頭發留起來。那樣,頭發風波還將繼續上演。
幫你學鑒賞
文章圍繞頭發展開,重點記敘了三個女生與學校“剪發”規定的一場“較量”,選材新穎,表現了女生的愛美之心,展現了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為護發,三個女生戴鴨舌帽,主任令她們“馬上剪掉”;把頭發紮成辮子,藏在衣服裏,蒙混過關……一場頭發風波,情節可謂起伏有致,讀來妙趣橫生。這歸功於作者巧妙的布局、具體的記敘和細致的描寫。
滿分快車道
穿插細節,興起波瀾。在文中插入一些細節,興起波瀾,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敘事跌宕起伏,文章自然引人入勝。如本文,三個女生想方設法為護發而抗爭等細節,就激起一個又一個波瀾,使情節有了不同的發展。
兩年前的一堂課
佚名
那是兩年前的一堂語文課。
“這堂課老師就講到這裏,同學們還有哪些問題不清楚?請舉手提問。”一堂精彩的語文課在下課鈴響起前五分鍾結束了,聶老師像往常一樣,利用這五分鍾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老師……”學習成績一般的喬依路同學舉起了右手。現在我已記不清當時他提的是什麼問題了,印象中隻覺得那個問題很獨特,又與剛講完的課文有關。所以,同學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等著老師給我們講出答案。但是,麵對喬依路同學提出的問題,聶老師看起來似乎並不輕鬆。他低下頭,緊蹙眉頭,像是在努力思索著……
“丁零零……”下課的鈴聲響了,聶老師抬起頭看看我們,終於吐出了幾個字:“這個……我不知道。”全班同學一下子怔住了,他可是授課教師中最優秀的一個,同學們都很崇拜他。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他隨便敷衍幾句,我們也一定不會懷疑,他也不會有這丟麵子的一幕。
教室裏鴉雀無聲,聶老師紅著臉說:“噢,對不起,同學們,我得回家再查一查,明天給大家答案。”喬依路同學垂著頭站起來,尷尬地說:“老師,我是瞎問的,說不準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聶老師微微一笑,緊接著嚴肅地說:“不,你這個問題提得很好,這個問題的確是我應該注意而沒有注意到的。你不要為了顧及老師的麵子而說謊,麵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你們學到正確無誤的知識。我作為老師,必須誠實。下課!”
同學們用敬佩的目光送聶老師離開教室。聶老師是值得我們愛戴的,因為在這難忘的一課中,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學會了怎樣做人。
幫你學鑒賞
兩年前的一堂語文課反映了聶老師謙遜、誠實的美德,教給作者知識,更讓作者學會了怎樣做人,文章選材新穎,立意高遠。文中敘事清楚,把筆墨集中在喬依路同學和聶老師的一問一答上,對人物動作、神態、語言、心理的描寫精準到位,如寫聶老師麵對同學的提問,“低下頭,緊蹙眉頭”。
滿分快車道
注重細節描寫。細節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麵的描寫之中。本文的細節描寫恰到好處,很好地刻畫了人物形象,彰顯了主題。
打五折
程維
終於等到星期日了,這次去縣城,一定要買幾件像樣的衣服,我美美地想著。
街上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好不熱鬧!這情景輝映著我那顆激動的心,我好不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