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過,老字號的基礎是古都及準古都,但這些城市都處在整體性的沒落之中。這,似乎又是中國(乃至是全世界)的一種無可奈何的大趨勢。正因如此,聯合國才下達了拯救瀕臨滅絕的人類文化遺產的決定。中國在這上麵跟得比較早,昆曲與古琴已經成為聯合國一致通過的項目,我們的文化部又頒布了五百多個自己的項目。
但目前的地球正在發展成為一個兩極的世界。主要的一極是發展經濟,然後比賽強權。有些話政府不能明說,但心裏是這麼想的。因為你不想有別人在想,你不幹有別人在幹。隻要你慢了一步,以後就步步落後,在世界論壇上就失去了話語權,遇到矛盾紛爭激化時,就隻能挨打受處置。所以說,今日之世界求快求新業已成為一種大趨勢。幾乎在任何地方,對於一切的古與舊,都是不屑一顧的,甚至更是奮力去掃蕩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絲毫不能例外。就說每一處具體的地方,首先是地方利益的存在,地方政權自然把能夠贏得地方利益的事物擺在最前麵,給予最好的生存環境與條件。不這樣,地方經濟就無從發展,地方在全國的位置就無法突出。這在地方領導人心目中應該是雷打不動的。同樣,把中國縮小放進世界中去,中國就成為世界的一個“地方”(局部),中國領導人首先要保障的,也隻能是中國人民的利益。如果不這樣,他就不能繼續擔任這個職務。所以說,這首先被承認並執行的這一點,它成為今日世界的主流一麵。
其次,就是有一些先行者已經意識到“都這樣做”的巨大危險性。為什麼說“都”呢?因為他自己是動作最早的人,已經獲得了既定利益,同時也剛剛發現這樣做還有危險性,於是他站出來呼籲了:讓後進的國家與地區再不要像他從前那樣幹,因為那樣幹就會影響到地球的生態,就會威脅到人類的未來。單看這番言辭是有道理的,但他的話沒人聽。那些處在後進位置上的人會想:你是得了好處又賣乖麼?你已經破壞了地球卻―再得到好處,怎麼讓我們信你的話是真誠的呢?如果你是真誠的,就把你已經獲得的好處吐出來大家平分,再一起執行你說的這些保護性措施吧。難道這樣做不是公平的麼?但先進國家一聽,讓我把好處(連同對世界大事的話語權及處置權)先吐出來—我們為了謀求它,費盡多少的辛苦,你們現在如此輕易一說,就把我處心積慮謀求到的東西,一骨腦拿出來“平分”,世界上有這樣便宜的《天方夜譚》麼?
讓我們再把視線縮小並回到中國,在發達的東部與相對貧寒的西部之間,也存在著相似的關係。援助,從來都不是沒條件的。今天我們能從一個統一的目標出發,東部援助了西部,就已經做得很不錯了。要他們再舍棄自己的根本(包括進一步發展的機遇)去援助西部,這似乎是不可能也未必合理的。況且最大的問題是在整體的民心之中,究竟“老”與“舊”有什麼好處?它似乎隻能阻擋人類的進步,所謂的進步也隻是越來越要求獲得巨大的物質利益。除此之外,人類似乎再沒有前進的目標。
這似乎就是目前中國(以及世界)所共同遇到的大趨勢。在這樣的大趨勢下,人類隻能不斷破舊立新,把一切舊事物都徹底斬斷。在這樣的大趨勢前,您說,老字號還能有複興的前途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