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字句,總的意思是此事暫擱,還送來賀匾一塊。回想當時,北方戰火紛飛,政局動蕩,傅作義先生擔任“華北剿共總司令”,哪有工夫處理家史,沒有認族也合乎情理。謝先生和順康先生素不相識,時隔三十餘年,兩人所說如出一轍,使人不得不想到,此事恐非空穴來風。
其二,傅筱庵祖籍鎮海小港,曾任中國通商銀行總經理,上海市商會會長,後投敵叛國,1938年10月16日任偽上海市市長。抗戰時期,沿海諸地時虞侵擾,傅氏宗祠擴建中輟。傅筱庵聞訊主動提出修繕祠堂的一切費用都由他來支付,條件是要求在五鄉碶傅家入譜。傅氏祠堂召集各房長和幹首(祠堂裏的幹事,由族人推薦產生,不按輩分,在族長領導下工作)開會商議,最後決定寧可停建祠堂,也不同意傅筱庵入譜。傅筱庵沒有辦法,隻得在鎮海另建家廟。五鄉碶傅家老一輩的人都知道此事。
其三,五鄉碶傅家晉主時,栗樹塘傅家要求入譜,但是,五鄉碶傅家沒有同意,理由是栗樹塘傅家上代是為傅家看守墳莊的,並非五鄉碶傅氏後人。查閱寧波《鑒橋傅氏家譜》,得知寧波鑒橋傅氏傅行簡在宋寧宗嘉泰二年壬戌科得中狀元,九年後辭官還鄉,他的墳墓就在栗樹塘,鑒橋傅家為守護狀元墳莊,就派人落戶到栗樹塘,他們就是栗樹塘傅家的祖先。當時五鄉碶傅家認為與栗樹塘雖然同為傅氏,但屬不同支派,輩分排行各異,確實難以收族,此事並非傅家勢利。由此,證明栗樹塘傅家是寧波傅行簡狀元家的後代,尤為榮耀。
《傅氏宗譜》編撰時,譜局設在傅家祠堂內。1948年《傅氏宗譜》編成,有總譜一箱約二十本和各房支譜每房一本,總譜由祠堂族長保管。支譜分贈各房以及各地分支。如青龍港傅家(貞房)、金價橋傅家(亨房)都在那時領到支譜,並一直珍存至今,成為寶貴的宗族遺產。總譜全套毀於“文革”時期,但幸有支譜存世,使後代仍能由此了解五鄉碶傅氏家族的前世今生。如今,亨房、貞房如要續譜,已具基本條件。所憾《傅氏元房支譜》至今未見全貌(元房下屬分支的家譜已找到,利房十四世後絕),如能找著《傅氏元房支譜》,則我五鄉碶傅氏全族續譜亦非難事也。
筆者在此呼籲,繼續尋找遺存世間的《鄞東五鄉碶傅氏家譜》,盼我海內外傅氏宗親、社會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如有線索,請與我們聯係,傅氏家族感謝您。
附上1936年《寧波時事公報》、上海《申報》登載的傅氏修譜通告全文:
吾族宗譜自民國六年重修後,迄今又將三十載,子孫繁衍,亟待續修。茲定於即日起,設立譜局,開始采訪。並備有采訪表格,除分給各房各戶分別填寫外,凡我族人散居各處者,請向本祠譜局或各分辦事處以及各房長、幹首領取空白表格,將丁口、婚嫁、生卒、承繼、配葬、傳誌、文獻等詳細事實,按表填明來會,俾使彙集編輯,並限於國曆十二月底截止。望勿延誤。特此通告。
鄞東五鄉碶傅氏宗祠修譜委員會啟
通訊處:
譜局——鄞東五鄉碶本宗祠
分辦事處:上海天津路信裕錢莊
上海寧波路中庸銀行
定海道頭定海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