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要搞最務實的“振興”(1 / 1)

五十年代中期,搞過一次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讓老字號大傷元氣。之後每隔幾年,領導部門為了振興萎靡的老字號,於是往往動員人力物力,發起對老字號的重新登記。登記要成立領導機構,發表格,要申請,最後還要交錢。於是一個仿佛的政治運動般的大事就開始興辦了。有錢的即使差一些也能通過,沒錢的即使有影響,您也就勢必落榜了。光榮入選的鄭重發牌,金晃晃的,掛在門口或大廳中,這也成為現任領導的一個業績。至於一些名聲在外的大戶老字號,根本不屑於參加這類活動,於是主辦單位反倒要登門拜訪,苦苦勸說請其參加,預先打下保票,讓其以領銜的資格光榮“入選”。

要搞最務實的振興。

老字號在最近幾年間為什麼有所退步?這原因必須搞明。究竟是從業者的責任,還是上級的指導方針出了偏差?該是誰的就是誰的,在這樣的問題上不能馬虎。老字號多有百年曆史,過去的每一步都不是容易走過的,它都經過了哪些艱險,克服了哪些難關,最後才怎麼在同業中樹立起自己的特色?今天寫總結報告時,習慣一上來就寫“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如何如何的字樣,其實都太一般化。要講具體都遇到哪些困難,都是怎麼分別克服的;要講怎麼在同業中打響了牌子,又怎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此種種,都要釘是釘、鉚是鉚,都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含糊。

既要保持百年特色,又要根據時代發展有所創新,二者各是各,又要結合在一起。話好說,真做起來就不容易了。還要與老字號人一起幹,而不能高高在上指手劃腳。您作為領導者,或許理論水準高於店鋪人,但他們最知道字號的曆史及特征,因此也最知道這一字號應該向哪兒去。您和他們應該聯手在一起,一切事情全都商量著幹。摸清楚過去的失誤與局限,再想出大踏步前進的步伐。同時,還不妨學著“扭一扭秧歌”,進三步再退一步,看究竟是哪些人喜歡進,而另一些所謂的退,又究竟是哪些人最賞識。所謂進、退,其實不分高下,同樣是事物最重要的方麵。我想,這一論點生發在老字號身上,則容易產生非常鮮明的特色。

老字號當年都是個體萌生又個體繁榮,如今成立了老字號協會,他們有了自己的組織,再做什麼事情也就應該以更高的思想境界,想得更多,思考得更加周全。不能光顧及自己,至少要為整個群體多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