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你的孩子屬於哪種依戀模式(1)(1 / 3)

麗珊依戀—親密模式

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有意無意塑造孩子依戀模式的過程,而兒童階段形成的依戀模式對於自我價值感、人際交往、行為方式都有很深刻的影響。了解你孩子的依戀模式,發現問題,在他成年之前幫助調整,避免不安全型依戀模式對親子關係、婚姻再構成不良的影響。

我以依戀模式中存在兩種基本的維度——依戀焦慮和依戀回避為軸,建構起麗珊依戀—親密模式。圓圈內部分是舒適區,絕大多數人是在這個區域中的,特征不太明顯。越向兩極發展,依戀模式的特點越突出。

橫坐標為依戀焦慮,指向朝內,是人對自我的認同感,這一變量得分高的人因為自我評價低而處於高焦慮狀態。在人際交往中敏感多疑,認為自己沒有被別人認同的資本。在人際交往中認為對方不可能會長期認同、接納自己,由此產生高度的憂慮。他們對自己發出友善的訊息,對方是否會及時響應沒有任何的把握,表現出強烈的不安全感。這一變量得分低的人,對自己充滿信心,自我評價高,堅信在人際交往中,自己是受歡迎的。在友情、親情中,他們認為對方會發自內心地愛自己,內心充滿安全感,“內在小孩”很強大。

縱坐標為依戀回避,指向朝外,是人對他人的信賴和接納程度。這個變量得分高的人不願信賴別人,不願向別人開放自己,將自己的需要隱瞞,這勢必造成他人的忽略,被忽略的經曆再次強化他不信賴和不接納別人。得分低的人社群性好,願意與不同類別的人保持親密的關係,在依賴別人和讓別人依賴自己中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安全型的人在這兩種維度上都應是低得分。

那麼,這四個象限中的依戀模式都是如何的呢?什麼是依戀模式呢?依戀模式是如何形成的?依戀對人際交往有何影響?我們在本章將給大家展示。

依戀模式的基本概念

依戀理論最初由英國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提出,在鮑爾比看來,依戀係統在實質上是要“詢問”這樣一些根本性問題:

我所依戀的對象在附近嗎?

他接受我嗎?

他關注我嗎?

如果孩子察覺這些問題的答案為“是”,就會感到被愛、安全、自信,並會從事探索周圍環境、與他人玩耍以及交際的行為。

如果孩子察覺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為“否”,就會體驗到焦慮,並且表現出各種依戀行為:用眼睛搜尋、主動跟隨、呼喊、無助,甚至絕望地哭泣。這些行為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與所依戀對象的足夠的身體或心理親近水平。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孩子不斷搜尋、呼喊、哭泣,直到孩子“精疲力竭”,遺憾的是他的依戀對象依然沒有靠近,或者索性長時間地分離,在這種無助的情境中孩子會體驗到失望和抑鬱。如果經常處於這樣的狀態,孩子就會產生習得性無助,慢慢地喪失了尋求依戀對象的勇氣和信心。

依戀模式的行為表現

70年代末,美國有一位女心理學家瑪麗·艾因斯沃絲設計了一種專門研究幼兒依戀的方法,叫作陌生情境測驗。在這種測驗中,她先讓媽媽抱著孩子進入一間實驗室,玩幾分鍾玩具後,讓媽媽離開房間,觀察孩子的表現。過一會兒,媽媽回來,再觀察孩子的表現,以此來判斷孩子是屬於哪種類型的依戀模式。

第一種安全型。在母親站起來要離開房間時,孩子會焦慮,會追著母親,但是過一段時間,孩子慢慢安靜下來,繼續玩玩具。等母親回來時,孩子很開心,兩隻手張開,期望母親抱,母親把孩子抱起來,一會兒他就不要母親了,繼續玩玩具去了。這種類型的人在人群中占60%左右。他們長大後會有足夠的安全感和滿足感,在人際關係中會有正常的表現。

第二種回避型。當母親站起來要離開房間時,孩子漠不關心,好像跟他沒有一點關係。母親回來後,孩子仍沒有什麼反應,繼續將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玩具上,這樣的孩子往往被父母誤認為聽話,好帶,“不哭的孩子沒奶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般情況,嬰孩發出八次愛的邀請,沒有得到回應,心中感受到被拒絕,就選擇放棄。這樣的孩子成人後在人際關係中經常抱怨對方看不到自己的付出,沒有給予自己愛,或給予的愛遠遠不及自己所付出的愛,他們不會用積極的方式溝通,改善關係,而是壓抑自己的願望,表現出無名的絕望。這種類型的人在人群中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