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說,中國都可以當之無愧地稱為“珍珠之邦”。
中國的珍珠史始寫於6000年前的大禹時代。據《海史?後記》記載,公元前約4000年,中國傳說中五帝之一的大禹定“南海魚草、珠璣大貝”為貢品。根據大禹的生活區域分析,當時的南海應該在今天的江南地區,珠璣與諸暨諧音,今天的珍珠之鄉諸暨,或許就可能是文字記載中最早的產珠區。
據《尚書?禹貢》載雲:“珠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嬪珠,暨魚。”其中的嬪,即蚌之別名。
此後的一千餘年中,有關珍珠的記載更是不絕於經傳,留傳後世的《詩經》、《山海經》、《爾雅》、《管子》、《周易》等,都有對珍珠的描述。
據《格致鏡原?妝台記》記載,周文王曾用珍珠裝飾發髻,這至少說明,中國人用珍珠作裝飾的有記載曆史可遠溯至周朝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