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輯 告別“成長的煩惱”(一)(2 / 3)

這時,鄭剛已從信封裏抽出一張報紙,翻開來,指著自己的文章,跳著叫著讓張明看。張明悵然若失地湊到他的身邊,“鄭剛”兩個字赫然映入他的眼簾,真醒目。興奮的鄭剛根本沒有理會張明的異樣,舉著信封和報紙連跑帶跳地奔向了教室——向同學們顯擺去了。

張明垂著頭,拖著軟綿綿的兩條腿走到操場上的一個角落裏。這時,眼裏的淚水已經像潰壩的河水,肆意湧出……難道自己下了許多功夫完成的一篇習作,就這樣被無聲無息地拒絕了嗎?為什麼那報紙上就不能有我的名字呢?為什麼老天對我如此不公平?張明似乎被從頭潑了一瓢冷水,渾身都是涼的,發誓從今以後再也不投稿了,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張明心灰意冷地回到教室,作文本剛發下來,靜靜地躺在桌子上。翻開作文本,看到了老師寫給他的作文的批語:文筆優美,選材得當,但缺乏底蘊,望你不驕不躁,多積累,多思考,更上一層樓。老師的話又一次讓他陷入了沉思:老師說得對呀,之所以自己的習作沒有被選中發表,就說明它還不夠好。我需要不斷地學習,多讀,多看,多寫,讓自己蓄滿知識的能量,一定會寫出優秀的作品來的。

接下來的日子,張明不斷地閱讀文學名著,將精彩的句子和片段用專門的筆記本摘錄下來,每天傍晚到學校圖書館看報刊雜誌,研究報刊刊登稿件的類型和風格,而鄭剛則喜滋滋地看著自己的好文章,好文筆,不再努力,單憑天分而已。光陰荏苒,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在張明的不懈努力下,他的寫作水平又有了很大地提高,而鄭剛的文筆還是一如當初。。

一次作文課,,老師鄭重地在課堂上朗誦了張明的作文,大家褒揚。聽著老師的話,壓抑了一年多的勇氣又一次在張明的心中升騰,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也無時無刻不在叩擊著他的心扉,引起他的思索,一種無形的力量,促使他重新拿起筆,一吐為快!內心的那種渴望再次萌動——他要再次投稿!

約上鄭剛,他們每人準備了一篇文章,約好一起投稿。手裏拿著沉甸甸的信封,他們又一次站在了那個綠色的郵筒前。鄭剛利索地把信扔進了郵筒,臉上是一幅誌在必得的神氣。張明剛要把信扔進郵筒,手卻不由自主地縮了回來。也許是去年的那次傷痛,讓他有些神經過敏,也讓這封信的意義更加非同尋常吧。或許,又會是一封退稿信,或者幹脆石沉大海……他這樣漫無邊際地想著,抬起頭看看碧藍的晴空,心境豁然開朗。或許這又是一次失敗,但我會將它當做石子兒鋪在路上,和著汗水打好一個堅固的根基。總有一天會鋪成一條通往理想的道路的。張明鄭重地將信投進了郵筒。

讓人沒想到的是,一個月後,張明和鄭剛又收到了《中學生報》編輯部的來信,張明的文章發表了,還附有稿費,周圍的同學羨慕不已。而鄭剛,這次收到了退稿信。

張明從這兩次投稿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在世界上,無論成功還是失落,都是暫時的,成功與失落,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關鍵是看你怎麼看待成功與失落,下一步怎麼走,怎樣去做。此後,張明越發努力,文章常常見諸報端,成了一位頗有名氣的作家。

【生活悟語】

漫漫人生路,失落何嚐不伴隨在我們身邊?大自然如此,人亦如此。

美國前總統林肯,在競爭總統前不知“收獲”了多少失落,多少令人傷心的結果。他的成功正是他之前的那一番深切的失落所釀造出的哲理。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都有自己失落的故事。但是失落之後我們並非所見到的都是失望,要知道,我們收獲的都是純潔與美麗的果實。風雨過後總會見到彩虹,我們不該失落後就一直墮落悲傷。

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有一個習慣——隨手關上身後的門。朋友很是納悶:“你有必要把這些門關上嗎?”“哦,當然有這個必要。”喬治微笑著對朋友說:“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後的門。你知道,這是必須做的事。當你關門時,也將過去的一切留在後麵,不管是美好的成就,還是讓人懊惱的失誤,然後,你又可以重新開始。”他正是憑著這種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踏上了英國首相的位置。

失落,並不僅僅與悲結緣。好好品味失落,你會發現,它苦澀帶者一絲甜美,辛酸中帶者一絲愜意……

【課本鏈接】

《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級上,第二單元第五課《自我新期待》

《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級下,第一單元第一課《珍惜無價的自尊》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第30課《寓言四則——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方法總是比困難多

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隻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麼。——愛迪生

錯誤和挫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比較聰明起來了,我們的事情就辦得好一些。——毛澤東

【生活故事】

你真的想盡辦法了嗎

有位教授曾經給他的學生們列出了這樣一些算式,要他們求證:

1+1=1

2+1=1

3+4=1

4+9=1

5+7=1

6+18=1

學生們看著這些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等式一籌莫展,當教授在這些等式中加上一些單位時,他們才恍然大悟:

1(裏)+1(裏)=1(公裏)

2(月)+1(月)=1(季度)

3(天)+4(天)=1(周)

4(點)+9(點)=1(點)(13點即下午1點)

5(月)+7(月)=1(年)

6(小時)+18(小時)=1(天)

其實,學生們何嚐不知道這些簡單的換算,隻是他們沒有從這個思路去想過。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碰到困難,遭遇失敗的時候,也不妨多動動腦筋,換個思路或方法,或許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他如今是一家資產數億的大公司總裁,有一次,他應邀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母校為母校的學生進行一次演講。在家鄉這座有些閉塞的小城,他的大名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母校的學生對於總裁先生更是無限的敬仰。因此,聽聞他這天下午2點要在學校禮堂演講,同學們一個個興奮難耐,上午的課都沒有興趣聽了。老師們也早早的下了課,準備布置演講場地。

終於到了下午2點,總裁邁著矯健的步伐登上了講台,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之後,總裁清清嗓子,鄭重地說,“我的老師讓我為大家做一場報告,至於講什麼沒有限製,隻希望我以自己的切實的經曆,給大家以啟迪。我想來想去,覺得這個題目是最該講給大家的,也是我一直以來自勉的一句話,”說著,他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這樣一行字:

“麵對困難,你真的想盡了辦法了麼?”

接著,他說,“人生在世,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不管是考場上的一道題還是生意場上的難關,時時、處處,我們都會遇到困難。如何麵對和應對困難,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這不僅是麵對困難的態度,還是應對困難、解決困難的方法。”然後,他給同學們講了他親身經曆的兩個故事,他說這兩件事影響了他的一生。

總裁出生在小城一個貧苦的家庭,貧窮伴隨了他的童年歲月,也剝奪了他讀大學的權利,剛剛高中畢業,他就早早地走向了社會,挑起了生活的重擔。然而,他沒有像自己的父親那樣悲觀失望,為擺脫窮苦的命運,他四處奔波,絞盡腦汁想了好多門路,可惜的是,結果都一一以失敗告終。走投無路的總裁隻好來到深圳一家服裝廠打工。服裝廠剛剛起步,為了在短時期內取得最好的效果,老板組織了幾個服裝設計師,製作了幾種款式新穎的服裝投放市場。結果訂單雪片似的紛至遝來,工廠忙得不可開交,還是不能完成訂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廠想辦法招聘了一批生產服裝的工人,但還是遠遠不夠。這可怎麼辦呢,如果服裝不能按期生產出來,工廠就必須付給客戶一大筆賠償金。於是老板召集大家開會研究對策,主管們講了很多辦法,但都行不通。這時候,總裁身旁一個年輕的小姑娘舉手要求發言,她怯生生的說,“我認為,我們的根本問題不是要找更多的人,而是要提高產量,不用增加人員也能解決問題,增加人員隻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大多數人覺得她的話不著邊際,總裁也疑惑不解地聽著,頗為不屑一顧。但老板很重視,鼓勵她講下去。她怯生生地說:“人騎上自行車,比跑步可是快多了,我們也可以用專門的機器來做服裝呀。”一語警醒夢中人,小姑娘的話深深觸動了老板,他對大家說:“這位小姑娘指出了我們的思考的誤區,我們一直認為我們的問題是招更多的工人,但這位小姑娘卻讓我們看到,真正的問題是要提高效率。她的思路很重要,工業會向著機械化、現代化發展,誰最先采用先進的設備工具,誰就是市場最大的贏家。因此,我要獎勵他200元。”那可是一筆不小的獎金,相當於小姑娘三個月的工資。老板很快聯係采購了平縫車、拷邊車、三針五線、滾邊、燙台、鎖眼車、裁床等先進的設備,還將工人按裁剪、分片、平車、拷邊車、整理、整燙、包裝等工作內容進行了分類,這下,生產能力大幅提高,不但沒有耽誤訂單,其效益也頗為紅火。總裁經過這件事,認識到,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先要明白困難的真正所在,然後,緊緊圍繞真正的關鍵點去努力,任何可以解決關鍵點的方向都可以去思考,去努力。然後再選擇最好的途徑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還有一件,是總裁先生的擔任公司經理時的一件小事。那時總裁所在的公司剛剛起步,資金很是緊張。雖然公司的產品質量很好,長期效益很是可觀,但現在,新接的一個工程馬上就要開始,麵臨著工程的前期投入,賬上的資金大概有十萬元的缺口,實在是困難重重。因為平時一切事宜全靠總裁打理,投資方隻是年終審核報表,彼此很少聯係。並且恰巧這時投資人去國外探親去了,手機打不通,郵件也沒回,即便回了,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工期一天天迫近,總裁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弄不好,不但做不了工程,耽誤工期還要賠付客戶一大筆錢。這時總裁忽然想到了服裝廠小姑娘的解決困難的方法,於是靜下心來開始思索:現在最需要的是錢,錢能從哪裏來呢?銀行借貸?那需要很多繁瑣的手續,來不及了,況且很多事情需要投資人的同意和簽名。員工集資?隻有那麼十幾個員工,並且家裏還都不富裕,十萬元肯定是湊不齊的。但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在這個城市他舉目無親,也沒有別的方法可想呀。

於是他馬上組織員工集資,員工們也很看好企業的發展前景,並且很欣賞總裁的為人,因此都紛紛解囊相助。三百、五百、一千、五千。。。。員工們都把自己的家底交了出來,點了一點,大概有六萬四千元,這時已經距離開工的期限隻有兩天了。

晚上,總裁無精打采地回到租住的地方,在大門口正好碰見鄰居李爺爺,李爺爺正準備出去散步。平時總裁見了李爺爺,總是滿麵笑容,熱情地問候,今天他隻顧低頭走路,愁眉不展。李爺爺忍不住拍拍他,問道:

“怎麼啦?年輕人,有什麼事讓你愁眉不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