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綜述
謀略的目的不是為了戰爭,而是為了富國強兵。同時,也隻有在國富兵強的基礎上,才能將謀略發揮的更徹底,也才能進一步在激烈的軍事和政治鬥爭中製服敵人、取得勝利。因此,一開始論述的不是具體的戰略戰術,而是談論如何治理好國家以達到富國強兵的謀略思想。
吳起指出,要“治國”、“富民”,必須“內修文德,外治武備”。對此,吳起提出要使國家長治久安,就必須施行仁政,要先“教百姓而親萬民”,主張禮義興國、仁愛百姓,任用賢能。
吳起所提出的這些“治國”、“富民”謀略極有見地。作為統治者,最高境界是以道德治理國家。統治者如果有深厚的道德修養,那麼委任官吏就不會與他的實際能力不相稱,大小官員也都能勝任自己的職務。而君主擁有賢明的將相,對內對外都治理得井井有條,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例如:周初用所謂的“聖人之道”治國,後來行不通,便換用較為嚴厲的法令,繼之用策謀、用權力,仍行不通,最後隻好用威勢。然而一旦到了以威勢迫人的地步,就出現東周末年諸侯國互相爭戰、兼並的局麵。
由此觀之,相對於嚴刑峻法,道德治國方針是值得肯定的。人們向來畏懼政治上的玩弄權術、勾心鬥角。在政治上如此,在商業活動中又何嚐不是如此呢?以公司的管理為例,雖然管理離不開獎懲,但不可過度依靠嚴厲的懲罰製度來規範員工。如果員工動輒得咎,將磨損其工作的意願和主動性。而且管理過於嚴苛,甚至會侵犯到被管理者的自尊與信心,其結果正與管理過於鬆散一樣,都不能激勵起員工的敬業精神。
隻有內部穩定,方能放手參與市場競爭。所以,在經營活動中尤其要避免“內耗”與“內訌”。經營者在人員的任用上要盡量做到“人盡其才”,並留心那些喜歡搬弄是非、道人長短的成員,不能讓他們有機會煽風點火。
此外,“選賢任能”則是曆代統治者都倡導的一種治國的基本策略。雖然各個時代的統治者大多任人唯親,例如古代的分封製,就是典型的任人唯親。但也不乏賢明君主在施展其雄才大略時,能夠做到“任人唯賢”。
在軍事上,由於要應付各種急劇變化的局勢,而且戰爭中確實也需要各種能人,既需要能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疆場的將帥,也需要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的謀臣,同時還需要善於籌備軍需的後勤指揮;這三者無論缺乏哪一個,則不能有全勝的把握,有時哪怕是隻能力戰沙場的勇士,也能對戰爭的勝負起決定性作用,因此“任能”顯得益為重要。
“選賢任能”,其一在“選”,其二在“任”,而“選”要準、“任”要信。楚漢之爭時,蕭何月下追韓信,就在於蕭何知道韓信確實是將才。韓信本在項羽營中,曾多次獻計,卻都未能引起項羽的重視。後投奔劉邦,剛開始也不得劉邦信任,於是決意離開劉邦。蕭何追回韓信,向劉邦舉薦韓信的能力,並感慨地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後來在楚漢之爭中,韓信所建的功勳是所有將領中最卓著的,以此證明蕭何識英雄的能力確實非常人能及。
不過蕭何之功還僅在於“選”,劉邦稱得上是賢良君主,其用人的原則就是“信”。正因如此,才使韓信在曆次的戰爭中能不受任何約束地將其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大多能做到選賢任能,上舉劉邦是這樣,後來的漢武帝,更是廣求天下人才為己所用,所以漢王朝到武帝時國力達到了顛峰。又如唐太宗李世民,也能任用各種有才能的人,哪怕隻有一技之長者。唐玄宗也是如此,自他得知李白是個才氣橫溢的詩人,就特召入京,拜為翰林,當李白發牢騷之時,要其親信高力士進履,要其寵妃楊玉環調墨,玄宗也不曾治罪。
當然,“選賢任能”的最終目的,是讓有才能的人能各盡其才。例如現代的體育比賽,在訓練之前,教練總是費盡心機選出可能發揮特長的人才,而訓練時針對每個隊員的特點進行訓練,使之在正式比賽中盡可能地發揮所長,以期奪得冠軍,甚至打破世界紀錄,為國爭光。在體育比賽中,不獨教練、隊員要盡量設法取得最佳成績,就是本國的人民也都萬眾一心地盼著隊員有超水準的表現,並每每為一些隊員失常的表現而稱憾不已!
吳起主張任用賢才,自古以來人們都在為做到人盡其才而努力,而真正能做到人盡其才的統治者並不多。形勢如此,但未能盡其才的人不能隻是感歎生不逢時,應當自覺地為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去創造條件,因為條件並不會憑空而降,而機會的得來看似亦屬於偶然,然這偶然而來的機會其實往往是人們長期以來努力的結果。就當代的商業領域而言,須盡其才,才能如魚得水般地順利實現自己的目標。既然現實具備了能使人盡其才的眾多有利條件,我們就應當好好把握住時機,因為感慨是無濟於事的。
一內修文德,外治武備
【原文】
吳起儒服以兵機見魏文侯。
文侯曰:“寡人不好軍旅之事。”
起曰:“臣以見占隱,以往察來,主君何言與心違。今君四時,使斬離皮革,掩以朱漆,畫以丹青,爍以犀象。冬日衣之則不溫,夏日衣之則不涼。為長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革車奄戶,縵輪籠轂,觀之於目則不麗,乘之以田則不輕,不識主君安用此也?若以備進戰退守,而不求能用者,譬猶伏雞之搏狸,乳犬之犯虎,雖有鬥心,隨之死矣。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廢武,以滅其國。有扈氏之君,恃眾好勇,以喪其社稷。明主鑒茲,必內修文德,外治武備。故當敵而不進,無逮於義矣;僵屍而哀之,無逮於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