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做人有自信,唯唯諾諾不討好2(1 / 3)

5.有信心就有行動,有行動就能成功

古往今來,許多失敗者之所以失敗,究其原因,不是因為無能,而是因為缺乏信心。沒有信心,就會使可能變成不可能,因為已經放棄了爭取實現可能性的努力。一分信心,一分努力,一分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

一個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首先要歸功於他的信心。有人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還有人說,信心使不可能成為可能,使可能成為現實。信心可以讓人從平凡走向輝煌,當我們滿懷信心地對自己說:我一定能成功。這時,收獲的季節就不會太遙遠了。

人的潛能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它像宇宙一樣,無邊無際。那麼,為什麼會有些人在事業上蒸蒸日上,而另一些人則碌碌無為呢?這是因為後者受到社會條件的製約,總認為自己的見解無足輕重,自己的命運不好,自己注定沒出息,自己注定了無所作為。這種自卑或自暴自棄心理,正是喪失信心的表現。

人類曆史上的各種傑出人物,並非個個都是“天才”,而是因為他們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產生了信心。正是這種堅強的信心,使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使自身處於一種最佳狀態,把全部的能量都發揮出來。

我們與天才們的差距,實際上就在於我們能否正確認識自己,並且能否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仰慕、崇拜天才或偶像,重要的是珍視你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它,你就是一個天才。

信心使我們變得勤勞,因為為了達到目的,我們必須不懈地、頑強地追求,從而走向成功。信心能使我們在人生的各種競爭中把握方向,竭盡努力,獲得成功。

某小國與鄰邦的強國交惡,雙方的衝突與日俱增,這促使小國的大使與強國的首相坐到了談判桌上。

雙方劍拔弩張,小國大使不惜以開戰來威脅強國。

小國大使:“我國擁有軍車30輛,飛機80架,足以攻擊貴國。”

強國首相輕蔑地笑道:“我們軍車和飛機數量,要多過你們100倍。”

小國大使也不示弱,繼續恐嚇對方:“我國有25000人的精銳部隊,足夠占領貴國。”

強國首相大笑:“我們擁有的軍隊,人數多過你們100倍。”

談判至此,小國大使顯露慌張神色,表示必須向國內請示之後,方能再繼續下去。

當雙方再度展開談判時,小國大使的態度有了180度的大轉變,趨向妥協,轉為向大國求和。

強國首相詫異對方的改變,以為小國為己方國力強盛所震撼,故意洋洋自得的問小國大使求和的原因。

小國大使神色自若地回答:“不是我們懼怕你們的兵力,而是我們的國土太小,實在容納不下250萬名戰俘。”

從小國大使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無比的自信。

對自己的內在實力有絕對信心的人,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與挫折。他們的眼光,隻定位在成功之後,能夠獲得諸多成果;他們的信心正確地引導著他,不去想象失敗的淒涼光景,從而得以避開那條布滿陷阱的失敗之路。

凡對自己有信心的人必然是樂觀的,他俯仰無愧,內省不疚,自覺足跟站得穩,根本沒有動搖,不論在何種艱險困難的境遇中,他都不會喪失自信心,並且努力不懈,相信自己有轉敗為勝的力量。

簫伯納曾說:“年青時,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於是我做十倍的工作。”這就是一種非常樂觀的自信心。

人的一生,可能會碰到許多困難,可能會使我們喪失信心。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要冷靜地想一想,不妨自己跟自己談談,自己給自己施加一點壓力,一旦說服了膽怯的自己,征服了懶惰的自己,就能堅定信心,走向成功。

有堅定信心的人,決不會輕易自認無能。由於他們有了成功的信心,就有了刻苦學習、動腦筋挖掘自己潛力和尋找機會的積極想法與毅力。這些毅力和積極想法,無疑相當於汽車的“馬達”。

“有誌者事竟成”,其實這個“誌”裏也含有“信心”的成分。對人生來說,樹立一個目標,孜孜以求,日積月累,水滴石穿,最終便可到達其信心所追求的目標。世界上絕對沒有不能成功的事,隻有不知道成功或不願意走向成功的人。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失敗了5萬次之後,終於成功了;從未學習過汽車製造技術的福特,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不但製造出了汽車,而且成為“汽車大王”。

成功寓於必勝的信念中,如果一個人對人生沒有信心,那麼他不僅意念消極,行動也必定不會得力,遇到困難或挫折就容易讓步或退卻。

“石油大王”保羅?蓋蒂年輕的時候,到俄克拉荷馬去創業,他決心不依賴父親,帶著僅有的500美元來到這個地方。他既沒有資本,又沒有石油開采的專業知識,隻不過在父親的石油事業耳濡目染下,有一點感性的認識。

因此,在創始之初,可以說異常困難。但是保羅?蓋蒂卻信心十足,認為別人幹得了的事,自己也能幹成功。天下無難事,有信心就一定可以辦到自己想辦的事。保羅?蓋蒂在俄克拉荷馬,看見別人一個個地挖掘油井,他想,我一定也能挖出有油的井。

保羅?蓋蒂一天到晚地四處尋覓機會,一年過去了,他沒有物色到油田地皮,但他並沒有灰心。到1915年秋末,他看到有人要出租一塊地,他認真地看了那塊地,覺得有希望,經過討價還價後,終於以500美元把它租了下來。

有了地並不等於馬上就可以挖井采油了,蓋蒂組建了一個公司,準備在這塊租來的地上開采石油。可是,靠做雜工掙來的500美元全部交了土地租金,哪還有錢買機械挖井呢?最後,他求父親合作,由父親投資機械,占公司70%的股權。就這樣,“蓋蒂石油公司”可以開工挖井了。

保羅?蓋蒂的父親既沒有給兒子以嬌生慣養的寵愛,也沒有無償給他投資,而保羅?蓋蒂也是個有骨氣的兒子,他在這塊地上與聘來的幾個工人日夜挖掘。累了,在工地上打個盹;餓了,吃幾塊餅幹;渴了,喝幾口水,然後再與工人們一樣拚命地幹。別人根本不知道,他父親當時已經是一個有一定財富的石油老板了!

保羅?蓋蒂所挖的第一口井果然出石油了,而且一天可生產720桶原油呢!兩個星期之後,他把這塊地轉租給別的石油公司,他從中淨賺了12000美元。這個數額雖不算大,但卻大大增強了他從事石油開發事業的信心,使他認識到“成功沒有神秘的公式”,但總是包含著辛苦和無數的風險。

無論一個人從事什麼職業,做什麼具體工作,都要想辦法去戰勝一切惡劣條件,依靠自己的努力,爭取成為該行業中最優秀的人。要做就做最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其實,這也是一種自信的心態,有了它,無論做什麼事都不會退縮,都會迎難而上。

許多年前,一個妙齡少女到東京帝國酒店當服務員。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很激動,決心一定要好好幹,可是她沒想到,上司居然安排她洗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