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中年病的體質特點及常見病的防治(二)(2 / 3)

衰老可分為兩類,即生理4生衰老和病理"陡

衰老。生理性衰老係指年齡的增長所出現的生理性退化,也就是人體在體質方麵的年齡變化。由於內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體發生病理性變化,使衰老現象提前發生,這種衰老又稱早衰。

另外,還有一種衰老,稱為心理'性衰老。心理和生理是本質不同的兩種活動過程,心理活動比生理活動更為高級的物質運動形式。一般地講,人的心理功能隨著生理功能的老化而日趨衰退。但在有些情況下,由於各種原因,心理狀態和生理功能狀態不是同步進行。先產生“未老先衰”的心理狀態,進而影響機體的整體功能,此即心理衰老的表現。

衰老是生命發展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一般是指50~60歲,國外將40~60歲,稱為漸衰期,61~74歲為近老年期,75~89歲為老年期,90歲以上就是長壽期。由於人的體質情況和平均壽命不同,單憑年齡來劃分衰老期,是不夠科學的,還應結合衰老的特征來劃分衰老期,這樣才比較靈活、實際。

在同種生物中,每個個體大致在相同的時期內發生衰老。在同一個體中,體內的細胞、組織和器官也普遍發生退行性變化。老化過程中,各種生理功能逐漸減退,各種組織結構逐步發生退行性變化,機體自穩狀態逐漸趨向崩潰,這種表現為:

(1)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減退。如在陰天、刮大風或到地勢較高的地方,老年人易出現全身酸痛無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情緒抑鬱等症狀。

(2)內髒的儲備功能減低。在平時可能表現不明顯,但在特殊情況下,如活動的增加、手術、感染、中毒等情況下,即暴露出來,易於引起功能障礙。

(3)對感染的防禦能力減退。易發生傳染性疾病、退行性疾病、代謝紊亂性疾病和惡性腫瘤。

(4)自理能力下降。行動不便,且易失誤,發生外傷機會較多。

19.如何估計自己是否衰老?

人體衰老可以在形態和功能上出現種種變化。如能早期發現衰老的征象,有助於及早采取措施,延緩衰老。比較明顯的衰老現象有以下幾種。

(1)記憶力減退。大多數60~70歲的人,記憶力明顯減退。據估計,一個人有140億~150億個腦細胞,成年人每天大約10萬個腦細月包死亡。所以60歲的人要比20歲的人腦細胞減少10億~20億,使大腦功能受到影響。

(2)反應遲鈍。行動緩慢。這是由於神經傳導速度降低和肌肉萎縮的緣故。

(3)性功能衰退。由於性腺逐漸退化,女性可出現月經紊亂或閉經、發胖;男性發生性欲減退、陽痿、早泄等。

(4)視力、聽力減退。一般45~50歲開始“老花”,看報紙等近物不清楚。60歲以後聽力明顯下降,並常常伴有耳鳴。

(5)食欲不振。對吃飯的興趣不大,可吃可不吃,飯量減少,味覺減退,對以前喜歡的菜肴逐漸感到食之無味。

(6)睡眠質量差。入睡緩慢,有時上床後一個多小時仍難以入眠,或半夜醒後難以再入睡,或噩夢不斷。

(7)耐久力差。體力勞動者從事高強度勞動稍久就難以支持,腦力勞動者不能“熬夜”。

(8)出現老年疾病。如高血壓病、心血管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前列腺肥大等。

(1)社會原因。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很多精神疾病和軀體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高血壓、冠心病、癌症、糖尿病、哮喘等,都與激烈的競爭,過度緊張的社會生活有直接關係。如美國綜合醫院門診部對病人進行隨機研究,發現65%的病人,與社會逆境、失業、工作不順利、家庭不和等因素有關。不合理的社會製度、惡劣的社會習俗、落後的意識形態,以及人與人之間種種矛盾等,都可以使人體代謝功能紊亂,導致早衰。

(2)自然環境。當有害的環境因素長期作用於人體,或者超過一定的限度,就要危害健康,促進早衰。如空氣汙染造成空氣中過氧化物增加,而衰老是和體內過氧化脂質的生成同時發展的。此外,汙染的空氣中可舍有許多的致癌物質如苯胼芘、聯苯胺、僅-萘胺等。有些工業廢水上百萬〃也地傾入江湖,以致出現魚類大量死亡;嚴重水汙染造成人慢性鉛、砷、鎘中毒等等。還有,自然環境中溫度高低與人關係亦非常密切,當自然氣候發生反常變化,人不能適應這種變化時,也可引起疾病。

(3)遺傳因素。大量事實證明,人類及動物的衰老和遺傳有密切關係。例如鼠類一般隻能活七八百天,而人類一般可以活七八十年。即使同是人類,因遺傳特點不同,衰老速度也不一樣。

(4)情太過。長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 到劇烈的精神創傷,超過人體生理活動所能調節的範圍,就會引起體內陰陽氣血失調,髒腑經絡的功能紊亂,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促進衰老的來臨。我國民間有“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的諺語,就是這個道理。有人做實驗,將小鼠置於一種緊張、恐懼的環境下,發現其免疫器官如胸腺、脾髒、淋巴結明顯縮小,提前衰老、死亡。

(5)勞逸失度。《黃帝內經》曰:“以妄為常 ……故半百而衰也”。這裏明確指出,把過度勞累、過度房事當作正常的生活規律,隻活到50歲就顯得很衰老了。所謂“妄”其意為,是指錯誤的生活方式,其包括範圍很廣,如勞傷過度、房勞過度、吸煙嗜酒、飲食不節、過於安逸等等。就以抽煙為例,現被稱為“20世紀的鼠疫",在工業發達國家,人的死亡有20%是直接或間接由抽煙造成的,因抽煙死亡的人數要比車禍死亡的多3倍。

21.怎樣預防早衰?

延年益壽、永保青春,為每個人所期待。但是事與願違,有些人卻未老先衰,過早地出現了耳聾眼花、思維遲銫、記憶力衰退等症狀。那麼早衰可否預防呢?回答是肯定的。

(1)生活有規律。起床飲食有規律,堅持適當的運動,能有效地預防早衰,而生活懶散、缺乏運動的人易未老先衰。

(2)心情開朗。精神狀態的好壞是一個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反常的心理現象會嚴重地危害健康,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會影響身心健康,導致早衰。因此,豁達的心胸,盡快適應變化了的環境,是人們健康長壽不可缺少的。當遭遇不幸時,也應盡快從悲傷中解脫出來,努力安定情緒。

(3)防止過早肥胖。現代醫學證明,超重肥胖是多種疾病的溫床,更是早衰的夥伴,鍛煉和正確的飲食習慣,能明顯抑製,減緩或避免發生。

(4)飲食合理。合理的飲食習慣和方式,都對身體有益,符合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哮喘疾病的發生,而經常食用花生、蜂王漿、芝麻、枸杞子、花粉、甲魚等,能有效地預防早衰。

(5)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煙、酗酒等,以及用藥成癖,均在戒除之列。一味地依靠服藥,會加速早衰及老化的出現。

(6)符合實際的性生活。適當的、和諧的性生活,可以增強精力和記憶力,對身體有益,不但不會早衰而且能延年益壽。但是過於頻繁的性生活,會引起反複高度的全身興備,促使能量消耗,器官功能適應性減弱,免疫調節功能低下,輕則引起神經衰弱,重則導致多種疾病。

(7)治療慢性病。應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有病盡早治療,以免讓疾病幹擾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21.壽斑與壽命有什麼關係?

隨著年齡增長,中老年人的麵部及手背部皮膚會出現褐色斑點,這種斑點俗稱為“老年斑”或“壽斑”。它與體內生成脂褐質在皮膚內沉澱有關。當然,脂褐質還能在神經細胞、內分泌細胞、心肌細胞等細胞中堆積,形成占位性損害,影響細胞功能,導致老年人智能減退或精神異常。研究表明,老年斑的出現率及其數量與年齡成正相關,即年齡越大,老年斑越多。而50~60歲的人,老年斑出現率的上升幅度最大,但其數量和出現率與性別無關。同時,老年斑的數量與智力衰退有密切關係,老年斑越多,智力減退越明顯,瞬間記憶力越差。

由此可見,老年斑的多少,與神經細胞的衰老相一致,而與壽命成負相關。

23.如何防止“性衰老”?

隨著歲月的流逝,當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老之將至的時候,衰老卻悄悄地來臨了,其中性的衰老也不例外。但應該看到,盡管老年人的性功能在程度上和強度上有所變化,然而性愛仍是老年夫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到了晚年,應認真對待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