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擊落“天皇號”背後的秘密 三(1 / 3)

抗戰初期,德國和意大利對於中日之間的戰爭,看法很矛盾。盡管德意與日本是盟國,但兩個原因使他們難以取舍。一方麵,蔣介石對“法西斯”頗感興趣,與德意交往密切,包括蔣委員長經典式的防彈黑披風,都是希特勒的禮物。蔣介石的嫡係部隊中,德國顧問配備到營一級;另一方麵,德意在中國也有他們的利益。比如德國重整軍備中,中國江西省的鎢礦就有著重要的價值。這種種利害讓德國和意大利在開戰前期並沒有明確地站在日本的一邊,甚至開戰後德國還曾向中國交付大量武器裝備。

老實說,盡管當時德國政府是法西斯,但德國人的民族性使他們的原則性還比較強。蔣百裏在德國期間,和曾擔任中國政府顧問的德國高級軍官、行政官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博得了他們的同情和“決不出賣中國”的保證——事實上,整個二戰期間,這些德國人的確信守了自己的承諾,日本並沒有從這個盟國那裏得到什麼關於中國的有價值的情報。

然而意大利就不一樣了。

正同該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整個進程中的表現一樣,意大利在中國問題上的表現也十分的“意大利”,一言以蔽之——很不可靠。

戰前,意大利與中國的關係十分密切,中國空軍在洛陽的飛行學校,聘請的是意大利教官,在南昌的飛機工廠,聘請的是意大利技師。蔣百裏到意大利的時候,墨索裏尼親口保證和日本的結盟關係不會危害中國的利益。

然而,真打起來情況又是怎麼樣呢?

洛陽飛行學校畢業的飛行員,在轟炸日本軍艦的時候把炸彈扔到了岸上的租界裏麵——不是飛行員炸錯了目標,是意大利人“有多少人入學,就有多少人畢業”的教學方式,使學員的技術難以經受實戰的考驗;南昌的飛機工廠開戰不久就遭到空襲損失慘重。在擊落的日軍轟炸機裏,中國人意外地發現竟然有歐洲人的屍體——正是前些天中國人用美酒佳肴歡送回國的幾位意大利技師之一,坐在日本飛機上麵,來指示目標摧毀自己幫助建造的中國飛機工廠……

至於那位下巴比簸箕還大的墨首相就更不用說了,相信墨索裏尼同誌的承諾,還不如相信那啥會在天上飛。

渡邊廣太郎沒有吹牛,他在意大利期間,曾經與墨索裏尼有一定的私人交往。於是,通過這個關係,渡邊想方設法得到了和墨索裏尼會麵的機會,參加會見的還有日本駐法國大使館武官土居明夫等人。渡邊在會見中利用他對墨索裏尼的了解頻頻給這位法西斯老大戴高帽子,誇讚意大利在墨索裏尼領導下的進步,並且提到日本對意大利先進軍事技術的敬仰,對杜黑將軍(意大利空軍將領,戰略轟炸的理論創始人)的崇拜……當然,如果墨索裏尼首相可以批準向日本出售新型的重轟炸機,那麼他在東方的聲望將超越任何一個領袖(暗指包括希特勒),並且獲得日本天皇個人的友誼。

天花亂墜的恭維、遠方來朝的誘惑,讓墨索裏尼大為快意。老墨馬上作出決定,幫助老朋友完成使命。價錢?價錢不是問題,慷國家或者公司之慨絕非一國獨有,墨索裏尼大筆一揮,飛機的價錢就打了六折,70架BR-20轟炸機賣了6000萬日元(原報價1億日元)——菲亞特公司不幹?他敢?!誰說的誰去學習法西斯發展史三遍……這些飛機,加上菲亞特公司免費贈送的試驗機1架,共計71架,從1938年1月開始,按照每月10-12架的速度交付。

然而,日軍紀錄中,接收的BR-20重型轟炸機卻一共72架。

怎麼多了一架呢?

墨索裏尼首相說了——以我私人的名義,贈送給日本天皇一架專機作為禮物。

這就是用BR-20重型轟炸機為原型,取消武裝,加以豪華內裝修和衛生、通信係統改造的“天皇號”貴賓行政專用機。也就是1939年1月31日讓李濃用機槍打下來的那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