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火力主宰者——常規火炮(1)(1 / 3)

火炮是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擊力量,具有強大的火力、較遠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較高的機動能力,能集中、突然、連續地對地麵和水麵目標實施火力突擊。火炮主要用於支援、掩護步兵和裝甲兵的戰鬥行動,並與其他兵種、軍種協同作戰,也可獨立進行火力戰鬥。

銅牆鐵壁——MK15“火神”密集陣係統

通常所指的“密集陣”,是指美國海軍為解決軍艦近程防空問題專門設計製造的六管20毫米口徑自動旋轉式火炮係統,即MK15“火神”密集陣係統。

美軍航母的守護神

MK15“火神”密集陣係統有何用場呢?眾所周知,美軍最強大、最具威懾力的武器是航空母艦,然而,航母又被蘇聯稱作“浮動著的棺材”,其防禦體係也無法做到無懈可擊。因此,擁有航母的那些國家對其防禦體係的建立可謂是煞費苦心。

美國航母編隊雖然裝備了先進反導係統,對來自一方或兩方來襲的導彈防禦能力很強,但對來自不同方向、多個攻擊目標的防衛能力卻十分有限。如果利用空中、水麵、水下同時向航母發起攻擊,那麼航母就有可能遭到滅頂之災。對此,美國航母通常都裝備八聯裝“海麻雀”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和MK15“火神”密集陣係統,主要用來反擊穿透艦隊防空係統的導彈和飛機。

美國海軍依靠它強大的技術優勢,在艦隊防禦領域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MK15“火神”密集陣係統就是它的防禦係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密集陣係統是美國海軍艦隻的最後屏障,它能有效地打擊從其他防空係統漏掉的反艦導彈。密集陣是現役的唯一一種能實現自動搜索、探測、評估、跟蹤、鎖定和攻擊威脅目標(如反艦導彈,水麵水雷,小型飛行器等)的近防係統,它也可以與現有的其他作戰係統和火控係統結合使用。

別具一格的火炮係統

MK15“火神”密集陣係統可以說是對火炮係統的革命性顛覆。它全部作戰功能由高速計算機控製自動完成,既可由本係統控製台控製,也可以遙控方式使用,不需要炮手,反應速度極快。它包括警戒雷達、跟蹤雷達、火炮、電子計算機和控製盤。兩部雷達配合使用,跟蹤距離為10千米。它還可在5000米內確定反射麵積為0.1平方米的目標位置,並算出其運動參數,同時還可以監視己方炮彈的飛行軌跡,自動校正射擊參數。其炮彈由彈體、彈芯和推出器組成。彈芯是其破壞部分,以貧鈾物質製成,密度為鋼的2.5倍。

在全天候作戰能力方麵,密集陣具有多光譜控製與跟蹤能力,不受氣候影響。

密集陣采用了模塊化設計,除了炮位控製台與遙控台在艙外,其他設備都以模塊形式裝配在炮架上,體積小、重量輕,可安裝在各型軍艦上,如果作戰時零部件損壞,可現場更換,且有良好的通用性。

該係統是美國雷西昂公司的產品,已經生產了800多套,裝備了幾乎美國所有的海軍艦艇並出口20多個國家。

蘇聯曾與美國相互對峙數十年不落下風,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也不願落於美國之後,研製出“卡什坦”近防係統,以與美國相抗衡。

“卡什坦”火炮口徑是30毫米,射速可達10000發/分,射程在500~4000米。“卡什坦”是俄羅斯“栗樹”艦載彈炮結合防空係統的出口型,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將大威力火炮、多用途導彈和一體式雷達——光電火控係統集成在一個炮塔上的防空係統,主要用於防禦精確製導武器、飛機和直升機的空襲,也能攻擊海上小型目標。蘇聯AK-630型6管30毫米炮1970年服役,該炮與控測、火控設備組成世界上第一套近程防禦武器係統,發射率3000發/分,射程3800米。該係統已裝備在“基輔”級航母及“現代”級驅逐艦等艦艇上。

日本的當家炮車——99式自行榴彈炮

99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是日本陸上自衛隊最新裝備的自行榴彈炮,是日本以原有的7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為研製基礎自行開發的新式自行榴彈炮,主要用於替代FH70式和7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現在該型火炮主要裝備北部軍區各師團的炮兵部隊,采用的是每連5門製。

日本榴彈炮發展史——從75到99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直小心翼翼,對於武器裝備的研製很謹慎。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終於邁出了一小步,由製鋼公司和三菱重工開始研製新型火炮,在1975年定型生產被命名為75型155毫米的裝甲自行火炮,1978年裝備部隊,取代美製M-44A1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