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陸軍移動碉堡——裝甲車(1)(1 / 3)

裝甲車是坦克的補充,是坦克的簡化版,是坦克的改進型。坦克固然優秀,但是它笨重的身軀,狹小的空間,以及對後勤的無比依賴,都是製約它更上層樓的致命因素。因此,裝甲車應運而生。它是坦克的補充,是坦克的後盾,是坦克前進的支撐。

未來戰車——斯特瑞克M1126

“斯特瑞克”是加拿大通用動力和通用動力路上係統分部研製和生產的。其重量輕,機動靈活,是美國快速反應部隊的主力。

快反部隊的新星

1999年,美軍決定建立真正的快速反應部隊,需要與快速反應相適應的中型裝甲車輛(IAV),故而實行招標。2000年,加拿大通用動力和通用動力路上係統分部贏得合同,後定名為“斯特瑞克”。

新型裝甲車將成為陸軍過渡戰鬥旅的主要武器。美國陸軍計劃從通用汽車公司的通用動力地麵係統防務集團購買2000輛“斯特瑞克”中型裝甲車,在接下來的10年中,裝備6個過渡戰鬥旅,每個旅將配備300輛新型裝甲車。

與美軍輕型裝甲部隊的現役裝備相比,“斯特瑞克”裝甲車火力更強大,防護性能更好,但它的靈活性又優於美軍重型裝甲部隊的“艾布拉姆”布雷德裏步兵戰鬥車和“艾布拉姆”主戰坦克。

未來美軍之主力

“斯特瑞克”是高度信息化的戰車。

SBCT,即斯特瑞克戰鬥旅,是以斯特瑞克為主要武器的快速部署部隊,包括第三旅、第一旅、第一七二獨立輕型步兵旅、第二騎兵團、第二旅、第五十六旅。

“斯特瑞克”旅,實際上因車而得名。所謂“斯特瑞克”旅,就是裝備“斯特瑞克”輪式裝甲車的陸軍旅,該裝甲車是這個旅的核心戰鬥平台。這是一種8輪輕型裝甲車,具有重量輕、體積小等突出特點。

這似乎已經成為美國陸軍未來發展的指向標。

“斯特瑞克”(stryker)這個名字來源於美國陸軍的兩名士兵。一名是上士羅伯特·斯特瑞克,在越戰中陣亡,被授予榮譽勳章。另一名是二戰中陣亡的一等兵斯圖亞特·斯特瑞克,他也被授予榮譽勳章。這兩名犧牲士兵之間沒有任何關係。這也是美國陸軍第二次以軍人名字命名武器。上一次是在1980年代早期,當時陸軍以一戰時期英雄約克的名字為防空部隊命名一種火炮,不過因為質量問題,該火炮沒有投入現役。

“斯特瑞克”型號龐雜,包含M1126裝甲人員輸送車(ICV)、M-1127裝甲偵察車(RV)、M1128機動火炮係統(MGS)、M1129迫擊炮載運車(MC)、M1130指揮車(CV)、M1131火力支援車(FSV)、M1132工兵車(ESV)、M1133醫療救護車(MEV)、M1134反坦克導彈發射車(ATGM)、M1135核生化武器偵察車(NBCRV)。

五星上將——M2布雷德利

布拉德利是美軍裝備的一種步兵戰車,是履帶式中型裝甲步兵戰車。它可以獨立作戰,也可以協同坦克作戰。

步兵守護者

布拉德利步兵戰車有多種型號,以原型車為例,車長6.45米,車寬3.2米,車高2.56米,戰鬥全重22.67噸,乘員3人,載員7人。戰車的主要武器是一門25毫米機關炮,在戰車炮塔還裝有一挺並列機槍。車體采用輕金屬合金裝甲焊接結構,能抵禦穿甲彈和炮彈攻擊,車底裝有附加裝甲,能防地雷攻擊。所以,“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具有較好防護能力。

自從“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出現後,經過不斷改進,出現多種改進型,其改進型主要有M2A1、M2A2、M2A3等型號。如M2A1型裝備有“陶2”反坦克導彈,並配有新型炮彈;M2A2型采用新的裝甲防護,換裝了大功率發動機,改善了火控係統;M2A3型采用前視紅外傳感器,並配裝激光測距儀和車載導航設備,提高了戰車識別能力和命中率。車體為鋁合金焊接結構,車前部上裝甲和頂裝甲用鋁合金,炮塔前部為鋼裝甲。最大公路速度65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483千米,單位功率26馬力/噸。改進型M2A3於1994年8月問世,2000年8月服役。

山寨坦克——德國“黃鼠狼”步兵戰車

“黃鼠狼”步兵戰車是與德國的豹-2坦克配合使用、協同作戰的一種戰車,也可單獨使用,研製於20世紀60年代,已經服役超過30年。

“黃鼠狼”的前世今生

1960年1月,聯邦德國與兩大集團簽訂了設計與製造履帶式步兵戰車的合同。這兩大集團是:由萊茵鋼鐵-哈諾瑪格公司、魯爾鋼鐵公司、威頓-安楠公司和布諾·沃內格公司等4家企業組成的萊茵鋼鐵集團和由亨舍爾工廠與瑞士莫瓦格兩家公司組成的另一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