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不勝酒力,但因難敵美酒的誘惑與朋友的熱情,也有過幾次小酌微醉的經曆。那瓊漿玉液經口入喉至胃,一路火辣,一路奔放,所到之處熱血沸騰,不知不覺中,臉頰緋紅,頭重腳輕,醺醺然飄飄然,也算是生命的一種體驗。
冬季飲白酒取暖,夏日飲啤酒解涼;人生豐收時刻以酒慶賀,人生失意之際用酒解愁;朋友間用酒加深感情濃度,反目者借酒一笑抿恩仇;男人飲酒更顯豪放之本色,女人飲酒更添嫵媚之美態。水的形,火的性,酒可真是好東西。
隻是不善飲酒的我一直弄不明白,為什麼有的男人即使喝得爛醉如泥,摔得鼻青眼腫頭破血流,喝到酒精中毒入院急救,依然好了傷疤忘了痛,過後照喝不誤呢?為什麼還有的全然不顧身體屢屢發出的預警信號,也聽不進醫囑,寧可少活幾年也割舍不下對這杯中之物的貪戀呢?其中玄妙是我這種局外人無法體會的,但我認識到了,想讓男人與美酒一刀兩斷老死不相往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這或許與男女性別及承擔的社會角色有關,如果說女人是水做的,那麼男人就是酒做的。男人習慣沉默,不願意與人傾訴,而一杯酒下肚,一切盡在不言中,這時酒包容了所有的情感。所以,生活在男人身邊的女人,未必有一瓶五糧液了解他。
自古以來,酒的社會功能和醫學功能都客觀存在,但也要辨證地去對待它。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有論述:“酒能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通血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溫氣,消憂發怒,宣言暢意,養脾氣,扶肝,除風下氣”,但同時也明確指出:“過飲不節,殺人傾刻”、“過飲敗胃傷膽,喪心損壽,甚則黑腸腐胃而死”。因此,勸君少飲一杯酒,“屈量”未必不英雄。
美酒雖好,可不能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