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立後,各地叛軍頻頻進犯。620年,李世民率軍東進,直插洛陽,包圍了勁敵王世充。王世充大為恐慌,特派親信堅守洛陽外圍軍事要地。他又怕士兵叛逃,為唐軍提供洛陽城內的情報,於是就下了一道禁令:凡一人失蹤,全家格殺勿論。
李世民指揮大軍,連續攻克多座城池,兵臨洛陽城下。王世充絕望之中,向另一支反唐勁旅竇建德緊急求援。竇建德即率大軍挺進中原,來勢極猛,在虎牢與唐軍對峙。兩軍虎視耽耽,多有衝突。這時,竇建德的謀臣淩敬提出了一條擊敗唐軍的計謀,他對竇建德說:“應當全軍渡過黃河,攻取懷州、河陽,進入汾晉,奪取關中,然後再回過頭來攻擊唐軍,使李世民腹背受敵。這樣做有三利:一是能保全我軍的實力;二是拓展了土地得到了兵源;三是洛陽之圍不救自解。”竇建德認為很有道理,“將從之”。這時,潛伏在竇建德軍中的唐軍間諜探知這一情報便迅速傳送至唐軍。李世民聽後深為憂慮。
為了擾亂這一計謀,早日攻克洛陽,李世民決定用間。在唐軍包圍洛陽城時,王世充的使者長孫安世見勢不妙,便暗中歸降了唐軍。於是,李世民便派他以王世充使者身份去竇建德處進行間諜活動。長孫安世“陰齎金玉,啖其諸將”,買通了竇建德手下的許多將領,“以知其謀”。眾將紛紛進諫竇建德說:“淩敬隻不過是一個文弱書生罷了,他懂得什麼軍事?”竇建德聽信讒言,便接受了眾將領的勸諫。他去向淩敬解釋說:“現在軍心強盛,此天助我也。憑借我軍威力與李世民決戰,必然大捷!”淩敬竭力勸諫,竇建德“怒而出之”。
竇建德“於是悉眾進逼虎牢”,列陣二十裏,擂鼓而進。李世民“按甲挫其銳”,竇建德中槍負傷,倉惶逃竄,被唐軍生俘。王世充也全軍覆沒,投降了李世民。唐兵順利攻克洛陽。
624年夏天,突厥乘唐軍與地方軍閥的割據戰爭,由叔侄頡利、突利二可汗“舉國入寇”,他們掠人畜、搶奪糧食,製造內亂,並兵逼長安鄰城幽州。李世民出兵拒之。由於連日大雨,“糧道阻絕”,李世民“頗患之”,諸將也“憂見於色”。可是這時,頡利和突利又率萬餘騎精兵突然攻占了城西高地,“乘高而陣”,對李世民形成居高臨下之勢。唐軍“將士大駭”,軍心恐慌。
李世民於危急之中,又展開了間諜戰。他“親率百騎”出陣,先對頡利說:“唐朝與可汗誓不相負,為何背約深入我地?我李世民特來與突厥決一死戰。如果你一人前來,我也一人與你獨戰;如果你率全軍而來,我隻有這一百騎兵抵擋,怎麼樣?”頡利不知李世民搞的什麼花樣,隻得“笑而不對”。李世民又上前派人對突利說:“你曾與我結盟相約,於危難之時要相互救援。如今你率兵而來,怎麼就一點也不講兄弟之情呢?希望你早出,一決勝負”。突利“亦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