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人看出來了,陸議的丞相職務隻是一個虛名而已,孫權實際上是取消了丞相,把行政大權握到了自己的手裏,來個眉毛胡子一把抓"全瓊是有心人,步騭和呂岱也都是有心人,他們冷眼旁觀,並不真的把陸議當丞相看。
大多數人沒看出來,他們天真地以為:孫權真的把軍政大權交給了眾望所歸的陸議。這些天真漢中,就有一個姓吾名粲的吳人。
天下之大,姓吾的人不多,這個吾粲就是衛溫、諸葛直探訪夷洲歸來之際的會稽太守吾粲,他如今的職位是太子太傅,正是孫和的師傅。
群臣之中,沒有人比吾粲更了解孫和,也沒有人比吾粲更明白此刻孫和已經陷入何等危局。
吾粲是陸議的同鄉,彼此相熟,陸議的拜相似乎讓他找到了拯救太子命運的契機。他寫信給陸議,分析眼下建業城中二宮相爭的亂局:
“陛下既然冊立了太子,卻又封孫霸為魯王,兩宮抗禮、毫無差別。那些唯恐天下不亂之徒,趁機煽風點火,躁進功利之輩也趁機結黨,謀求功名。如今建業群臣,已經有太子、魯王兩派之分。”
陸議閱讀此信,觸目心驚,吾粲所言兩派之分,更讓他震驚。
附和魯王的群臣有: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瓊、左將軍呂據'呂範之子(、中書令孫弘等)維護太子的群臣則是:太常顧譚、左將軍朱據、奮威將軍顧承、揚武將軍張休,此外,諸葛瑾之子諸葛恪、朱然之子朱績也對太子比較友善。
“難道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麼?”
陸議的第一反應是不可能,孫權雖然近些年來有些不可理喻、一意孤行,但是他不至於老糊塗到這個程度,更不會縱容東吳分裂失控若此!
當年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與袁尚之爭、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琦與劉瓊之爭是如何導致團隊分裂、敵人乘虛而人的……往事曆曆,孫權不可能不知!以他的智商,又怎麼會不引以為誡?
“吾太傅所言,太過誇張,不可全信。”
然而陸議也知道吾粲並非吃飽了撐的無事生非,他倒是從孫舒城的口中聽說了某些事:
“太子之母王夫人近日突然病故了!”
“最近幾年病故之人實在太多了,我已經有些麻木了。”
“然而王夫人的死太突然了,我聽小虎說,王夫人似乎是受了陛下的數次怒斥之後憤而自盡的。”
“如何會有這等事,陛下又是為何斥責夫人?”
“據說前一陣子陛下龍體不安之際,王夫人曾有喜悅之色。”
“這等捕風捉影之事,又是誰人在陛下麵前搬弄是非?”
孫舒城默然,似乎此事又與大虎有關,如今的她幾乎可以掌控孫權的喜怒哀樂。
“你這女人一定以為朕死了,你的兒子就可以登基為帝,你就能做上皇太後了吧!”孫仲謀的雷霆大怒,一定把柔弱的王夫人嚇壞了。
最近宮廷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不知何故,大虎最近對魯王突然很是親切。魯王大概也不知道是大虎害死了自己的母親,完全把大虎當做了自己可以依賴的好姐姐。
所以孫舒城常覺得,似這樣悠然自得地住在武昌,遠離權力的漩渦中心一建業,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隻是人生之事不如意十有八九,颶風即將襲來,孫舒城的幸福小桃源也不能幸免……
102.泥足深陷
“我打算讓次子寄兒到魯王府中做事,未知妥當與否?請丞相明示。”
信寄給了武昌城中的陸議,然而寫信人全琮卻始終不明白夫人大虎為什麼堅持要他寫這封莫名其妙的信。
“既然已經決定讓寄兒為魯王效力,何須又向陸議請教。再說他雖然是丞相,也幹涉不到我兒的私事。”
“所以說你是一個榆木疙瘩!”大虎絲毫不給自己的丈夫好臉色看,在她看來,正是因為這個丈夫的無能,她這個金枝玉葉才不得不件件事親力親為、勞心勞力,“你可知陸議是太子最大的後盾……”
“正是因為知曉陸議同情太子,所以我們更沒有必要將寄兒為魯王效力一事告知,一旦他回信反對,我該如何應答?”
“他一回信反對,便是卷人了此事,我的目的便達到了!”
細心的大虎早已察覺,凡事隻要涉及陸議,她的父皇孫仲謀便會十分敏感。尤其是在太子問題上,當年大哥孫登就是因為受陸議的影響太深,所以才會受到孫權的訓斥,所謂呂壹事件不過是個幌子罷了。後來大哥莫名其妙地英年早逝,孫大虎也有一絲懷疑,會不會是……
大虎不敢往深處想,她隻要想透一點就可以了,那就是如今的孫權並不希望自己的太子與陸議關係太過密切。如果說太子被陸議控製的話,孫權更會深惡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