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認錯誤
請告訴你的配偶和親朋好友,你承認自己以往愛發脾氣,決心今後加以改進。要求他們對你支持、配合和督促,這樣有利於你逐步達到目的。
(2)保持清醒
當憤憤不已的思緒在你腦海中翻騰時,請提醒自己,保持理性,你才能避免短視、恢複遠見。
(3)推己及人
把自己擺到別人的位置上,你也許就容易理解對方的觀點與舉動。在大多數場合,一旦將心比心,你的滿腔怒氣就會煙消雲散,至少覺得沒有理由遷怒於人。
(4)嘲笑自己
在那種很可能一觸即發的危險關頭,你還可以用自嘲從自己多疑的性情中解脫出來。“我怎麼啦?像個3歲小孩,這麼小肚雞腸!”幽默是抖落掉猜疑的塵埃和卸掉發脾氣毛病的最好手段。
(5)訓練信任
開始時不妨尋找信賴他人的機會。事實會證明,你不必設法控製任何東西,也會生活得很順當;這種認識不就是一種意外收獲嗎?
(6)反應得體
受到殘酷虐待時,任何正常的人都會怒火中燒。但是無論發生了什麼事,都不可放肆地大罵出口。而該心平氣和、不抱成見地讓他明白,他的言行錯在哪兒,為何錯了。這種辦法給對方提供了一個機會,在不受傷害的情況下改弦更張。
(7)貴在寬容
學會寬容,放棄怨恨和報複,你隨後就會發現,憤怒的包袱從雙肩卸下來,顯然會幫助你放棄錯誤的衝動。
(8)立即開始
愛發脾氣的人常常說:“我過去經常發火,自從得了心髒病,我認識到以前那些激怒我的理由,根本不值得大動肝火。”
11.克服固執已見的法寶
有人說:“如果你對什麼事情都沒有主見,那麼你什麼也做不成。”做一個有主見的人當然不是壞事,然而,如果情況總是發生變化,而你的意見卻一成不變,那麼你就是固執己見了。
導致固執己見的原因有以下兩個:
首先,對安全的考慮,可能讓你固守自己的看法。你感到不穩定,而且心理上也沒有安全感,於是你尋找一成不變的感覺,讓自己感到穩定。
其次,你需要找到自己能夠認同的東西,正是這種認同才能讓你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尋求認同的結果是,一旦你做出了決定,你就不願意改變自己的主意,因為改變主意是對你是一種威脅。事實上,質疑你的想法等於質疑你自己、質問你是誰。你不想這樣做。
要擺脫固執己見,做一個頭腦靈活的人,你可以按照下麵的方法試一試:
(1)確定你是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性,而你也不例外——你隻需要在內心進一步確認它。這裏有一個有趣的練習,它能讓你準確地鎖定目標。假設一個外星人走近你,並且問:“你是誰?”進一步假設,這個好鬥的小外星人,規定你必須得講至少一個小時,否則他會武斷地認為人類很無聊,應當立刻被滅除。你會說些什麼呢?
在紙上寫出你的答案,或者對著錄音機講,越多越好。盡可能深入地回答這個問題,除了你的姓名、年齡、出生日期外,還有什麼讓你成為一個活著的、能呼吸的三維的人?你還記得小時候聽過的故事嗎?你每天都想些什麼?你最喜歡的英雄或者神話人物是誰,而且原因是什麼?你想為還沒有出生的地球人做些什麼?如果你無話可說了,就開始談談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一定要讓外星人明白理想對人類的重要性。
(2)學習靈活處事的藝術
固執己見的人總是不願接受任何事情,但是他卻非常渴望吐露自己內心的感受。一個真正自信和有安全感的人,樂於聽取新的觀點和信息,並且將它們融合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
所以,找出一個你不知道的領域,然後試圖闖入。比如,假設你是一個律師,而你對海洋學知之甚少,去圖書館,或者到網上查閱資料,開始自學。或許,你還能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3)透過別人的眼睛看世界
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這恐怕是治療固執的最好辦法了。讀一本觀點與你的老觀念完全不同的書,或者是找一個願意在一天之內被你“影響”的人。這個人可能是你的配偶、同事、老板、親友、警察、一個陌生人或者街上的流浪漢。
當你經曆了這個過程之後,你對生活會產生不同的看法。你不僅更欣賞別人、更尊重別人,而且你也會更強烈的意識到自己的特性,因而你也不會再將固執與力量混為一談。相反,你將樂於成為一個心胸開闊的人,從生活中學習,並且受益。
12.做人從友善開始
人際交往應該從友善開始,如果一遇到什麼事你就亂發脾氣,一點也不肯讓步,那麼,即使你是對的也不會得到對方的諒解,反而有可能使對方據理力爭,更加固守自己錯誤的觀念。所以,做人要從友善開始。
一位社交界的名人——戴爾夫人,來自長島的花園城,她講述了一段自己的經曆:
“最近,我請了少數幾個朋友吃午飯,這種場合對我來說很重要。當然,我希望賓主盡歡。我的總招待艾米,一向是我的得力助手,但這一次卻讓我非常失望。午宴很失敗,到處看不到艾米的影子,他隻派一個侍者來招待我們。
“這位侍者對第一流的服務一點概念都沒有。每次上菜,他都是最後才端給我的主客。有一次,他竟在很大的盤子裏上了一道極小的芹菜,肉沒有燉爛,馬鈴薯油膩膩的,糟透了。我當時簡直氣死了,我盡力從頭到尾強顏歡笑,但不斷對自己說:‘等我見到艾米再說吧,我一定要好好的給他一點顏色看看。’
“這頓午餐是在星期三,第二天晚上聽了為人處世的一課,我才發覺:即使我教訓了艾米一頓也無濟於事,甚至會更遭。他會變得不高興,跟我作對,使我失去他的幫助。我試著從他的立場來看這件事:菜不是他買的,也不是他燒的,他的一些手下太笨,他也沒有法子。同時,也許我的要求太嚴厲了,火氣太大了。所以我不但準備不苛責他,反而決定以一種友善的方式作開場白,以誇獎來開導他。
“第三天,我見到了艾米,他帶著防衛的神色,嚴陣以待,準備爭吵。我說:‘聽我說,艾米,我要你知道,當我宴客的時候,你若能在場,那對我有多麼重要!你是紐約最好的招待。當然,我很諒解:菜不是你買的,也不是你燒的。星期三發生的事你也沒有辦法控製。’我說完這些,艾米的神情開始鬆弛了。
“他微笑著說:‘的確,夫人,問題出在廚房,不是我的錯’。
“我繼續說道:‘艾米,我又安排了其它的宴會,我需要你的建議,你是否認為我們應該再給廚房一次機會呢?’
“嗬,當然,夫人,當然,上次的情形不會再發生了!
“下一個星期,我再度邀人午宴。艾米和我一起計劃菜單,他主動提出把服務費減收一半。當我和賓客到達的時候,餐桌上被兩打美國玫瑰裝扮得多彩多姿,艾米親自在場照應。即使我款待瑪莉皇後,服務也不能比那次更周到。食物精美滾熱,服務完美無缺,飯菜由四位侍者端上來,而不是一位,最後,艾米親自端上可口的甜美點心作為結束。
“散席的時候,我的主客問我:‘你對招待施了什麼魔法?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周到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