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借敵製敵(1 / 2)

兵家之法,要在應變,好在知兵。舉動必先料敵,亂無變動,則待之;乘其有變,隨而應之。

——《百戰奇略·變戰》

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子兵法·虛實篇》

戰場態勢,如流水行雲,經常變化無窮。所以,必須臨機處置,以變應變。所謂因敵製勝,就是根據變化了的敵情製訂或修訂計劃。

軍隊的態勢好像流水,水的流動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軍隊的態勢也總是避開敵人的堅實之處而攻擊其虛弱之處。流動的水是根據地勢而決定流向的,軍隊也應因敵情的具體情況而奪取勝利。所以說,軍隊沒有固定不變的態勢,流水也沒有固定不變的形狀。能夠根據敵情的變化去奪取勝利的人,就叫做“神”。在戰爭指導問題上,孫子堅決反對教條、本本主義作風。在他看來,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官應當根據敵情的變化,靈活運用兵力和戰法。這包括自己主動的變和隨敵應變。變即是靈活,即是主動,以變製變,才能完全掌握戰爭的主動權。孫子的這一思想,不僅對指導戰爭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而且對指導現代體育運動、經濟貿易、國際政治等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因敵而製勝”,意思就是因循敵勢而獲取成功,這其中帶有配合敵人、與敵人“合作”的意思。當然,這種配合與合作是指借敵勢而破敵,不是指投敵。

作為奠定美國鋼鐵業的巨人,卡耐基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正在於他善於審時度勢,化敵為友,采取進退自如的攻守之道,從而在市場競爭中不斷勝利。他非常善於將矛盾化解,從而把風險化為烏有。有一次,美國議會通過了建設橫貫美國大陸鐵路的法案。聞知這一消息的卡耐基立即動手,爭取獲得鐵路臥車的製造權。但是,芝加哥的布魯曼公司同時發現了這一良機。它不僅比卡耐基的公司規模宏大,發展更早,而且在卡耐基著手推銷臥車訂購工作時,布魯曼的經銷網便已遍布全國各地,與這樣的競爭對手打硬仗,即使能贏,也要耗費巨大的財力。

審時度勢的卡耐基覺得不能硬拚,必須另辟門徑。卡耐基巧妙安排,於是有了某旅館中的“邂逅”布魯曼。手足無措的布魯曼碰到了老對頭,驚訝萬分,而卡耐基主動言和。卡耐基誠懇的合作態度和可行的計劃完全融化了布魯曼的敵對態度,布魯曼緊緊握住卡耐基的手,二人化敵為友,布魯曼豪華客車公司成立以後,兩個人合作非常順利,簽訂了大筆訂貨合同,為各自都贏得了巨額的利潤,當然,卡耐基的利潤遠遠超過了布魯曼。卡耐基正是借助敵人之勢來破敵。

卡耐基如果硬拚,將很難打敗布魯曼,因為當時布魯曼的公司比卡耐基的公司規模更大,發展又早,影響力與競爭力都超過了卡耐基公司。布魯曼根本不與卡耐基爭,在當時就已經造勢成功,準備一步一步將大陸鐵路的臥車製造權收入囊中。卡耐基來不及造更大的勢,於是就變“造勢”為“借勢”,變對手的優勢為我的優勢,靠一招所謂的“合作”其實是利用打敗了布魯曼。

《孫子兵法》說:“水因地而製流”,意思是水善於利用地形來控製自己的流動,不爭高、不爭流,所以能流得遠、流得大。

我們舀一瓢水潑在戶外的斜地上,就會發現水是有生命的,它像一條蛇,像一個幽靈,像一隻聰明的小動物,知道避開不好走的地方,一路繞來繞去,分叉、分流,最終彙合成一股水流走。

我們如果輕放一塊小石頭在一群正在忙碌搬家的螞蟻中間,就會發現螞蟻們很聰明,極少從小石頭上爬過去,而是都從左右兩邊繞行,非常懂得節約力氣,其流速不減,看來是懂得“水因地而製流”的道理。

不但動物如此,一切植物也在模仿水的流動,懂得避開阻礙作曲線式發展。

孔子因此發現“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可以稱作“風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