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匣子又回到了孫權手中,有人說他打開木匣子,逐字逐句細看了陸抗的答複。也有人說他根本就沒看,因為他的心中完全雪亮,所謂“陸議罪狀二十條”隻是表麵文章而已。無論如何,孫權下令解除了對陸府的禁令,陸抗回到了自己的駐地。
這個夏天,一個巨雷擊中了建業宮的門柱,有人說這是天人之憤,是上蒼在警告孫權。史書記載說:
八年春二月,丞相陸遜卒。夏,雷霆犯宮門柱,又擊南津大橋楹。
陸遜這個名字正是在這一年浮出水麵,孫權決定為死去的陸議改名,他的本名是“議”,但現在改名為“遜”。
“陸議太驕傲了,他要是更謙遜一些就好了!”
可是在北方的魏國以及西方的蜀漢,人們隻知道東吳曾經有一位文武全才、忠於國事而遭猜忌、被逼死的陸議字伯言。數年後孫權在建業集結兵力,揚言將要再次北伐。曹魏官員王基不屑一顧地說:
“陸伯言已經死了,孫權年老,既沒有很好的接班人,也沒有出色的謀士。孫權親自出征吧,怕後方空虛出現內亂;派遣大將出征吧,又無人可用……”
王基的結論是孫權已經無法威脅曹魏,隻是虛張聲勢而已。
說對了!
105.胡僧奇談
陸遜死後兩年,西域僧人“康僧會”來到了東吳,他的奇裝異服與怪異言談引起了吳國有關部門的警惕,他們打報告給孫權說:
“有個胡人入境,自稱是沙門,容貌、服飾都很詭異……”
佛教最早傳人中國,大概是距孫權約兩百年的東漢明帝時代,當時明帝夜夢金人飛人殿庭!問於群臣!某大臣說"“西方有個大聖人!其名曰佛。陛下所夢恐怕就是他。”
明帝遣使臣前往西域,半道上遇見了兩個僧人!得佛像經卷,用白馬馱著回到洛陽。於是漢明帝建造了白馬寺,佛教由此傳入中國。
然而一直以來,僧人多在北方活動,江東人不知有佛。孫權接管江東前七年,笮融曾經在徐州奉佛,他花巨資在下邳修造浮屠寺,興辦浴佛大會,又在路旁陳設酒飯,引來大批佛教徒、食客與旁觀者。但這樣的熱鬧,隻發生在江北,與江東無關。
孫權曾經見過一個叫支諫的胡僧,他覺得和這些來自異域的家夥說話甚是有趣。於是他產生了見一見康僧會的念頭。
“僧人從何處而來?”
“康居國。”
“佛也在康居國麼?”
“不,佛在天竺國。”
“你是康居國人,為何祭拜天竺國的佛?”
“佛雖然生在天竺,但佛法無邊,凡有佛心者,皆可拜佛!”
據說康僧會本是康居國丞相的兒子,看破紅塵,出家當了和尚,四處遊走、弘揚佛法。這種視權力富貴如糞土的理念,實在很令孫權琢磨不透。
在孫權看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的一生無非是追逐名利權位而已。佛有何等神妙,居然令此人放棄了權力、地位、祖國、親情,義無反顧地奔走未知的國度,唯一目的隻是為了弘揚所謂的佛法。
“僧人有什麼靈驗法術麼?”孫權大概把和尚等同於巫師了。
傳說中康僧會花了三七二十一天請了一顆舍利子,打開之時,舍利子光焰奪目,又堅硬無比,衝碎銅盤,孫權大吃一驚。他又把舍利放在鐵砧上,讓大力士用鐵錘猛砸,居然也是無所損傷。
“當年阿育王有八萬四千顆佛舍利,一夜造成八萬四千座寶塔,萬國稱頌!”康僧會的重點是想讓孫權出資為他造一座寺廟,然而孫權卻對他所提到的“阿育王”發生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