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從毒氣彈到衝鋒舟(1 / 2)

——驚心老照片重現“九一八”事變東北軍丟棄武器

由於東北軍高級將領中彌漫著武器至上的觀點,除兵工廠自造裝備外,還大量從國外采購先進裝備,因此,有些裝備在“九一八”事變中被繳獲後,連日軍也大吃一驚。例如,日軍在東北軍倉庫中發現過航空毒氣彈。根據史料記載,東北軍的確有儲存和使用毒氣彈這類化學武器的記錄。1927年10月3日,晉軍第四師師長傅作義率軍輕取重鎮涿州,奉軍反攻,展開了三個月的圍城戰。或許出於對國際法的無知,奉軍竟然公然使用毒氣彈攻城,並請記者觀摩。可惜,由於對風向的掌握不足,這次攻擊偷雞不成蝕把米,沒能拿下涿州不說,反而給奉軍自己造成一定損失。“九一八”以後,未聞東北軍再有使用化學武器的消息,推測其全部儲備都在沈陽陷落時為日軍所獲。“九一八”事變,東北軍最終抱不抵抗主義退入關內。大好河山,三千萬同胞淪陷敵手。那麼,在東北的部隊,真的沒有一戰之力嗎?

在“九一八”事變中,由於飛行員都在休假,來不及將飛機啟動撤離或組織抵抗,東北空軍全軍覆沒,兩百架飛機全部落入敵手。實際上,日軍後來大量使用繳獲東北空軍的飛機與義勇軍和後來的東北抗日聯軍作戰,這些飛機在當時世界處於先進水平而且種類齊全,頗成係列。

所以,當薩在日軍留下的資料中目睹少帥丟下的武器裝備時,簡直有扼腕之痛——

步槍約15萬支,子彈約3百萬發,迫擊炮約6百門,炮彈約40萬發,山、野、重炮約250門,炮彈約10萬發,火藥約40萬磅。

在本文所附照片上,可以看到東北軍丟失的武器裝備。

除了大炮,東北軍還有一支坦克部隊被日軍完整俘獲。這是一張令人驚訝的清單,列在其上的,便是“九一八”事變中,日軍從中國沈陽兵工廠掠去的軍用物資。事變發生後,日軍分路攻占沈陽各處機關工廠,東北軍全無應變準備,又奉不抵抗命令,各要害部門除少數官兵基於義憤進行抵抗外,大多開門揖盜,靜候日軍占領。當晚八時許,日軍天野六郎少將率步兵第十六聯隊,已前出到沈陽飛機場及兵工廠以東地區,占領了有“遠東克虜伯工廠”之稱的沈陽兵工廠和東塔飛機場。兵工廠存放的大量現成槍炮、彈藥,其數量極多,全部落入日軍之手。

東北軍奉天兵工廠,堪稱當時中國最先進和規模最大的兵工企業。這一工廠的建立,凝聚了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兩代人的心血。1922年4月,張作霖在直奉大戰中敗北,痛定思痛,決心大辦兵工企業,改善部隊裝備。張作霖接受張學良的建議,將原奉天軍械廠改為東三省兵工廠。在沈陽市大東邊門外重新規劃,設立槍、炮彈、炮等三廠,由丹麥商家文德(Winther)公司承建,並派技師克力敦爾彌駐廠指導安裝,於庫房西側,修築站台,鋪設鐵軌,火車可直通廠內。此後,1926年至1928年再次擴充,增建槍廠及輕機槍廠,有機器八千餘部。由於其幾任督辦楊宇霆、韓麟春、臧式毅等均用人得當,該廠發展很快,成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之兵工廠。“九一八”事變前已經能夠量產17式65輕機槍,13式79重機槍(均係仿造自日式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