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小長老”也在積極行動。他勸說李煜“多修寶塔,廣蓋廟宇”,以求神佛保佑。李煜應他的要求。耗費巨資在長江南岸牛頭山造了一座大廟,共有一千多個房間,可聚集幾千名和尚。“小長老”便以講經傳道之名,“造不祥語以搖人心”。這時,又有一個“江北名僧”來到采石磯。他穿草衣,吃野菜,杜絕塵念,專心事佛。李煜聽後,囑托下人給他送去衣物食品,但他都婉言謝絕,“清貧”如故。他又到處募捐化緣,在江邊修造了一座石塔,很得李煜的讚賞。
974年,宋太祖認為滅南唐時機已到,便命曹彬率十萬大軍出征。曹彬根據樊知古提供的情況,事先在長江石碑口試架浮橋。然後移軍采石磯,用事先準備好的龍船和竹排,迅速在長江上架設了一座史無前例的浮橋,而且“僅三日而成”。浮橋聯結江南的一端,就拴在采石磯那座石塔腳下。宋軍渡過江後,又駐紮在“小長老”的大廟裏,休整補給。此時,南唐朝廷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小長老”和那個“名僧”,都是宋軍的間諜!然而李煜聽說宋軍在長江上架橋,竟認為這是“兒戲”,昏庸糊塗至此。當宋軍十萬人馬浩浩蕩蕩渡過長江,團團包圍了金陵時,李煜這才驚慌失措,一籌莫展。他忙派使者去請求宋太祖退兵,說南唐一向對宋朝百依百順,毫無得罪之處,現在宋軍出師實為無名。可是宋太祖聽後按劍大喝:“不須多言!南唐是沒有什麼罪過,但是天下一家,我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李煜隻得奏表求降,南唐由此而滅亡。
宋太祖的用間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多方使用戰略間諜。像趙彥韜、“小長老”、“江北名僧”等都屬於此類。他們喬裝打扮,騙取敵方最高統治者的信任,為今後的關鍵時刻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質準備,但平時從不進行任何諜報刺探活動,一旦時機到來,便迅速行動,以配合外部充當內應。尤其是在長江上架設浮橋這一劃時代的創舉,也懸根據間諜密報資料而製作的,其膽之大,其製之精,當為世所未聞。值得注意的是:宋太祖讓畫工製作後蜀的立體地圖,大大發展了漢光武帝征伐地方武裝豪強時“聚米為山穀,指畫形勢”的軍事沙盤作業,使間諜情報通過立體形象而展示出來。曹彬在石碑口試架浮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模擬作戰的戰例之一。此外,用畫像作為反間手法,也頗新穎獨特,別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