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正確運用辯論,杜絕無謂爭論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和自己持不同意見的人。大至思想觀念,為人處事之道,小至對某人、某事的看法與評論。這些程度不同的差異,都有可能外化為人與人之間的爭執與論辯。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把握好辯論和爭論的尺度,否則就會引發無謂的矛盾。
留心我們周圍,爭辯幾乎無所不在:一場電影,一部小說,一個特殊事件,某個社會問題等等,都能引起爭辯,甚至連某人的發式與妝飾也能引起爭辯。辯論是為了明是非,求真理。隻要我們的辯論出自公心,就能采取積極的態度,使用積極、文明、恰當的論辯語言,因而也更有說服力。
要做到這樣積極的辯論,需要遵守以下幾種原則:
(1)樹立正確的辯論價值觀
即為追求真、善、美而去積極地爭辯,做到觀點正確,旗幟鮮明。
(2)樹立正確的辯論道德觀
把辯論置於科學基礎之上,以理服人,讓事實說話。辯論者要有高深的涵養;不搞詭辯,不揭隱私;不搞人身攻擊;不把觀點的敵對引申為人脈的敵對;不靠嗓門壓人,有理不在聲高,如果你能有製有節的音調語氣道出你的理,其效果不亞於如雷貫耳。
(3)用真情、善意、美感與人辯論
這樣就能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理與情恰恰是列車通往“積極爭辯”的雙軌,缺一不可。在爭辯中,“理”是爭的目的和取勝的保證。然而人又是感情動物,如果你在論辯中既能做到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明理,你的辯論將會成為一種愉快的、和平的思想交流。你們彼此會以這樣的話語來結束論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您讓我心服口服。”真正是既爭出了公理,又增進了人際和諧,達到了積極論辯的目的。
為了避免無益的辯論,你需對如下問題進行冷靜思考:
(1)如果你能最終獲得爭辯的勝利,它有什麼意義?沒有什麼積極意義,大可不必動用你的“唇槍舌劍”,而最好一笑置之。同樣,你在向別人提出“挑戰”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有價值的,通過爭論能使自己和他人都受到啟發和教育的問題,不必在那無關宏旨的瑣事上做文章。
(2)你的辯論更多的是基於理智,還是感情原因?感情原因諸如虛榮心、表現欲望或麵子上下不來,如果是這樣,大可就此打住。同樣,我們向人提出問題是否有感情的因素?如有,就同辯論的實質——探求真理背道而馳了。所以,最好別去做那種不積極的提示,而把他人引入無謂的爭辯。
(3)對方是充滿敵意的嗎?他對你有深刻成見嗎?如果是,那麼在這種非理性的氛圍中最好不要再火上澆油。同樣,如果你是處於這樣一種心境,絕對不要向對方提出論題辯論,因為此時你提不出理性的論點,在辯論伊始,就注定了你失敗的命運。
經過一陣唇舌劍,勝負已成定局,做好辯論的善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生活中,觀點的對立極易產生人際間的隔閡。因此,學習辯論語言既要學會辯論技巧,更要懂得如何“解劍息仇”,這是在辯論這種特殊交際場合下,社交者做到言談有“禮”的最高境界。下麵就是使你達到這最高境界的三個途徑:
(1)如果你失敗了,而且敗得其所,必須要有向真理低頭的胸懷。要明白,向真理低頭並不等於向論辯者本人低頭。在真理麵前人人平等,你所服從的是對方所道出的真理,隻能說你同他一樣,對道理有了同等水平的認識。所以,當你敗下陣來的時候,應該以坦誠的態度來表達自己在這場爭辯中所受的教益,以此道出你人格的偉大,這在心理上足以彌補因辯論失敗所造成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