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
——《孫子兵法·勢篇》
用治少的方法來治多,分開來做,各自派上用場,這樣就不會亂。
《孫子兵法》講的“治眾之道”就是用治少數人的方法來治理多數人,整體加以控製,形成核心,增強大家的凝聚力。並用治水的道理,用領導者與眾人不同的身份來領導大局。
在美國東海岸的一個港灣,有一家極有名氣的皮爾斯毛皮公司。公司的工作人員中有三人是親兄弟。一天,他們的父親要求見總經理,問為什麼三兄弟的薪水不一樣?總經理說:“問題很簡單,我給他們安排一件相同的事,但業績不一樣,你隻要看看就明白了。”
總經理先把其中一個找來,讓他去調查停泊在港口的一條船,對船上皮毛的數量、價格和品質都要詳細地記錄,並且要盡他最快的時間。這個人領了任務離開5分鍾便回到了辦公室,原來他並沒有去現場,而是通過查記錄獲得相關數據。這是一個記錄調查員。
第二個人在領到任務以後,1個小時後就回來了,盡管他是到了現場,但也隻記其大概。這是一個觀察員。
剩下的那個人在弄明白任務以後,3小時後回到辦公室。
他首先向總經理重複彙報了第二個人的報告內容,然後說他已將船上所有值錢的有價值的商品記錄了下來,並且為了方便總經理與貨主訂契約,還邀請貨主明天來定貨。同時,在返回的途中,他又向其他兩家毛皮商公司詢問了貨的品質與價值,並經過與該買賣有關的公司負責人洽談,請對方11點到公司來商談業務。這是一個高級的業務員。
暗察了三兄弟的工作表現後,父親很高興地對經理說:“你這種做法是正確的,我的三個兒你都派上了用場。”
由此可見,人多各辦事,並各有統屬,就不會亂。
如果事業有序發展,將不受人數多少的影響。人越多力量越大,人越少越好管理,人多人少都是利。
古往今來影響力最大的一種文化是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影響著當今世界,作用於人類一半左右的人數,即20多億人(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全球華人、東南亞、日韓朝)等地區,他們的生活、工作與思維方式都有一種驚人的相似。一種文化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與凝聚力,是很罕見的,從曆史看,是個巔峰,是人類思想之核之一。
為什麼中國文化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能作用於20多億人?這說明它有一種高屋建瓴的思維,能統一綱而提萬目,就像網一樣,撒開無數大,收攏一條繩,除非魚死網破,否則決不會亂。
《孫子兵法》揭示的“治眾之道”的第一條原理就是:治眾如治寡,分其數而控之。
無數個小“1”合成一個大“1”,整體還是“1”,絲毫不亂。這個大“1”可以生出無數個小“1”,功能隨數量增大而增大。
無數個“寡”合成“眾”,整體上有分有合,體現一種民主而統一的製度,有自由、有法度。《孫子兵法》講的“分數是也”就是說分治而統一。寡加寡,寡加眾,眾加眾,共同產生巨大能量。
這種高屋建瓴的思維就是《孫子兵法》揭示的寶貴真理。
世上人再多都可以分類,如有知識者、無知識者、半開化者;富人、窮人、中產階級等。隻要能分類,就可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