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接納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同時,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努力把合作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參考建議】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這句話是強調合作的必要性,但是一個人如果在小時候沒有養成與合作的習慣,長大以後就更難養成了。所以,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習慣。
1.讓孩子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必須要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合作才可以完成,光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如讓孩子挪動家裏的大床,單靠他一個人的力量肯定不能完成,利用這個機會讓孩子體驗一個人無法完成的挫折感,然後,父母可以去給他幫忙,還要抓住時機跟孩子講解合作的重要性,讓孩子懂得與人合作的必要。
2.給孩子樹立與人合作的榜樣。
如果父母想要孩子學會與人合作,就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對鄰居、對同事要熱心,而且能互相幫助,這樣可以很直觀地教育孩子,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精神世界,他就會自覺把父母的言行作為自己的榜樣。
3.教孩子與人合作的方式。
每個人的個性都不相同,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學會與同伴友好合作的方式。也就是在生活中,孩子要禮貌待人,友好相處;當遇到大家都喜歡的遊戲,孩子可以不爭搶,讓別人先玩。這樣讓孩子遇事能想到別人,學會謙讓,就可以更好地與他人合作。
4.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讓他在集體活動中自覺意識到與他人合作的必要。在集體活動中,每個人有不同的分工,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獨立能力,還可以讓孩子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之間發生爭執,父母不要過早幹預,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矛盾,從而獲得與人相處的能力。
5.讓孩子體驗合作的樂趣。
成功的合作能夠激發孩子對合作的興趣,進而強化孩子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行為。如父母可以讓孩子參加競賽遊戲,不論任務成功與否,孩子們努力去完成一項任務,其中,這一合作的過程也是其樂無窮,就會讓孩子更深刻地體會到合作的價值所在,從而學會主動合作。
【金玉良言】
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團體,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要想有良好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通力合作。學會與他人合作不僅是孩子需要養成的良好習慣,還是孩子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所以父母要讓孩子盡早學會與他人合作,更好地麵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