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做人要謙虛,鋒芒太露惹人厭1(3 / 3)

在傑克遜身上,我們又看到了類似柯立芝的矛盾:真誠的謙遜和敏銳的上進心。這種表麵上的矛盾,我們還能從許多其他傑出人物那裏找到。但實際上,這裏麵根本沒有什麼矛盾。這些人隻是一時在那些一定會被人們所注意到的事情上默不做聲,而一旦他們引以為榮的功績將要被人們忽視的時候,他們就會立刻采取迅速的行動。

鐵路建築專家哈裏曼也一貫有著謙遜的品德。他的一個很要好的老朋友,甚至在他取得了事業上的輝煌成就之後,還一直以為他隻不過是幾百個有點成就的經紀人之一,因為哈裏曼從來不炫耀自己的成就。

真正偉大的人物,一般都能在他們身上看到這種似曾相識的謙遜。隻有那些膚淺而又短見的人,才會喜歡在大家麵前粉飾、吹噓自己。他們總是陶醉在自我營造的一種淺薄、自命不凡的感覺中,自己的所作所為都受其支配,因此,他們才會不厭其煩地提醒別人自己做了多少事,提醒別人自己的知識有多麼淵博,生怕自己被別人忽視了。

然而,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那些隨時隨地都把自己變成焦點的人,有時,他們甚至恨不得當場把這些家夥虛華的外衣撕開,讓其露出醜陋的真麵目來。因此,虛榮不僅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好處,反而可能會讓別人更加厭惡。偉大的人物往往能從這種淺薄的虛榮中解脫出來,他們懂得,隻有保持謙遜的態度,才能贏得人們的尊敬,事實證明,這是的確博取聲譽的最好辦法。

巴拿馬運河的建造者哥薩爾斯將軍,在建造運河的過程中,麵對別人的質疑,他常會這樣說:“我們以後會回答這一問題的——用運河本身。”果然,當巴拿馬運河順利完工時,哥薩爾斯便達到了他個人聲望的頂峰。然而,麵對那些公開的慶祝活動,他卻幾乎統統回絕了。當第一艘輪船駛過運河,當人們朝穿著襯衣站在佩德羅?米格爾水閘上的哥薩爾斯發出熱情歡呼的時候,他卻飛快地逃跑了。

和許多英雄一樣,哥薩爾斯對自己的成績從來不會大肆聲張,而寧願讓它們自己說話。事實上,正因為他們的謙遜,這些成功的傑出人士才會贏得更加顯赫的聲名。

誇誇其談的人是很難得到信任的,他們的看法隻會引起懷疑。由於他們連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評估,所以大家都會覺得,他們在別的事情上也難免判斷失誤。不過,一個人如果把自己擺得太低,而過分謙虛甚至畏縮的話,也不利於樹立在公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過多的謙遜反而會被人看成虛偽,實際上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虛榮。

6.鋒芒易惹禍,做人留一手

一個人,無論你有怎樣出眾的才華,也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國濟民的聖人君子,最好還是收斂起你的鋒芒,夾起你的尾巴,掩飾起你的才華。

有些才華橫溢的人,懂得把微小的才幹也顯露出來,使它成為自己身上的一個閃光點,而當他們的卓著才能顯示出來時,就足以令人震驚。當你既有才華又懂得展示之道時,結果一定驚人。

不過,展示才華也應以謙虛的態度,以免流於粗俗。露才過甚,為智者所不屑,最好應該以漫不經心的態度出之。巧妙的掩飾是贏得讚揚的最好途徑,因為人們對不了解的東西總是抱有好奇心。不要一下子就展露出你所有的本領,慢慢來,逐次增多。贏得一次輝煌的成功後,再進行下一次,獲得熱烈的掌聲後,再期待更大的成功。

作為一個有才華的人,要做到不露鋒芒,既能有效地保護自我,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不僅要戰勝盲目自大的病態心理,凡事不太張狂太咄咄逼人,更要養成謙虛讓人的美德。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凡是鮮花開得最嬌豔的時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敗的開始。人生也是如此,當你誌得意滿,趾高氣揚,目空一切,不可一世時,不被別人當靶子打才怪呢!

所以,無論你有怎樣出眾的才華,也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國濟民的聖人君子,最好還是收斂起你的鋒芒,夾起你的尾巴,掩飾起你的才華。

鄭莊公準備伐許。戰前,他先在國都組織比賽,挑選先行官。眾將一聽,露臉立功的機會來了,都躍躍欲試,準備大展手腳。

第一個項目是擊劍格鬥。眾將都使出渾身解數,隻見短劍飛舞,盾牌晃動,鬥來衝去,經過輪番比試,選出6個人參加下一輪比賽。

第二個項目是比箭。在第一回合取勝的6名將領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為勝。前4名有的射中靶邊,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來的是公孫子都。他武藝高強,年輕氣盛,向來不把別人放在眼裏。隻見他搭弓上箭,3箭連中靶心。他昂著頭,瞟了最後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最後這位射手是個老人,胡子有點花白,他叫穎考叔,曾勸莊公與母親和解,莊公很看重他。穎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嗖嗖嗖”三箭射出,也連中靶心,與公孫子都射了個平手。

隻剩下兩個人了,莊公派人拉出一輛戰車,說:“你們二人站在百步開外,同時來搶這部戰車,誰先搶到手,誰就是先行官。”公孫子都輕蔑地看了一眼對手,不料他剛跑了一半,腳下一滑,跌了個跟頭,等爬起來時,穎考叔已經搶車在手。公孫子都哪裏肯服氣,提腿就來奪車。穎考叔一看,拉起車來飛步跑去,莊公忙派人阻止,宣布穎考叔為先行官。公孫子都因此懷恨在心。

穎考叔果然不負眾望,在進攻許國都城時,手舉大旗,率先從雲梯上衝上城頭。眼見穎考叔大功告成,公孫子都嫉妒得心裏發疼,竟抽出箭來,搭弓瞄準城頭上的穎考叔,一箭射去,把穎考叔射了個“透心涼”,從城頭上了栽下來。另一位大將瑕叔盈,以為穎考叔被許兵射中陣亡了,忙拿起戰旗,又指揮士卒衝城,終於拿下了許都。

因鋒芒太露而惹禍上身,穎考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中華上下五千年,類似的例子還真是數不勝數,比如打江山時,各路英雄彙聚一堂,鋒芒畢露,一個比一個有能耐。主子當然需要借助這些人的才能,以實現自己獨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這些虎將功臣的才華不會隨之消失,這時他們的才能就成了皇帝的心病,讓他感到威脅,所以,屢屢有開國初期濫殺功臣之事,所謂“殺驢”是也。韓信被殺,明太祖火燒慶功樓,莫不如此。

大家讀過《三國演義》後可能注意到,劉備死後,諸葛亮好像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了,不像劉備在世時那樣運籌帷幄,滿腹經綸,鋒芒畢露了。這是因為,在劉備這樣的賢明君主手下,諸葛亮是不用擔心被猜忌的,並且劉備也離不開他,因此,他可以盡力發揮自己的才華,輔助劉備,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劉備死前,當著群臣的麵,對諸葛亮說:“如果劉禪這小子可以輔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當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為君算了。”諸葛亮頓時冒了虛汗,手足無措,哭著跪拜於地說:“臣怎麼能不竭盡全力,盡忠貞之節,一直到死而不鬆懈呢?”說完,叩頭流血。

大家想一想,劉備再仁義,也不至於把國家讓給諸葛亮,他說讓諸葛亮為君,怎麼知道沒有殺他的心思呢?因此,諸葛亮一方麵行事謹慎,鞠躬盡瘁,一方麵則常年征戰在外,以免授人以“挾製”的把柄。而且,他鋒芒大有收斂,故意顯示自己老而無用,以免禍及自身。這是韜晦之計,收斂鋒芒是諸葛亮的大聰明。

事情就是這樣,你不露鋒芒,可能永遠得不到重任;你鋒芒太露卻又易招人陷害,雖容易取得暫時成功,卻為自己掘好了墳墓。當你施展自己的才華時,也就埋下了危機的種子。所以,才華顯露要恰到好處。

深藏你的拿手絕技,你才可能永為人師。因此,當你演示妙術時,必須講究策略,不可把看家本領通盤托出,這樣你才可長享盛名,使別人永遠惟你是依。在指導或幫助那些有求於你的人時,你應激發他們對你的崇拜心理,要點點滴滴地展示你的造詣。含蓄節製乃生存與製勝的法寶,在重要事情上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