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靈通”的推廣可作為一個用計發展的實例。
小靈通又稱無線市話(PersonalPhoneSystem),簡稱PHS,是一種個人無線接入係統。它采用微蜂窩技術,通過微蜂窩基站實現無線覆蓋,將用戶端(即無線市話手機)以無線的方式接入本地電話網,使傳統意義上的固定電話不再固定在某個位置,可在無線網絡覆蓋範圍內移動使用,隨時隨地接聽、撥打本地和國內、國際電話。小靈通最開始是由UT斯達康公司在中國推廣,1999年在浙江省餘杭市首次投入商業運營。2003年初全國已有100多個城市及地區開通無線市話業務,2001年底的客戶數為500萬,到2002年底,“小靈通”用戶已經悄然突破了1200萬,而僅在4年前,這個數字還僅僅有4000.
1998年郵電分營後,中國電信運營體製發生了重大變化。在中國電信改革和重組的浪潮中,原有電信一分為四。隨著電信改革的不斷深化,過去在城區重點發展的移動電話、尋呼等業務,已全部分離出中國電信,從而使中國電信的業務收入受到嚴重影響。尋呼、移動業務從中國電信剝離後,固定通信成為中國電信部門的主要業務,但固定電話的熱裝冷用問題,已是困擾電信局的老大難問題。
隨著我國加入WTO麵臨電信市場的開放,對電信企業的競爭更加嚴重。目前,我國通信網上已有1億多市話裝機容量,其中60%左右在城市,並具備數字化處理能力,但實裝用戶率僅為60%-70%左右,並已經逐漸趨向飽和。
同時,由於固定電話不能移動,因此當用戶離開電話機時其通話量明顯下降,從而使話費收入受到嚴重影響。另一方麵,由於地理環境的影響,在傳統的銅纜未鋪到位的部分地區,用戶卻亟待裝機。此外,銅纜廣泛分布的地區,電信部門每年還要為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維護。
並且,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通信業務移動性的要求不斷增加,帶動了移動電話的發展,移動電話也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到了“尋常百姓家”,大大削減了固定電話的業務量。然而,蜂窩移動電話較高的通話費用讓許多人特別是工薪階層望而卻步。可以說移動電話是買得起用不起。但是從市場需求看,90%在本地範圍內活動的人也想擁有移動通信工具,並要求通話費用同市內電話一樣。
同時,固話運營商求取3G牌照的申請被一延再延,在這種情況下,新網通與新中國電信都不堪等待,於是瞞天過海,在現有的運營網絡基礎上,將灰色地帶的“小靈通”大麵積推開,大大拓展了自己的業務量,獲得了可觀的經營收入,甚至在一向被視為禁區的北京、上海“小靈通”業務也已鋪開。
成本價格與性能上的比較優勢構成了PHS與手機等移動通信產品的根本區別,同時它也是PHS在我國能迅速發展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直接原因。PHS手機可以讓百姓買得起、用得起,它采用的是與市話一樣的收費標準,單向計費,以3分鍾為一次。此外還具有來電顯示、轉移呼叫、短消息、查詢來電等功能。PHS手機以其小巧的機身、卓越的性能、低廉的話費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青睞,成為普通百姓也消費得起的新一代電信產品。
在“小靈通”卷起的硝煙中,中國的電信格局必將發生巨大的改變,中國正處在電信格局大變的前夜。中國的四個電信巨人:背負著網通控股與吉通這兩個包袱的新網通,集團利潤已經跌到了2億元人民幣;聯通還同時在GSM和CDMA兩個網絡上辛苦追趕;而創造了近300億元利潤的中國移動也會很快發現,這個叫“小靈通”的小玩意正在侵入其腹地,“小靈通”以其與GSM和CDMA手機之間巨大的資費鴻溝,為自己創造了巨大的潛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