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豹韜篇(1)(1 / 3)

本韜綜述

本韜闡述的是有關特殊情況下的應變謀略,共分8篇,都是薑太公與武王的對話。特殊情況下的應變有:

第一,林戰之應變。本篇要領是:“弓弩為表,戟盾為裏”,“斬除草木,極廣吾道”,“以騎為輔,戰車居前”,“更戰更息,各按其部”。在叢林中,和敵人相遇,雙方各自布陣相對,彼此無法知道對方的動靜。遇到這種情況,應當先將自己陣地前的樹林砍掉,開拓道路,消除眼前的障礙。隨後把自己隱藏起來,伺機而動。一旦敵人想要進攻,就會暴露行跡,成為我方明確的目標,迎頭加以痛擊,敵人沒有不被擊敗的。因為在戰爭中,一般講究速戰速決。久攻不下,長期相持,處於進退兩難之境,將產生糧食短缺、軍力損耗、士氣衰落等種種後患,從而使優勢逐漸轉為劣勢。

第二,突戰之應變。其主要內容是如何應付敵人的突然襲擊。由於敵軍進攻太急,士兵都還未準備就緒,拖車的馬也沒喂飽,攜帶的糧食眼看就要用光了。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趁著黑夜,采取內外夾擊的戰術,攻擊敵軍指揮部,使敵群龍無首,這樣,敵人兵馬再多,也毫不足懼。

第三,敵強之應變。即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戰爭形勢下,如何打擊敵人之方法。太公認為,此時宜主動出擊,不宜長久防守,應挑選善射的士卒持強弩,以車騎作為左右護衛,猛烈攻擊敵人的前後,或攻擊敵人的裏外,敵軍必定混亂,此時我軍士兵便可擺脫恐懼,從容撤離,免遭厄運。

第四,山戰之應變。即在山地作戰,應當采取機動靈活的鳥雲陣戰術。所謂“鳥雲陣”,就是對山南山北各方麵都要嚴加戒備,機動地控製各處地形。或屯兵於山之北,或屯兵於山之南。屯兵於山之北,須戒備於山南;屯兵於山南,則須戒備於山北;屯兵山左,戒備山右;屯兵山右,戒備山左。鳥雲陣,聚散無常,敵擊我則散,我擊敵則眾,這種戰術在山地作戰行之有效。鳥雲之陣,陰陽皆備,或屯其陰,或屯其陽。處山之陽,備山之陰;處山之陰,備山之陽;處山之左,備山之右;處山之右,備山之左。凡是敵人可以進攻的地方,都派兵加以防守。交通要道與行走的山穀,由戰車阻絕。部署完畢,我軍根據地形,向敵人猛攻,敵人雖多,也將失敗。

第五,水戰之應變。在與敵人臨水相拒的情況下,要采取作戰與誘惑相結合,配之以伏兵的戰術,誘使敵人渡河,然後打擊敵人。

第六,少眾之應變。太公認為,要以少擊眾,必須等待傍晚時分,埋伏在深草中,在險隘的道路上襲擊過往敵人。以弱擊強,還必須有大國的支援、鄰國的援助。

第七,險地之應變。作戰時,在山中險要的地方和敵人相遇,一邊是險峻的高山,一邊是大河,雙方形成對峙的局麵,在這種情勢下,必須迅速將兵力向山川及河穀的左右分散,然後和中軍聯合,展開左、中、右三麵攻勢,在敵軍尚未來得及行動時,率先攻擊,令敵人防不勝防。

總之,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是多方麵的,主觀上是否善於用兵,常常比客觀上有利的形勢更為重要。就像下棋一樣,往往大好的局勢,隻因一著失誤便導致滿盤皆輸。

一林戰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遇大林,與敵人分林相拒,吾欲以守則固,以戰則勝,為之奈何?”

太公曰:“使吾三軍分為衝陣,便兵所處,弓弩為表,戟楯為裏,斬除草木,極廣吾道,以便戰所;高置旌旗,謹敕三軍,無使敵人知吾之情,是謂林戰。林戰之法,率吾矛戟,相與為伍;林間木疏,以騎為輔,戰車居前,見使則戰,不見便則止;林多險阻,必置衝陣,以備前後,三軍疾戰,敵人雖眾,其將可走。更戰更息,各按其部,是謂林戰之紀。”

【注釋】

衝陣:即四武衝陣,四麵都有警戒的戰鬥隊形。

便兵所處:便於部隊的配置。

謹敕:嚴整。敕,通飭。

林間木疏:林木稀疏。間,不連接、有空隙。

更戰更息:輪番作戰,輪番休息。更,變更、輪換。【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我軍深入敵國領地,遇到廣大森林,與敵人分別占據森林並相互對峙。我想防守鞏固並且使進攻獲得勝利,應當怎麼辦呢?”

太公回答說:“這可以將我軍部署為‘四武衝陣’,安置在便於作戰的地方,以弓弩手為周邊,以戟盾手為核心;一麵斬除草木,擴寬道路,以便於戰鬥;一麵高掛軍旗,以為標誌。同時慎重命令全軍保守軍事機密,不讓敵人探知我軍的行動。這是森林戰術的一般要領。在森林地帶作戰的方法,可以率領部下的矛戟手,組成若幹小分隊;如果林間樹木稀疏,可用騎兵為輔,戰車居前開路,發現有利情況就開打,發現形勢不利就停止;如果林間多險阻地形,就必須設置‘四武衝陣’,以防備敵人襲擊我軍前後;如果與敵人交戰,行動必須迅速勇猛,即使敵人很多,也可將其打敗。如此輪番作戰、輪番休息,各按部署行動,是在森林作戰的基本法則。”

【心得】

本篇專講處於森林地形的作戰方法,其要領是:“弓弩為表,戟盾為裏”,“斬除草木、極廣吾道”、“以騎為輔,戰車居前”、“更戰更息,各按其部”。

一般說來,打仗都要憑借或受製於一定的地形地勢。所以指揮者在具體的戰鬥環境中,一方麵要善於利用地形地勢的有利因素,一方麵要善於克服地形地勢的不利因素,“見利便戰,不見利便止”。比如在森林地帶作戰,弓弩就能發揮特殊的作用,這是善於利用地形;斬伐森林、開辟道路,就是克服不利的因素。因為樹木的阻擋,不便全軍同時接戰,所以要各按部署行動,輪番作戰、輪番休息,才可以始終保持部隊旺盛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