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山本五十六雖然想出了用艦載飛機攻擊珍珠港,但山本五十六本人不是一個航空主兵者。日本海軍軍人不是巨艦大炮主義者的人不多,其實可以說當年全世界的海軍軍人幾乎全都是巨艦大炮主義者,海軍兵32期次席入學,最後吊床號第七名的山本五十六當然也不例外,第一艦隊是準備與美國進行艦隊決戰而保存起來的。
山本五十六和軍令部的分歧不在這個艦隊決戰,而在這個偷襲珍珠港上麵。
日本海軍花了30年絞盡腦汁製定的《海戰要務令》被山本五十六一下子推翻了,山本上任時帶去當參謀長的福留繁這時已經是軍令部的中將作戰部長了,當年山本對他說“能不能用飛機轟炸珍珠港”的時候,福留繁的意見就是“那還是全體艦隊出擊更有把握些”,現在當然也不會同意山本五十六的意見。
但山本五十六的理由有一定的說服力:首先在美國太平洋艦隊健在的時候南進,戰線拉得太長,美國隨時可能在戰線中間發動進攻從而把日本一刀兩斷或者多斷,從而使日本軍隊在南方的作戰本身就變得不可能,而突襲珍珠港雖然困難到了幾乎不可能的地步,但並不是絕對不可能,有賭一把的必要。
那萬一不成功怎麼辦?
不成功的概率太大了,主要的困難是:
如何進行海上燃料補給?統計資料表明夏威夷的12月隻有7天風平浪靜,其餘24天都是浪大風高。
如何保持機密?航母傾巢出動,內部空虛,被美國人反過來偷襲怎麼辦?
會不會拖累正在進行的日美最後交涉?
所以軍令部的意見是美國海軍不可能一下子在日軍戰線的中間發動攻擊,得一站一站地來,首先必須占領馬紹爾群島,這樣日本海軍還有集結兵力,和美國進行艦隊決戰的時間。其次是本來就不充足(山本五十六本人就說了飛機還差一半)的航空兵力再分為南方和夏威夷作戰兩部分,如果夏威夷作戰失敗(從上麵夏威夷作戰的不利因素來看,這種失敗的可能性比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該如何處理?
山本五十六的回答非常簡單,也很山本五十六:“如果日本有天佑,夏威夷作戰肯定成功,如果中途失敗,也就是說沒有了天佑這一條,放棄整個作戰就行了。”
這句話是開戰前的10月31日說的,“放棄整個作戰”究竟是什麼意思?放棄偷襲夏威夷的企圖,還是放棄整個南進計劃,隻有山本五十六本人才知道。
九十
參加過日俄戰爭的山本五十六當然知道,日本海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不如美國海軍,哪怕僅僅是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參觀過底特律和得克薩斯的山本五十六當然也知道,日本的物資生產能力不如美國,所以戰勝美國是不可能的,甚至在美國人那裏爭取到像日俄戰爭似的停戰條件都不可能,山本五十六對戰爭結果的期望留到以後再談,現在來談山本五十六為了實現那個期望準備怎麼幹。山本五十六準備的是開戰初期就必須突然襲擊,消滅掉美國太平洋艦隊。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日本海軍都是這麼幹的,現在必須,也隻能這麼幹,而且必須幹得比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更加徹底。
這已經不是什麼“進攻式防禦”的問題了,去考慮在爪哇或者菲律賓附近和美國太平洋艦隊展開決戰本身就太荒唐了,要和美軍作戰,隻有這一條路可走。山本五十六是這樣想的,現在回頭來看也隻有這麼一種選擇。
但堅持“政治上正確”的軍令部不同意也很正常。如果同意山本五十六的作戰方案的話就等於承認整個大日本海軍這30年來就是在瞎混,這簡直是反“皇軍”的行為,當然不能予以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