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改變觀念,方能重生二(1 / 3)

三、不抱怨,病才好得快

2002年夏天,我接待了一位中年婦女。她找了我幾次,欲言又止,滿臉愁容和疲憊,最後兩次都拖著我的一位女博士生,關進門內,密談許久。作為醫師的我很注意察言觀色,發現每次從密室出來的她都剛剛哭過。很顯然,她有深深的難言之苦,但她一直不願意與我直麵聊談。有一天,臨近傍晚,她又來了。其他患者都走後,她惶恐地約我到旁邊小間(密室)裏一個人談談。原來她的陰道口大陰唇上有一個黑痣,被確診為惡性程度很高的黑色素瘤。而且,局部做了切除術,但腹股溝淋巴已經轉移。醫師告訴她:想徹底控製已沒有可能,有條件的話,可以做幾次化療,但意義不很大。

說到這裏,她嗚咽了。她說她真的想死,因為生不如死。但女兒還小,剛念高中,家中沒人照顧。我順口問了一句:“女兒的父親呢?”沒想到她停頓了半天,吐出兩個字:“畜生。”我明白了大半,停頓半晌後,她低下頭告訴我:“我的病全是他給惹上的。他在外麵亂搞,這些年既不管家,回家還要折磨我們母女。我已經生了這病,他在家裏還要強行和我同房。我完全是為著女兒才想活下去的!不然我也不想找你們了,是居委會的阿姨一直在勸我,為了女兒一定要挺下去……”

可以想象,這是一個非常不幸的女子,且屋漏又逢連夜雨。這患者情緒壞透了,整夜失眠,嚴重抑鬱、焦慮,還有一係列的虛弱症狀。前幾次她之所以沒直接求助於我,一是病變在敏感部位,麵對異性醫生感到難以啟齒;二是自己沒了希望,對我們也還缺乏認識和信心。

很顯然,這位患者太絕望了,家庭遭遇與罹患惡疾互相糾纏形成難以解開的惡性循環圈。對於她的治療,若隻顧一頭,絕無良效。而且,任何一頭都是頑疾,不太好糾治。對此,我們采取了多管齊下之法。

首先,我們有意識地安排她與幾位同樣患黑色瘤且已轉移的患者(或家屬)接觸,讓成功的案例為其示範,告訴她隻要努力,還有很大生存下去的希望;其次,我們注意到每當談到女兒時她的情緒就好多了,在重點中學上高中的女兒是她的寄托和驕傲,為此,我暗示我的女助手們和她多談她的女兒,激發她內心生存下去的積極的動力;再次,我明確建議她接受三個月的心理治療,借助抗抑鬱藥改善睡眠和情緒;最重要的,就是積極配合中醫藥的零毒抑瘤治療,並建議她當睡眠改善、體力好轉後,可以接受幾次化療。

不久,她的整體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觀。她有一次親口說:“以前從來也沒有體會到生活會這麼舒服。現在吃得下、睡得著、體力也很好。母女倆的生活(後來離異了)有幹不完的事、用不完的勁,好像每天都很開心。過去的事我再也不想了,現在天天想著怎麼把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舒舒服服的。”轉眼已過去六年多了,女兒已工作兩年有餘了,她則每次複查一切正常。最近退休了的她又迷上了插花,優哉遊哉,享受著生活的美好。這件事給我本人的啟示也很深刻。怎麼對待挫折?怎麼對待不公?怎麼對待疾患?淪陷在裏麵、怨天怨人,隻會越陷越深,最終不可自拔。而換一個思路,走出陰影,就會有豔陽天,就會有明天。有時,甚至自我解嘲、阿Q精神一下,也未嚐不可。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四、什麼事都別壓在心頭

5年前,我接治了一位晚期鼻咽癌患者。她剛來時情緒特別糟糕,說話聲音嘶啞,已經出現吞咽困難。我對她做了全麵了解後,得知她一貫非常認真、謹慎,工作兢兢業業,但前期生活不太順利;且很內向,不太願意表達、宣泄自己的內心想法及情感;由於受挫折感明顯,因此內心不太相信任何人。

我明確告訴她的親友:情況不容樂觀,大家一定要認真配合,且關鍵是促使她願意及時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善於經常宣泄自己的情感。家屬表示理解並願意積極配合。首先,幫助患者建立起對我們的信任;其次,經常有意無意地讓患者與康複了的患友多溝通與交流。每次門診,我則常常與她輕鬆地交談。逐漸的,患者話語多了起來,情緒開始有所放鬆;幾個月下來,病情也有明顯好轉。

這時,她常常滔滔不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每每有爽朗的笑聲。5個月前,她已經度過了5年生存期。她在回顧5年的治療過程時說:“我開始很灰心!一切都心灰意冷了!但後來逐漸地覺得自己能好起來,相信今天的醫學能治好我的病。何教授的經驗豐富,他治療過許多比我嚴重的患者。我知道聽他的話沒錯。我原來很悶,與誰都不想多說!後來,我聽他的話,把他的話當‘聖旨’。他讓我怎麼治,我就怎麼治!他動員我參加什麼活動,我就去參加!我在那裏認識了許多朋友,心裏的許多話可以跟這些朋友說!因此,我總是說說笑笑、哭哭鬧鬧的!心胸也就開闊了,人也輕鬆了。一晃5年過去了,病也就慢慢地穩定了。”

其實,治療癌症,通過醫療手段隻是一個重要方麵,而非醫療手段的治療同樣不可忽視。這位患者的基本康複,除了藥物作用外,更重要的原因也許是在於她逐漸學會了及時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善於宣泄自己的情感,從而有助於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人們應學會及時宣泄自己的情感,學會表露與表達,而不要做“悶葫蘆”!這是心身醫學著重強調的。得了癌症是不幸的,但不要生悶氣,不要打掉了門牙往肚裏咽,要把積壓在心頭的“怨氣”釋放出來!要善於自得其樂!自找樂子!要會說、會哭、會笑,會及時宣泄,及時傾訴,及時從痛苦中走出來,解放自己,自己快樂自己!

人的情感是要及時宣泄的,壓抑會壓出病來。該笑則笑,該哭則哭。笑能笑出快樂,哭能哭出健康。笑哭自由之,心情舒暢,永葆健康。

五、醫家十劑之功,敗於病家一怒

某男,五十出頭,原為某公司副總經理。2000年生肝癌後做手術,做完以後即找我診治。我印象很深,他第一天求治,即在診療室當著眾人麵與夫人大吵。夫人很關心他,卻很嘮叨,規定他要這樣、要那樣,先生當即不悅,與之吵了起來。

我和顏卻正色地告訴兩位:如此爭吵於康複大為不利,並引“醫家十劑之功,敗於病家一怒”之名言加以開導。爾後,我留下其夫人,與其細談。“你想讓先生康複,必須要幫助他調控情緒。他肝病日久,肝病本即易激動、好發怒,現加上術後身體不適,又因此病,時時恐懼不良惡果,故他容易發怒,你應該多多理解。你要為他好,就必須學會寬容、忍讓,有些非原則性的問題,能順他便順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