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囑咐其夫人做好整個家庭的工作。而在給該先生的中藥調整中,也加強了柔肝、疏肝、養肝之品。每一次他來複診,都側麵勸他“健康是第一位的”,“家人都是為了您好”,“難得糊塗是人生的一個境界”。3~5個月後,隨著身體狀況的恢複、自身舒適感的增強、肝功能及癌症指標的改善和控製,素來急躁易怒的他也變得隨和起來。現在到門診部,他每次都會以自己的切身體會來勸說他人。而近十年的康複,包括肝質地、肝功能、肝炎病毒指標的全部正常,又進一步優化了他的個性和信心。他已是一個不再會發怒的隨和之人了。
總之,怒,不利於癌症患者的康複。而節怒又不是簡單的問題,須在認識上加強,在周遭環境中做些調整,患者也要學會自我調控,再加上適當的中藥調理。而且,隨著個性的優化,又將有助於患者的更好康複。
六、太較真,等於跟自己的命過不去
瘦小的李某,45歲生了胃癌。她始終想不通,在建設銀行工作的她沒有任何壞習慣,隻是偶爾加班,午餐、晚餐晚了點兒,餓了點兒,怎麼會生胃癌呢?!術後她找我診治,我一語中的,擊中要害。她的性格好強,又是搞財務的,追求細節的一絲不差與完美境界,且又喜怒很少外露,是她自己的性格特點擊倒了自己。
她恍悟,也完全承認了。兩年半後,她康複得不錯,要求恢複工作。我同意了,但反複叮囑:千萬別與自己過不去,別再較真和追求完美了。她應允了。然而,一到工作氛圍,她就故態萌發。工作3個月,本即偏瘦的她,又掉了3斤肉,胃又偶爾不適了。
我嚴厲地批評了她,調侃地說:“你究竟是要‘革命’呢,還是要‘保命’?”她笑了,連連保證不再犯低級錯誤了。回到建行,打了個報告,調了個崗位,不再直接與數字打交道,而是換了個輕鬆點兒的崗位。她在桌板下壓了四個字——難得糊塗。現她已術後5年,光榮退休了。其實,很多情況下,城市裏的女性患癌症很多是過於認真惹的禍!學會難得糊塗盡管很難,卻也是過於較真者戰勝癌症的重要招數。
七、難得得過且過
朱某,4年前求治時已78歲,一副傳統大家閨秀的打扮,一眼即能看出來原本出身於舊上海門第之家。她身為一名老教師,教的是外語,雖已上了年紀,但看她頭發及穿著,還是精致考究的。不巧,她生的是子宮內膜癌,無法手術,放療無效,子女們又反對做化療。她要求我單獨診治,我應允了。她對自己的病情隻知曉一二,她已明白“反正不是好東西”!她的要求很簡單,不管腰酸、墜脹、背痛等症狀,隻是下麵流出的髒東西又腥又膩,她受不了,比死還難過。
因為她一輩子愛幹淨,也不否定自己有點兒潔癖。我感到有點為難(因為宮頸陰道癌症未切除者,分泌物的徹底控製是不太可能的),但也不想掃其興,應允著說試試看吧,看看能不能先改善帶下多而腥臭的症狀。兩三個月調理後,腥臭的白帶少了;四五個月後,幾無腥臭了,顏色變淡了,但量仍不少。
她每次來還是在意白帶太多了。此時,我隻能開導她:“下部有炎症,總有分泌物,分泌物不出來你更受不了。現隻是有些白帶,權當生育期婦女就是了(因為生育期婦女不少有白帶),再不行就試試嬰兒尿不濕。”她接受了這一觀點,不太過於認真地計較白帶等分泌物了。現在一晃4年過去了,她還是那樣,精神且比較健康地活著。有一次,她輕輕地說:“也許糊塗是種福分,得過且過亦不差!過於要求完美太累了,我以前怎麼就沒有這樣想過呢?如果以前就是馬馬虎虎的,也許今天會活得更好些。”
八、別把治癌的希望全寄托給醫院
其實,除了手術和藥物治療外,很多方法都有助於癌症患者康複。也許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同樣也有撐起一麵即將坍塌大牆的筷子或柱子。我們為什麼不尋求這種支撐呢?觀察表明:人們充實生活的各種方式、方法,都會給生活增加情趣,都有一定的調整心態的作用。用之得當,都有助於康複。
堅持遊泳,耄耋老人胰腺癌伴嚴重哮喘得控製
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的老會長劉教授,1934年出生,是著名醫學家。我和他從1982年起交往,早已是忘年交,他也是我的長輩,與我還有師恩之誼。他本身有嚴重的哮喘,2006年又患了晚期胰腺癌。當時,北京諸多大醫院都會診了,沒有辦法做手術,準備回大連做化療。我極力反對,力薦隻用中醫藥進行治療。後來,他化療、放療都沒用。不久,他出現黃疸,然後裝了個支架。
因為我們認識近三十年了,他很相信我。我建議他夏天到北方過,冬天到南方過。他原來抽煙抽得厲害,把煙也戒了,堅持遊泳鍛煉。因為他堅持遊泳、堅持中醫藥,不僅腫瘤控製得非常好,胰腺癌整整過了6年,連非常嚴重的慢阻肺伴嚴重哮喘、長期依賴激素等都改善了。他的康複法寶就是遊泳。遊泳是種有氧鍛煉,而遊泳的過程中還可以愉悅心身、調整情緒。他目前的體質比生病前好多了,盡管他已經快八十高齡了。
順意遂願,活得更長
有個患者也令我很多感慨:他姓張,消化道出血後被查出來可能是胃癌,緊急手術發現是印戒細胞癌,已經沒法手術。當時,家屬第一時間獲知老張最多還有三四十天壽限,但是沒有告訴他本人。他的妹妹移居新西蘭,通過朋友介紹到我這裏來苦苦哀求。我首先問她:患者本人知道嗎?回答說:不知道,隻告訴他是消化道出血。
我囑咐別告知為妙!之後給他用了中醫藥,內服外敷。三四個月後,他的病情得到明顯控製,納增眠佳,體力恢複。患者開始跟他妻子賭氣,因為妻子總是管著他,不讓他出門。老張來門診時告訴我:他有個愛好,就是吹口琴。他自己說:“隻要一吹口琴,就會心情很好,但妻子死活不同意。”
鑒此,我建議他妻子,不妨就讓他吹吧。他們家在襄陽公園旁邊,近三年間,他天天拿著口琴、帶著麥克風,成了公園裏一道固定的風景線。雖然後因一次飲食不當又一次誘發大出血,搶救未成功,人走掉了,但他從當初預測的幾十天,活到了三年多,也夠成功的了!順意遂願,不失為一類心理疏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