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不認為自己的轟炸機不行,這是有道理的。大家可知道最早戰略大轟炸是誰的主意?告訴您吧,意大利人杜黑將軍。他們不但有理論,還曾經在戰前“秘密 ”做過轟炸美國的作戰計劃(夠前瞻的)。為此,墨索裏尼的密友,飛行家巴爾博元帥親自率領大編隊水上轟炸機進行過演練,當時作為飛行表演轟動一時(沒人知道他是在琢磨炸美國不是?)。巴爾博元帥不幸在開戰的時候被意大利海軍打下來。此後,意大利仍然繼續這個計劃,並命名為“藝術國度”,連第一次轟炸的機組成員都安排好了。
問題是人都安排好了,能用的轟炸機一直沒造出來,消息倒先披露到報紙上,美國人看了一笑置之——這倒真夠“藝術國度”的。戰後知道意大利人是認真的,不免大吃一驚。
薩——也是大吃一驚。
不過日本人遭到的損失也不是偽造的,這事兒的確有點兒麻煩。
讓藤田雄藏少佐來為“イ式重爆”的遠航轟炸做試航檢驗,在日本和歐洲都可算眾望所歸。
藤田雄藏,在日本航空界可是個了不起的名字,甚至,在當時的世界航空界,都是個響當當的角色。他1898年生於清森,是日本最優秀的試飛員,任職於日本航空研究所,曾經多次成功完成新型飛機的試飛任務。那年頭日本男的隻要不傻不涅的都當兵,所以藤田也是穿軍裝的,在日本陸軍中被授予少佐軍銜,甚至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生。很多日本航空界的佼佼者,比如塚越賢爾,飯沼正明,都是藤田的學生。藤田在1937年4月主持創造的世界閉合線路長距離飛行記錄,是日本被國際航空聯合會承認的唯一世界紀錄,也是亞洲當時唯一的飛行世界紀錄。就憑這一點,藤田如果說你的飛機不行,意大利人也真不好說話。
藤田雄藏曾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飛行也是一種修養。”他對戰爭似乎並不十分熱心,曾在世界戰雲密布的時候依然和飛機設計師木村秀政(後來設計過YS-11)大談破飛行世界紀錄的夢想。他死後,日本女作家羽人悅子曾為他寫了讚美的傳記準備發表,卻被日本陸軍製止,理由是藤田“是一個熱心的基督教徒”。很懷疑他在執行這次“イ式重爆”的檢驗任務,是帶著一種參加體育比賽的精神。
二戰後美國著名飛行員杜立特爾曾經點評過日本的“名飛行家”,說到藤田的時候,認為他是個比較單純的人,是被日本軍部利用了,他的死“是一個悲劇”。
這人雖然被我們給擊斃了,依然要叫他一聲飛行家,打死他是因為他當了侵略者,叫他飛行家是因為他的成就。一碼歸一碼,我們中國人賬算得很清楚。事實上天皇號事件中,打死一個將軍(渡邊廣太郎)問題倒是不大,打死了藤田雄藏,那影響可大多了,都大到歐洲去了。當時歐洲各國的飛行家都往日本去唁電,那種感覺就好像光頭裁判科裏納讓人給斃了似的。(那不是科裏納,那是把日本的加加林給打下來了。)
科裏納可沒來侵略過中國,藤田是咎由自取。
這一點,飛行家們也沒誰說中國打得不對。
其實,等看完藤田的那些事兒,薩都忍不住歎了兩口氣。第一口氣是給藤田,你要是一心搞你的技術,將來走哪兒都是一個專家,幹嗎非摻合到侵略我們中國的事兒裏麵呢?瞧,把命都玩進去了;第二口氣是給打死藤田那些不知名的中國兵,那渡邊你打死也就打死了,這個藤田,你別看他塊頭兒大,其實這人沒打過仗,上去抓個活的很容易。要活捉了他做個活的反戰廣告,那多合算啊!
藤田咎由自取,但他為人確實有不少優點。和當時大多數日本人不一樣,藤田是少有的大塊頭,身高一米七六,虎背熊腰,還是個大近視眼。這樣的人本來不適合當飛行員,但是藤田冷靜的頭腦、優秀的技術讓他脫穎而出。藤田熟悉機械,他進行創紀錄飛行的飛機叫做“航研機”,藤田參加了整個設計製造過程,並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意見。比如該機的全收放主起落架,就是在藤田的主持下完成設計的。同時藤田為人恬退,日本航空研究所中人們稱其為“禪讓的藤田”,與“不讓的山本(航研機機身設計師山本峰雄,性格固執)”算是對照。
從保留下來的資料看,藤田的形象,與我國橫渡渤海海峽的張健頗有點兒相似(拿張健比日本鬼子,張先生估計會大打噴嚏)。這位挑戰人類極限的北京鐵人三項協會會長看來仿佛一頭懶懶的大熊,體胖臂長,性格和緩,毫無“鐵人”的風範。然而,他卻能夠徒手橫越寬度一百多公裏的渤海海峽,創造了人類的奇跡。
考慮到藤田創紀錄的時候也是一項挑戰人類極限的舉動(在飛機上連續飛行三天不下來),也許這種項目的佼佼者都是這種形象,急性子幹不了這個。
說到這次創紀錄飛行,就不得不談到日本航空界一架特殊的飛機——航研機。
所謂航研機,是日本航空研究所從1932年開始研製的長程飛行試驗機,它是一架專門用於創紀錄的概念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