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蘇軍的全麵反攻(2 / 3)

考慮到芬軍主要兵力集中於維堡公路地帶,方麵軍遂將主要突擊方向轉到左翼,即瀕海公路方向。6月14日,蘇軍對敵第二防禦地帶發起衝擊,經過激烈戰鬥,於6月17日前突破了該地帶,並迅速向縱深和翼側發起進攻。芬軍急忙從南卡累利阿調來2個師和1個旅,以加強維堡地域和武奧克薩河地區的防禦力量。但是,仍然無法阻止蘇軍的進攻。

6月19日,列寧格勒方麵軍所屬部隊突破了第三防禦地帶和維堡外圍防禦地帶;6月20日,第21集團軍攻占了維堡城,並向維堡西北推進10~12公裏;第23集團軍肅清了武奧克薩河南岸地區的敵人,並占領該河北岸部分地區;後調來的第59集團軍部分兵力,協同波羅的海艦隊,肅清了維堡灣諸島嶼的敵人。至此,卡累利阿地峽和維堡地區的戰役即告結束。

與此同時,卡累利阿方麵軍於6月21日發起進攻,當日,第7集團軍強渡了斯維爾河,突破了芬軍主要防禦地帶,並沿拉多加湖向縱深推進約6公裏;第32集團軍隨後也發起進攻,向梅德韋日耶哥爾斯克方向實施突擊,當日向前推進約16公裏。到第2日日終前,第7集團軍突破口正麵已達60公裏,縱深達12公裏。芬軍開始向第二防禦地帶倉皇退卻。6月23日晨,為了配合正麵進攻,海軍獨立第70、第3旅在敵後方圖克薩河與維德利察河之間地帶實施登陸,切斷了敵後退的公路和鐵路,迫使敵人隻能沿鄉間土路逃命。第7集團軍經激烈戰鬥,於6月25日突破敵第二防禦地帶,並攻占奧洛涅茨城。6月28日,第32集團軍部分兵力與第7集團軍一部協同,解放了卡累利阿首府彼得羅紮沃茨克城。

整個7月份,卡累利阿方麵軍仍在繼續發起進攻。7月9日,第7集團軍前出至洛伊莫拉地區;10日攻占了皮特凱蘭塔。21日,第32集團軍進至倫貢瓦拉以東蘇芬邊界地區。

8月初,斯維爾河和彼得羅紮沃茨克地區的進攻戰役即告結束。在此過程中,卡累利阿方麵軍向前推進200~250公裏,解放了芬蘭的大部領土。

芬蘭新任總理哈克策爾1944年9月19日與蘇聯簽署條約,芬蘭除了歸還1940年占據的領土之外,還須割讓佩薩莫、租借波特拉和烏德給蘇聯。

5.解放白俄羅斯全境

1944年6月下旬,蘇軍進逼白俄羅斯境內的波洛茨克、維捷布斯克、奧爾沙、莫吉廖夫、博布魯伊斯克以東一線,並沿普裏皮亞季河一直延伸到科韋利。

德軍在白俄羅斯境內的防線構築了周密的、縱深梯次配置的防禦工程。整個防禦縱深達250~270公裏,防禦地區都構築在河流的西岸和製高點上,防禦地區內的所有居民地都構築有防禦工事。在有森林和沼澤地的地段,也構築了有支撐點和抵抗樞紐的防禦。

在白俄羅斯戰役中,德軍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總司令莫德爾元帥麵對蘇軍的強大攻勢一籌莫展。6月23日晨,白俄羅斯第2方麵軍發起進攻,強渡了巴夏河,並於6月25日進至距敵防禦前沿25公裏處的列斯塔河地區。6月26日,在突破列斯塔河的防禦地區後,開始向什克洛夫、莫吉廖夫方向追擊退卻的德軍第4集團軍部隊。6月26日晚,方麵軍前出至英吉廖夫以北第聶伯河,並以一部兵力在普列希齊以西從行進間強渡了該河。同日,第33、第50集團軍也開始追擊退卻之敵。6月27日午前,在第聶伯河上架設了兩座橋,這對堅守和擴大登陸場起了很大作用。6月28日,方麵軍主力渡過了第聶伯河,並以強硬手段攻占了德軍在明斯克接近地的重要防禦樞紐部莫吉廖夫,攻占了什克洛夫市和貝霍夫市。至6月28日日終前,方麵軍前出至德魯季河和第聶伯河河間地帶,從而為直接進攻明斯克,與其他方麵軍協同合圍並消滅該城以東德軍創造了條件。

與此同時,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從羅加喬夫以北和帕裏奇以南兩地域向博布魯伊斯克總方向對敵實施向心突擊,圍殲敵軍博布魯伊斯克集團,爾後向普霍維奇和斯盧茨克進攻。6月24日,在進行了2小時零5分鍾的炮火準備和在南段實施了短時間的航空火力準備之後發起進攻。第一天,第3、第48集團軍僅攻占了德軍兩道塹壕;第65、第28集團軍突破了敵人防禦正麵達30公裏,縱深5~10公裏;坦克第1軍進入突破口後,向前推進了20公裏。次日,投入戰鬥的騎兵機械化集群向西北方向進攻,向德軍的防禦縱深推進,於6月26日前出到格盧斯克附近的普季奇河,並在一些地段強渡成功。6月26日夜間,坦克第1軍成功地實施機動,切斷了由博布魯伊斯克向西和向西北的道路。空軍第16集團軍對退卻之敵和別列津納河的渡口連續實施突擊,以強大火力支援地麵部隊進攻行動。坦克第9軍於進攻的第2天,在第3集團軍地帶投入交戰後,急速向前挺進,於6月27日晨開始從北麵迂回博布魯伊斯克,與坦克第1軍會合,從而完成了對博布魯伊斯克東南地域總數達4萬人的敵軍集團的合圍。方麵軍部分兵力肅清被圍集團,而主力則繼續向明斯克和斯盧茨克發起進攻。第3、第28集團軍隨快速部隊跟進,向合圍的對外正麵挺進,而第48、第65集團軍則向合圍的對內正麵推進。6月27日,對內正麵的西北地段隻有2個坦克軍的部隊掩護,因為步兵兵團尚未到達。而被圍敵軍恰在這個地段開始準備突圍,企圖與第4集團軍的部隊會合。在這種情況下,方麵軍司令巧妙地使用了方麵軍航空兵。空軍第16集團軍的526架飛機,以25~30架飛機的編從行動,連續不斷地對被合圍的敵軍實施了達1個半小時的突擊,致使準備突圍的德軍集團紛紛潰散,損失慘重。6月28日,第48集團軍徹底消滅了被圍之敵。6月29日,解放博布魯伊斯克市。經過6天的進攻,蘇軍徹底粉碎了防守在維捷布斯克和博布魯伊斯克的德軍集團,在莫吉廖夫方向也已突破敵防禦正麵。德軍遭到巨大失敗後,遂從西德維納河至普裏皮亞特河的寬大正麵上退卻。蘇軍向前推進100~150公裏,接著又對斯普利波文茨楊內、明斯克和斯盧茨方向展開了進攻,緊追逃敵,以便在明斯克以東地區合圍德軍第4集團軍的主力,阻止德軍在白俄羅斯建立綿亙的防線。

這時,德軍統帥部決心不惜任何代價阻止蘇軍的進攻,6月28日,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官恩斯特·布施元帥被撤職,改由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官瓦爾特·莫德爾元帥兼任。在蘇軍的迅猛攻勢下,德軍統帥部竭力西撤自己的軍隊,以免被蘇軍合圍。

此時,蘇軍在鮑裏索夫卡地域、奧西波維奇地域作戰的各方麵軍快速兵團,距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僅100公裏;而向明斯克方向撤退的敵軍主力則距明斯克130~150公裏,且無法擺脫從東南進攻的白俄羅斯第2方麵軍。在此情況下,蘇軍統帥部於6月28日給各方麵軍下達了合圍並殲滅德軍第4集團軍的任務。

蘇軍統帥部決心以白俄羅斯第3方麵軍左翼以及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右翼一部向明斯克方向實施迅猛的向心突擊,與白俄羅斯第2方麵軍協同,合圍並粉碎敵第4集團軍基本兵力,解放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同時,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麵軍、白俄羅斯第3方麵軍右翼、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一部,繼續向西迅猛進攻,消滅德軍行進中的預備隊,為向希奧利艾、考納斯、華沙等方麵發起進攻創造條件。

各方麵軍未經休整即發起進攻。白俄羅斯第3方麵軍在6月29至30日進抵別列津納河,在數處強渡了該河,開始向明斯克迅猛前進。7月3日,第2坦克軍首先突入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在明斯克方向和巴拉諾維奇方向追擊德軍的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也同樣進展順利。該方麵軍快速兵團(第1軍坦克)於7月2日夜間從南麵迂回明斯克,並前出至東南郊,在此與白俄羅斯第3方麵軍會合。這樣就完成了對德軍第4集團軍基本兵力、第9集團軍部分兵力的合圍。白俄羅斯第2方麵軍也同時向明斯克方向進攻,以牽製、分割和消滅德軍各部隊,不讓其脫離和迅速西逃。蘇軍航空兵牢固掌握製空權,實施了強大突擊,使敵人難以有計劃地撤退軍隊和調遣預備隊。遊擊隊在敵退路上設伏,襲擊德軍司令部和個別部隊,奪占渡口,實施偵察。至7月3日日終前,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附近的德軍已被完全肅清。7月4日,白俄羅斯第3、第1方麵軍進抵納羅奇湖、莫洛傑奇諾、克拉斯諾耶、斯托爾布齊、涅斯維日一線。

而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麵軍第4、第6、第43集團軍和空軍第3集團軍,未作戰役間歇便對當麵北方集團軍、第16集團軍各兵團和中央集團軍群第3裝甲集團軍一部兵力發起進攻。德軍統帥部為了扼守波洛茨克並將它變成堅固的防禦樞紐部,在該市附近集中了一個轄6個步兵師的強大軍隊集團。蘇軍則決心從東北和南麵實施向心突擊,圍殲敵軍波洛茨克集團。蘇軍第4集團軍以其左翼向科特利亞內、波茲德尼亞基、多赫納裏總方向實施主要突擊,以便從西北迂回波洛茨克。第6集團軍右翼各兵團從西南迂回波洛茨克,其基本兵力則會同第43集團軍向格盧博科耶、希文恰內方向實施進攻。空軍第3集團軍對進攻軍隊實施航空火力支援和航空兵掩護。

6月29日,蘇軍第4、第6集團軍各兵團轉入對波洛茨克的進攻,在粉碎敵人抵抗之後,開始包圍波洛茨克集團兩翼;7月1日,前出至波洛茨克東郊和南郊。第6集團軍基本兵力和第43集團軍至7月1日日終,前進到格爾馬諾維奇、格沃茲多沃、多克希齊一線,各坦克兵團則突向季斯納河。經兩天激烈巷戰,至7月4日淩晨,全部解放波洛茨克。方麵軍左翼迅猛追擊退卻的德軍兵團,至7月4日日終前向西推進約110公裏,並前出至奧普薩、科賈內、納羅奇湖一線。

7月初,蘇軍以平均每晝夜20~25公裏的速度,在12天內推進225~280公裏,解放了白俄羅斯的大片土地,法西斯德軍中央集團軍群遭到慘敗,其主力已被合圍。

6.解放西烏克蘭和波蘭東南部

為徹底收複烏克蘭和解放波蘭東南部,蘇軍烏克蘭第1方麵軍(司令為蘇聯元帥科涅夫)決心以120萬人、22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39萬門火炮、3000架作戰飛機發起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德軍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總司令為莫德爾元帥)企圖以90萬人、9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6300門火炮、700架作戰飛機,依托完備的防禦體係,將蘇軍阻止在布格河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