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製飲食宋美齡同蔣介石結婚時,身高是1.66米,體重是50公斤多一點。一般婦女年過四十,皮膚開始變黑變粗,嗓門也變粗了,腰圍也增加了,肚子也凸出來了,然而,宋美齡六十多歲時,仍然身材適中,沒有變化。她依然是肌膚白淨,柔軟潤澤,青春煥發,光彩照人。尤其是她那纖纖十指,仍然凝脂滑潤。一般女人的一生,稱得上青春靚麗的時間如七彩的肥皂泡,是短暫的。大好的青春就是從十七八歲開始,上了三十的女人,就需要靠化妝品來修飾。
曾在台灣及美國見到晚年宋美齡的張靈甫的妻子王玉齡回憶說,六十歲以後的宋美齡並沒有佝背僂腰,沒有一般女人那副老態龍鍾的模樣。她看起來隻有四十多歲,當年的青春美被另一種滄桑之美所替代,老年的宋美齡依然是很美、很媚人。
宋美齡的美不是靠化妝品,她靠的是節製飲食。宋美齡平日特別喜歡吃水果、生菜,而且什麼水果都吃,對油膩的食品完全忌口。過去喜歡吃的甜食到後來也盡量少吃。她幾乎每天都會用磅秤稱體重,隻要稍微重了些,立刻改吃青菜沙拉,不吃任何葷的食物,如果體重恢複到標準以內,她有時會吃一塊牛排。
宋美齡基本上采取節食措施防止發胖,因此幾十年如一日,所以才能保持她那苗條的身材。年輕時穿的旗袍和裙子,到了老年穿起來仍然十分合身。因此,工作人員給她送了一個雅號,稱她是“貓肚麗人”。
保持正常的、輕鬆的、愉快的生活方式,想得開也放得下,這是宋美齡之所以能夠長命百歲的又一個重要秘訣。她在與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晤談時,就主動提及她的子、孫兩代家屬和親屬相繼去世,她不會自陷於深沉的悲戚中,因為:“我曾經擁有過他們,我就滿足了”。“看得開,放得下”,是一種大智慧的成就,是修養進入心靈世界的成就。唐代名醫遜思邈活了10l歲(公元58l~682)。在他所撰的一篇《養生銘》中,就特別提到“勿被悲歡極”,叫人不要大喜大悲,不要為七情六欲所動搖,達到一種“看得開,放得下”“不為物累,不為情牽”,看破人生,超越生死的了無執滯、心無掛礙的境界,則自可意淨心安、健康長壽。
鍾愛書籍和中國繪畫閱讀書刊是宋美齡長年保持的習慣。她每天必翻閱紐約各大英文報紙。空閑時就畫國畫、寫毛筆字。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宋美齡開始學習畫畫,而且逐漸成為她最喜歡、也是她最下工夫的晚年業餘消遣。她在台北時,特地聘請了當時兩位中國畫名家作國畫教師。在她的客廳、臥室裏,沒有古董和名畫,掛的都是她的舊作,有的畫上還有蔣介石的題詞。
宋美齡鍾愛中國繪畫,她學畫的熱誠,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這種對藝術境界的追求,使她的精神集中,忘卻時光的流逝。
畫家多長壽。因為研習繪畫必須精神集中,雜念盡除,心平氣和,神意安穩,意力並施,感情抒發,使全身血氣通暢、體內各部分機能都得到了調整,大腦的神經係統獲得平衡,並有效地促進了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同時,欣賞名畫,也是一種追求藝術境界,美化生活的享受,並從創作與欣賞中汲取“精神的營養素”,陶冶人的性情,排除憂慮和煩惱,故繪畫與欣賞名畫,能促使人身心兩健,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靜心暢發內在美生命中有太多的不如意,太少的完美。明白了這一點,就會原諒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弱點。
Life is never perfect and often unfair.
Forgive life’s inevitable weakness!
“女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美麗與可愛,外在與內在。莎朗斯通其實不算是美的,但她內斂的少婦風韻迷倒了無數觀眾。這種萬千儀態不是來自己父母的遺傳,而是歲月的磨練。
現代女性的社會地位比起以前有了質的飛躍。生活中,我們的角色再也不是男人的附庸品,許多女性朋友追求品位、追求時尚、標榜個性、標榜自由,但是如何顯示自己卓爾不群的個性,表現與眾不同的品位格調,這就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個人的言談舉止若沒有絲毫的風度和品味,肯定是被人鄙視的,這也是人類文明社會起碼的要求。
看戴安娜的照片,會覺得她坐在起居室的沙發上,與長子嬉戲的那張,比婚禮上的那張更美麗,就是因為這種喜悅和美麗不是精心化了妝妝扮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從內心深處流露出來的。
世上的每個人都有弱點,當我們學會接受自己的弱點並能泰然處之時,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加有活力。
有人寫詩說:“春的後麵不是秋,何必為年齡發愁,隻要秋天結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風麵前害羞。”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神獨特的創造,神的美意是讓美麗由心而發。當我們內心感到平安、感覺有保障的時候,這些感覺就會從外表上顯露出來。我們要用這種內在的美麗做裝飾,把更多的注意力從外表上轉移過來,想想目前境況如何?是否相信心中關於自己的謊言?是否渴望內在的自信?如果是,靜心修煉可以暢發亮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