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改變觀念,方能重生一(3 / 3)

Ⅳ期癌症的情況比ⅡA期要複雜得多。那位前任沒有別的辦法,隻能抱定用中醫藥治療的想法,所以他一點點兒挺了過來;而後者過分迷信用最好的方法徹底殺死它,以後再用中醫藥調理,所以最後自己措手不及,死於非命。這些活生生的案例告誡人們:不要低估中醫藥的治療價值。

二、要戰勝癌症,首先要戰勝恐癌心理

我相對特殊的專業背景(身為中醫,有興趣於西醫,又專攻心身醫學),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心理問題對於腫瘤治療與康複的重要意義。因此,我每每鼓勵患者,有條件的話,懂得點兒心理學更好!因為這一結論是有大量成功經驗支撐的。

從事IT業的李先生年近四十,十年前查出鼻咽癌。事後他述說了自己當時確診時的心路曆程:“剛剛看到診斷結果,首先是不相信,我這麼年輕,怎麼可能!?等確認是事實後,又感到萬分怨恨!老天太不公平,別人都好好活著,為什麼偏偏這樣對待我?我努力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擠進了高科技行列,而且自己生活方式還算可以,雖經常熬夜,但不抽煙,也很少喝酒,隻是逢場作戲,偶爾應酬時喝喝酒。可才混了幾年,居然是這樣的結果!”之後,他開始感到無比悲傷,人生旅途剛剛起步,父母養育之恩還沒有報答,而自己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他在悲傷中夾雜著對疾病的恐懼,就像世界末日到了,盤算著自己還能活幾天。

上述心理變化持續了十多天。這期間,他對醫生的治療方案根本聽不進去,拒絕一切治療。他隻覺得自己是一個將死的人,看不到任何希望。這時,他新婚不久的妻子找到了我,但他本人拒絕前來看中醫。正好那天有一位已康複20年的鼻咽癌患者來複診,他妻子與這位患者做了交談,留了電話,請求他幫助她的丈夫。他們通了很長時間的電話,對方告知了他的治療康複經曆,並一般性地講解了鼻咽癌的治療進展(因為許多患者久病成良醫,而一些年輕人盡管學曆很高,則可能是“醫盲”),為他樹立抗癌信心。

反複多次後,李先生逐漸走出恐癌陰影,開始配合治療了。而漫長的治療過程讓他十分焦慮,特別是放療的不良反應,一度動搖了他的信心。這時,心理學知識幫助了他。他在報上看到了我的連載文章《博導論腫瘤》深受啟發,他父親的一個朋友還送給他幾本(包括我的)醫學心理學書籍。李先生讀過以後,就像變了一個人,除了自己主動配合醫生治療外,還經常主動與其他患者談心,幫助他們度過心理難關。

一年以後,初步康複了的李先生開始係統地學習醫學及心理學知識,並取得了心理谘詢師資格。如今,他除了從事IT業外,還經常從事癌症患者的心理谘詢工作。他常常以自身經曆告訴其他患者:“要戰勝癌症,首先從戰勝恐癌心理開始。”

有些症狀可能隻是一種心理反應

心理治療中素有“暗示”與“移情”等法,講的是運用心理學技巧轉移患者的注意焦點,以達到緩解某些症狀的效果。這在癌痛患者的治療中亦可試用。不過,它對精神性、功能性疼痛的效果常常不錯,對器質性疼痛隻能起到某種輔助治療作用。試舉一例:江西某乳腺癌患者告訴我,她幾個月來一直手術一側胸口痛,痛得比較厲害。檢查來檢查去,沒有發現什麼陽性征兆,就是有點兒痛,且時輕時重,有時候又可以完全不痛,沒有規律。我號了脈,看了傷口,詳細了解情況後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隨意問了一句:“您現在又不痛了?”她說:“是啊!看到您,我就不痛了。”我遂以肯定的口吻告訴她:“沒有問題,不是器質性病變,更不是轉移,最多隻是種條件反射。”並很自信地和她說:“您以後也不會痛了。”四個多月後,她再次見到我,告訴說:“何教授,真神奇,自從八月份看了您以後,您的一句話讓我這四個多月來一次都沒痛過,完全好了。”

其實,這類情況很常見,其機製很簡單:人是心身合一的整體。癌症是種心身疾病,臨床出現的症狀有些是有價值的,有些可能隻是種心身反應。此時,醫師如不注意語言疏導,一味地強調要查明病因,那麼,在這種明確語言的強烈暗示下,很多患者症狀就會固定下來,以至於不治。

而在仔細分析的基礎上,同樣借助適當的語言、巧妙的暗示,轉移患者的注意焦點,常常可以幫助消除症狀。當然,此法運用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患者的個性特點,從症狀學角度分析可以排除器質性病變和轉移的可能,有充分把握是源於心身反應的。否則,有可能誤事!

誰都免不了一死

近年來流行“快樂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等新的理念,這在癌症患者的康複過程中尤其具有意義。借綜合的心理方法,接受自得其樂的快樂心理原則幫助自我康複,可以說是個最好的方法。對於如何獲得快樂,各人有各人的方式、方法。下麵這些事例隻是我們在諸多成功案例中的隨便摘取,以做示範。

老陳生性樂觀,卻脾氣暴躁,且生活不講究,愛喝酒、抽煙,喜歡吃重味,肥肉每餐不能少,蔬菜則從來不碰。2007年年初的一段時間,他出現消瘦、胃痛,一查是晚期胃癌,且屬於惡性程度極高、對化療不敏感的。家屬要求盡可能做手術,醫師隻同意做個姑息性手術。

開腹進去一看,全部粘連了,姑息都做不了,隻能關腹。當時,醫師預估其生存期為30~40天。但家屬瞞住了他,告訴他隻是早期胃癌,已做手術切幹淨了,且因為早期,無須化療、放療,隻需中藥調理就是。其實,家屬已明白此癌化療效果極差。反正老陳剩下的時間不夠了,何必讓他再遭罪呢。

術後第七天,老陳就開始在我處進行中醫藥治療。由於原本親友中就有癌症患者在我處康複得不錯,所以他對我充滿了信任。我同意家屬的意見,並叮囑家屬在飲食方麵合理配合,且盡可能順順他,避免其情緒波動太大。

從那時開始,他每隔兩周來我處看一次。開始他話語不多,因為畢竟剛動過手術,家屬對他限製很多。很快,他就打開了話匣子。他是京劇票友,能唱上幾句,又能拉點兒二胡之類的。他向我訴苦,說家屬不讓他出門,他想那些票友們了,想天天泡在公園裏。我勸家屬給他自由。從此以後,不管晴天陰雨,隻要不在家,他就在家旁邊的公園裏。因為其他事不讓幹,他天天就是拉二胡。拉二胡他又嫌聲音太輕,人們聽不見,於是專門買了套便捷式的擴音設備。他在公園裏拉著二胡,天晴時身邊一定圍滿了“粉絲”。他十分自得其樂。凡有“邀請”他表演的,他隨叫隨到,或隨叫隨拉。據他自己稱,他已有幾百個“粉絲”了。

他現在已快樂地活過三年了。在年前的一次門診中,他悄悄地告訴我:“你們都瞞著我。其實,開完刀,能下地沒幾天,我就偷偷跑到醫師辦公室,仔細看了自己的病史和手術記錄,我比他們(指家屬)知道得更早、更清楚。當時也很傷感,後再一想,橫豎總是個死,誰都免不了一死,我何不快快樂樂過好剩餘的日子呢?傷心也是活,高興也是活。你看,我不就這樣挺過來了嗎?”

聽完此話,我對這位平素看上去十分粗線條而又不很講究的漢子不由得刮目相看,多了幾分敬意!他可以說真正地參悟了生命與生活的真諦。我們的許多知識分子在這一點上要好好向這位快樂者學習學習!他真正懂得了生命與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