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和大米一起煮粥,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大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誌、和五髒、通血脈的功效,還可以用來止煩渴、止瀉。這款粥是病後康複期的調養佳品,嬰幼兒、腸胃不適者及中老年人平時可以常吃,但有黃疸、腳氣的人不宜服用。這個方子中之所以要加入山藥,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所含熱量又相對較低,幾乎不含脂肪,可健脾胃、益腎氣,促進消化吸收。它的黏稠質地有保護胃壁的功效,還能促進食欲。此外,它可促進T淋巴細胞的增殖,增強免疫功能,延緩細胞衰老。
母親把我說的方法轉告給了李大伯,聽說他連喝了一周的南瓜山藥粥之後,腸胃不適的症狀就明顯緩解了。此後,他也堅持每周喝幾次來養胃。前幾天我回老家時,正好遇到李大伯,發現他又恢複成原來生龍活虎的樣子,胃口也好得很,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得過嚴重胃病的人,著實讓人高興。
53.瘦人想增肥,試試四神豬肚湯
症狀:消瘦,胃口不佳,消化不良,脾虛
老偏方:取白茯苓10克、山藥20克、蓮子10克、芡實10克和豬肚一個;豬肚洗淨,煮一鍋水,加入3片薑和半碗米酒,沸騰後放入豬肚,煮幾分鍾至豬肚變硬,撈起冷卻後切好備用;煮沸清水,放入豬肚、各種藥材、薑、蔥和半碗米酒,武火煮20分鍾,轉小火煲2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每周喝2~5次,堅持兩個月。
曾經看到過一則新聞,國外的一個模特因為過度減肥而得了厭食症,瘦得差不多隻剩一副骨架,樣子看起來很恐怖。後來醫生也沒轍了,最後給她的建議是:竭盡所能吃。
其實如果吃得下還好,問題是厭食的人往往吃不下,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一直消瘦下去。對於這種胃口不佳的人來說,逼自己啃下食物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我遇到過不少這樣的患者,有的年紀還很小,這些孩子一般都很消瘦,發色枯黃,平時不愛吃飯,肚子總是鼓鼓的,家長怎麼換著花樣做出各種美食,孩子就是無動於衷,說什麼都吃不下。這些症狀,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是由積滯而導致。這時如果再盲目吃東西,隻會加重厭食。治療的重點應該是消食化積、補脾祛濕,常見的食療方法是吃小米山藥粥或者白蘿卜鯽魚湯。還可選用神曲、山楂、雞內金、麥芽等,這些中藥和B族維生素、酵母片等消化藥有同等的療效,可消除人體內積存的宿食,清空腸胃,增加食欲。
能吃下飯隻是避免消瘦的第一步,營養能不能吸收也是個問題。我常常遇到這樣的病人,吃很多,卻怎麼也吃不胖,而且還很容易餓。這種現象在中醫裏叫做“消穀善饑”,主要是由胃火旺盛引起的,根源是陰虛,也就是體內津液少,這類患者特征是舌頭很紅、舌苔少、解便小粒而幹結。西醫所說的胃液、胰液、唾液等消化液,全都屬於中醫的“津液”,一旦津液不足,吃進肚子裏的食物就很難被消化、吸收和利用。陰虛會導致機能亢進,這時患者吃大量的食物隻會給腸胃帶來更大的負擔,甚至傷害脾胃,想要增胖就更難了。對胃火旺盛的人,治療的關鍵是把胃火降下來,可以多吃些百合、銀耳、麥冬、沙參、玉竹等滋胃陰的東西。
為了促進消化吸收,在降胃火的基礎上,還應注意補脾。中醫認為,人之所以消瘦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氣血不足所致。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氣血盛,則肌肉豐腴,肢體強勁;反之,則身體消瘦、肢軟乏力。長期胃有虛火、脾虛的瘦人,可以堅持喝四神豬肚湯。取白茯苓10克、山藥20克、蓮子10克、芡實10克和豬肚一個;豬肚洗淨,煮一鍋水,加入3片薑和半碗米酒,沸騰後放入豬肚,煮幾分鍾至豬肚變硬,撈起冷卻後切好備用;煮沸清水,放入豬肚、各種藥材、薑、蔥和半碗米酒,武火煮20分鍾,轉小火煲兩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這個湯分量足,可以全家人一起喝,每周喝2~5次,堅持兩個月,有助於健脾潤燥。
四神湯是中醫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指山藥(或薏苡仁)、蓮子、芡實和茯苓這四位“神仙”。山藥可以健脾胃,這是大多數人都知道的。茯苓含有蛋白質、卵磷脂、葡萄糖、甾醇、茯苓酸、礦物質、脂肪酶、蛋白酶以及β-茯苓聚糖及其分解酶等成分,有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中醫認為它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的功效。芡實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而脂肪含量很低,因而很容易被人體吸收。蓮子中鈣、磷、鉀的含量非常豐富,營養價值高,可養心神、益腎氣、健脾胃、澀大腸,對胃虛不欲飲食有療效。這幾樣材料彙集在一起製成的湯水具有健脾潤燥、補益脾陰、厚實腸胃等諸多益處,再搭配豬肚,效果更佳。豬肚含有酵素成分,可以輔助藥力,發揮開胃、促進消化吸收的功能。這個湯特別適合秋涼後脾胃功能差的人服用,能健脾益胃,還能治療消化不良和腹瀉。瘦人喝了這個湯想增胖不難,而胖人喝了也不用擔心變胖,相反它還可以健脾祛濕,起到減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