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大笑,他知道呂壹有拍馬屁的嫌疑,可是這種話是在張昭、顧雍、陸議那裏聽不到的,說實在的,這話聽起來很受用。
“然而,有一件事,似乎有一些小小的議論……”
“說吧,何必吞吞吐吐。”
“是關於吳侯的。”
孫權登時打了一個激靈,呂壹應該是覺察了他的反應,立刻收聲不語。
“說!”
“是,有人在私下議論說,陛下既然封兄長為長沙王,那麼子承父爵,孫紹應該是封長沙王才對,為什麼才封了個吳侯呢?”
“嗬嗬,說的也是,還有呢?”
“還有人議論說,陛下封自己的幾個兒子都當了王,可是給侄兒的封爵隻是一個侯爵,未免……”
“嘿嘿,應該是說未免太刻薄了!”
孫權想:終於要麵對這個問題了。
當年兄長孫策打下了江東基業,倘若不是在丹徒遇剌,這基業便是兄長一脈的。說起來,孫權隻是因為風雲際遇才接替了兄長的基業,成了這江東的主人,如今更成了大吳的皇帝。
呂壹的話可能隻是說了一半,在兄長的舊部眼裏,孫權豈止是對侄兒薄情,對自己的兄長孫策也太刻薄了吧!孫權應該追尊孫策為帝,而不是什麼“長沙桓王”!
兄長的舊部程普、韓當、太史慈,還有孫權最難以忘懷的周瑜,都已經不在了。可是孫權又怎能忘卻當日對周瑜所許的諾言呢?
“我隻是暫為托管兄長的基業罷了。”
這話的潛台詞是等待孫紹長大之後,就把孫權從兄長手中得到的東西還給他。二十多年前,孫權的確是這樣想的。
然而,如今……
“朕問心無愧,朕已經兌現了諾言!”
孫權可以這麼說,因為當初他從兄長孫策那裏所繼承的正是吳侯的爵位,如今他封孫紹為吳侯,不正是把他父親的東西又還給他了麼?
至於這大吳江山,是誰打下的?是孫權,不是孫策!
可是,這一番說辭,孫權能自安麼?
能嗎?不能嗎?
孫權感覺自己快要崩潰了,明智的抉擇是趕快轉移話題,他問呂壹:“那麼,這些話出自何人之口呢?”
“據傳是來自荊州……”
呂壹不敢再說下去了,孫權也明白他之所以不敢說下去的原因,眼下在荊州有兩位重臣,一是大將軍諸葛瑾,一是上大將軍陸議,這兩位都是孫權最器重的將領,尤其是陸議。
不過……
孫權突然想到:也許問題正出在他對這二人的太過器重上。諸葛瑾是個百搭,似乎跟誰的關係都不錯。張昭跟他結成了兒女親家,陸議與他又是鐵哥們兒。然而諸葛瑾畢竟是個老實人,不會惹事!
孫權猛然一驚,真是莫大的諷刺啊!當年因為要鞏固與陸議的信任,果斷地把兄長的女兒孫舒城嫁給了陸議,又把孫舒城的兩個妹妹分別嫁給了顧家和朱家的俊傑,如今不知不覺間他們都似乎成了侄兒孫紹的幕後同情者。
當今東吳的兩大支柱:手握東吳兵權的陸議是兄長的女婿,而主持政務的丞相顧雍呢,他的愛子顧邵也是兄長的女婿。最可歎的是,當初正是孫權自己的主意,決了這兩起政治聯姻。
孫權自己的兩個女兒,大虎嫁給了周瑜的兒子周循,結果那周循沒有繼承到老父的聰明才智,卻繼承了老父的短壽,年紀輕輕居然一命嗚呼,搞得大虎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至於小虎,嫁給了吳郡朱氏的青年才俊、朱桓的同族朱據。朱據倒是活蹦亂跳,可是資曆還淺,不足以依靠。
“大虎啊,有沒有適合她的佳婿呢?”孫權似乎是在自言自語,似乎又是在詢問呂壹。
“小臣以為,全將軍倒是個不錯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