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你的孩子屬於哪種依戀模式(1)(2 / 3)

第三種焦慮—矛盾型。當母親站起來要出去時,就抱住母親的大腿不讓母親走,追到大門口,母親走了之後就大哭,安靜不下來,不再玩玩具……當母親回來時,焦慮型的孩子就跑過去,牢牢地抱著媽媽,有的孩子還會打媽媽。他們抱著媽媽緊緊不放,再也不去玩了,生怕媽媽還會走。這類孩子成人後,在人際交往中總是希望將朋友和自己牢牢地捆綁在一起,不允許別人介入到他們的友情之中,使朋友感覺到窒息,被迫選擇逃離。而朋友的逃離再次證明一定要緊緊捆綁友情。這種類型的人在人群中占10%。

第四種紊亂型。當母親要走時,他想要追上去,卻又僵在那裏。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母親回來時,孩子把雙手張開,人卻是向後倒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生在暴力的家庭,生理上受到侵害的孩子往往會成長為紊亂型,他認為他最愛的人恰恰是帶給他最大痛苦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往往處於兩難狀態,渴望和對方成朋友,卻不知道這種友情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充滿糾結,反複地考驗對方,直至對方放棄交往。這種類型的人在人群中占10%。

依戀模式源自父母的教養方式

孩子對親人的依戀方式,與父母對他們的養育方式有著直接的關係。

安全型依戀孩子的父母認為,從孩子一出生,自己就應該做一個負責任的養育者。平時,他們對孩子的表情和發出的各種信號極為敏感,他們會認真分辨信號背後孩子真正的內心需求,並給予孩子正確的回應,他們樂意跟孩子進行親密接觸。

回避型依戀孩子的父母有多種類型。有的對孩子缺乏耐心,當孩子幹擾自己的計劃或活動時,生孩子氣或怨恨孩子,對孩子的信號反應遲鈍,或根本不予回應;有的對孩子經常表現出消極情感,即使對孩子表達積極情感,程度也很微弱,他們不會緊緊抱住孩子,不會熱情地親吻。他們往往刻板、僵化、以自我為中心和拒絕孩子。

焦慮—矛盾型依戀孩子的父母看上去願意與孩子進行親密的身體接觸,但他們常常錯誤地理解孩子發出的信號,不能與孩子形成同步互動。這些孩子當中有些屬於難養育型兒童,易激怒或反應遲鈍。他們的父母在養育過程中沒有主見,養育方式自相矛盾。對孩子的態度取決於自己的心境,有時熱情,有時冷漠,使孩子產生悲傷和怨恨,不能從媽媽那裏獲得必要的情緒支持,缺乏起碼的安全感。

紊亂型孩子的父母有暴力行為或暴力行為傾向,這裏所說的暴力行為既包括行動,也包括語言暴力。孩子在驚恐和慌亂中成長,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哪個行為是對的,可以獲得積極支持;哪個行為是錯的,會遭到父母的暴力對待。他的退縮是為了避免遭受到傷害。

父母如何促進孩子的安全型依戀的發展呢?研究表明,要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戀,必須做一個敏感而善解人意的媽媽,對孩子發出的信號正確地理解,並作出適當的回應,而不是依據自己的心願和想法來解釋孩子發出的信號。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我們發現,媽媽對孩子的信號作出及時、一致而適當的反應,溫柔細心地擁抱孩子,這些與依戀的安全性具有中等程度的相關。在喂養的同時,媽媽會給予更多的安慰——溫暖,撫摸,輕柔的話語等,這樣會使孩子感到愉快,從而促進安全型依戀的產生。

與此相反,不安全依戀兒童的媽媽通常不喜歡身體接觸,討厭抱著孩子,以某種固定不變的方式做事,有時還表現出消極、反對和拒絕的行為。打斷寶寶正在進行的活動,不考慮寶寶當時的心情。寶寶同樣的信號在不同的時間得到完全相反的態度,這樣都會混亂孩子的判斷,使他難以建立安全型依戀。

父母在孩子建立依戀模式中的作用

針對父母在孩子建立依戀模式中所起的作用,“母親是孩子依戀的主體”這一派觀點曾經在很多年來一直占有統治地位。換句話說,孩子的依戀模式取決於母親的教養方式,而與父親的相關性很小。

隨著心理學的發展,尤其是大量的個案臨床表現,人們逐漸認識到父親在孩子依戀模式建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地位。與父親有安全依戀的兒童與不安全依戀的同齡人相比,他們在同伴關係中會表現出更能擔當,很少表現焦慮和退縮行為,能較好地調節學校的壓力,更靈活地處理人際關係,他們對外界表現出更多的自信、主動和獨立。這些臨床表現說明,孩子對父親的依戀與他們的社會功能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