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擊落“天皇號”背後的秘密 八(3 / 3)

後麵……後麵記者的飛機也遭到攻擊,就顧不得攝影了,直到落地,才拍下後麵的照片 。

第五張,生還的“イ式重爆”。

這架幸運的日軍轟炸機竟然被打了一百多個窟窿。

被打怕了的日本陸軍航空兵被迫提前中止對蘭州的轟炸,估計,也是想給自己留點兒種子。

至於中國方麵對蘭州空戰的記載,我就不再贅敘了,直接引用筧橋中央航校文史館中《蘭州空戰》的記錄好了,對比日軍記載,無論是日軍20日謊報擊落36架中國戰鬥機(整個抗日戰爭過程中,蘭州基地也沒有損失過這樣多),還是23日九七式丟了笨重的イ式重爆先逃,甚至日軍指揮官的番號,都是很準確的。

12日上午10點半,日軍三個轟炸機隊的29架飛機從運城機場起飛,直撲蘭州。由於領航判斷失誤,先遣的河島轟炸機隊的9架飛機,全部向北偏航,將蘭州東北約一百公裏外的祖厲河,誤認為蘭州以南的洮河,將靖遠縣城誤認為蘭州,便將54枚50公斤級炸彈全部投了下去。

其餘20架轟炸機於下午2點到達蘭州上空,展開轟炸。擔任空中阻擊的中國空軍第十七中隊直到這時才發現市區內有大量煙塵升起,而日軍機群的位置竟比自己更高,於是紛紛提升高度追擊日機,但為時已晚,未能創下戰績。全體飛行員覺得臉上無光,憋著一口氣,準備下次與日機大戰一場。

幾天後,日軍第一飛行團決定發動該年度對蘭州的第二次空襲。作戰任務除河島轟炸機隊改為襲擊蘭州西機場外,其他兩個機隊任務不變。

20日12點45分,日軍30架轟炸機先後起飛。下午3點40分,服部機隊的9架轟炸機升到四千米高度,排列成三個品字形,從黃河鐵橋上空進入蘭州空域。中國空軍戰鬥機總隊部總隊長毛源初率領第五大隊第十七中隊的12架蘇製И-15和И-16戰鬥機攔截攻擊。第五大隊的岑澤級大隊長,首先將日軍領隊機擊落。接著,日軍僚機被第十七中隊副隊長馬國廉擊中墜毀。陳耀南死死咬住三架日機射擊,直到看見日機落地著火為止。

下午3點50分,日軍第二梯隊田中機隊的12架轟炸機,剛剛進入蘭州空域,便遭到蘇聯空軍誌願隊14架戰鬥機的圍攻。日軍機群慌忙將144枚50公斤級的炸彈胡亂投下,奪路而逃。

日軍第三梯隊河島機隊的9架轟炸機,在蘭州城內和西古城機場投彈完畢,正要返航,在機場東北角被中國空軍第十七中隊攔住,雙方展開空中激戰。

這次空戰,中國空軍共擊落8架日機,白塔山的蘇羅通高射炮擊落1架,蘇聯誌願隊損失1架飛機。日軍向上司謊報擊落中國飛機36架。而上司信以為真,根據這項離譜的戰績進行評估,認為蘭州的中國空軍力量已經瓦解,於是將第三次攻擊目標從機場改為蘭州市中區的中國第八戰區長官公署。

23日,日軍發動第三次空襲。他們改變花樣,在發動進攻前一個半小時,以上次轟炸中受到重創的服部機隊執行佯攻,轟炸蘭州以東約二百六十公裏的平涼,然後轟炸寶雞,企圖迫使蘭州地區的中國戰機提前升高,消耗油料,日軍河島機隊和田中機隊再乘機轟炸蘭州。

河島機隊8架轟炸機和佐瀨育三第六十機隊的12架轟炸機,從運城出發,分別於下午2點53分和2點54分侵入蘭州上空。中國空軍第十五中隊的3架蘇製И-15戰鬥機,分別由餘平想副隊長和李德標、陳崇文駕駛,首先衝向日軍機群。接著,第十七中隊和蘇聯誌願隊的28架戰機從四麵八方向日軍機群展開攻擊。

日軍機群見勢不妙,立即丟下炸彈返航。佐瀨機隊的九七式重型轟炸機具有轉彎靈活和速度上的優勢,遍體鱗傷地逃出遭到圍攻的空域。河島機隊的意製菲亞特 BR-20型轟炸機卻很笨重,遭到中國空軍和蘇聯誌願隊的沉重打擊。這一仗,中國空軍擊落6架日機,擊傷其餘的所有日機,對其中一架射中了153發子彈。

中國空軍蘭州軍區司令部作戰科科長李逸儕先生,事後在《中國航空掌故》裏提到此戰:“蘭州這兩天空戰,為我國空軍八年抗戰,曆次空戰中,創立了殲敵最多的輝煌戰果。”

1-35蘭州空戰中被擊落的日機殘骸,イ式重爆的特征依稀可辨

中國空軍並收集被擊落的日機殘骸,在蘭州舉辦祝捷展覽,飽受日軍轟炸之苦的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這一仗,打斷了日本陸航第十二戰隊的脊梁骨,也徹底打掉了日本陸軍對於意大利洋大人的信心。此後,日本正式通知意大利方麵,取消後續定購100架イ式重爆的合同。這種曾被日本陸軍寄予厚望的“新式武器”,此後再也沒有亮出什麼光彩,悄然離開了遠東的戰爭舞台。

這一年5月16日,藤田雄藏的葬禮在東京正式舉行,他的學生飯沼駕駛航研機環繞空中,作為對他的送行。出席葬禮的多是身穿軍服的陸軍人員。

藤田曾經的夢想,似乎並沒有多少人提起。一年半以後,飯沼被日軍征兵,戰死馬來亞。

這,也算給天皇號事件,徹底地畫了一個句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