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Jati-Matic_GG-95(1 / 1)

傑迪-瑪蒂克(Jati-Matic)衝鋒槍由芬蘭坦佩雷輕武器公司(Tampeeren Asepaja Oy)公司的經理蒂瑪利在1980年設計,並由該公司在1982年開始試生產,在1983投入量產。

傑迪-瑪蒂克衝鋒槍外形很小巧,大量采用衝壓件,所以重量也很輕,但其連發射擊穩定性也很好、容易控製,這得益於它的槍機運動方式。在外觀上看起來,傑迪-瑪蒂克衝鋒槍給人的感覺是槍管是向上歪的,但實際上是機匣本身的尾部翹了起來。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槍機組沿著與槍管軸線夾角成7度的路線來後坐和複進的,再加上該槍采用重量較大和重心較為靠前的包絡式槍機,而且也采用開膛待擊和前衝擊發,因此在射擊時槍機的複進運動就會產生一個向前向下的力,也就是說把槍機作為控製槍口上跳的一個配重部件,從而有效地控製了槍口上跳。另外這樣的槍機運動方式還間接產生了另一個好處:使握把位置比常規結構的衝鋒槍要高一些,因此射手的握持位置貼近槍管軸線,也有利於減小射擊中的翻轉力矩。所以盡管該槍由於尺寸小和重量輕,使其後坐感有點大於UZI、MP5之類重量較大的衝鋒槍,但卻有效地降低了槍口上跳,連發穩定性相當好,即使單手射擊也很好控製。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傾斜的槍機運動方式並非傑迪-瑪蒂克首創,早年法國的MAS-38衝鋒槍就已經采用類似的設計,不過MAS-38是機匣尾部是向下斜而不是向上斜。傑迪-瑪蒂克衝鋒槍的槍機和槍機框用蠟模鑄件經局部加工而成。拉殼鉤為衝壓件,除了拉殼外,還兼起槍機和槍機框結合銷的作用。與普通的衝鋒槍設計相比,傑迪-瑪蒂克的特殊設計也使得它生產過程較為費時,成本也稍高。所以沒有得到廣泛推廣。

傑迪-瑪蒂克衝鋒槍的機匣由鋼板衝壓而成,作為一支由芬蘭人設計的衝鋒槍,傑迪-瑪蒂克特別考慮到在寒冷、潮濕的冰雪環境下可靠性。槍機動作的設計本身有助於減少灰塵和水分的影響,而拋殼口上還有一個常閉式防塵蓋,拋殼時才打開,然後又自動關閉。

下機匣、握把、彈匣和扳機護圈是一個整體成型的聚合物部件,在冰凍條件下不會凍住皮膚,而且也減輕了重量。槍管下麵有一個聚合物製成的折疊式前握把,同時也是拉機柄。當前握把折疊時,槍機會被鎖住,即便扣動扳機也不會走火。該槍不標配槍托,但有一個可拆卸的肩托作為配件,視客戶需要捆綁銷售或是單獨出售。

傑迪-瑪蒂克衝鋒槍沒有快慢機柄,而采用類似於AUG的單連發扳機,扣壓到一半時為半自動,扣到底時為全自動。雖然該槍的射速並不高,為650發/分,但對於沒有經驗的射手而言,要控製出短點射也是得多練習,因為這兩個扳機行程階段之間的距離較大,扳機扣力也比較大,不容易掌握好。

機械瞄準具由片狀準星和U形缺口照門組成,照門實際上是位於機匣頂部的一個簡單的固定聚合物缺口,而準星則有護耳,可調高低。此外還可在機匣頂部裝上一個激光指示具。

槍管由不鏽鋼製成,露出機匣外的部分不長,如要安裝消聲器,需換上帶螺紋接口的槍管。許多內部零件,特別是那些磨損較大的部件也采用不鏽鋼。

雙排彈匣插在扳機前,容量有20發和40發兩種,彈匣體為鋁製,托彈板為塑料,彈匣底板為鋼。彈匣背麵每隔10發彈的位置有一個觀察孔。該槍也能使用卡爾古斯塔夫m/45的36發彈匣,稍作修改後還能使用S&W M76的彈匣。傑迪-瑪蒂克衝鋒槍設計很簡單,分解後隻有39個部件。

傑迪-瑪蒂克衝鋒槍產量極少,從1983年至1987年間,一共隻生產了500把,其中大部分都出售了。有一種說法是有相當一部分的衝鋒槍提供給芬蘭軍隊的車組成員和後勤部隊,並有少量配發給芬蘭的高級軍官和特種部隊,但沒有明顯的證據。

1990年,另一家芬蘭公司金槍有限公司(Oy Golden Gun Ltd。)購買了傑迪-瑪蒂克衝鋒槍的設計,並作了改進,然後但改名為GG-95並在1995年重新推出該槍,不過產量也不大。這些設計的改進包括采用一個較傳統的擊發機構代替原來的單連發扳機,有手動操作的快慢機柄,功能有:保險、半自動、點射限製、和全自動。機械瞄具和原來的差不多,但改用高對比度的色彩,而且準星不再可調,當GG-95歸零後有效射程約100米左右。另外機匣頂部增加了一個導軌座,用於安裝激光指示器或夜視瞄準儀,或其他的輔助瞄準裝置。GG-95沒有安裝槍托的能力,因為GG-95定位主要是作為一件PDW或作為一件隱蔽武器,而不是普通的衝鋒槍。GG-95的產量不大,目前買家也尚未披露。

另外中國也仿製過傑迪-瑪蒂克衝鋒槍,據說是196廠生產的,由北方工業外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