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撒哈拉奔襲(2)(1 / 3)

此外,一批有著出色才華的軍官也陸續來到了隆美爾的麾下。個頭很高,舉止文雅的齊格菲爾德·威斯特法爾中校擔任了作戰部長一職。從蘇德戰場上來的,有著豐富坦克戰經驗的弗裏茲·拜爾萊因擔任了隆美爾軍團的主力——非洲軍的參謀長。

攻打圖卜魯克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十字軍戰士”

自隆美爾出兵非洲以來,英軍損失慘重,一些部隊被殲,坦克和其他重武器幾乎喪失殆盡。北非戰役引起了英國首相丘吉爾的重視。丘吉爾認為,喪失北非翼側陣地非常危險,它可能導致英軍被趕出非洲,斷送英國的近東作戰的一切計劃,割裂英國同英聯邦其他國家和殖民地的聯係。因此,英國不能輕易放棄非洲這塊陣地。

英軍統帥部指出,北非英軍有繼續作戰的良好條件,既可通過海空協同癱瘓意大利與的黎波裏之間的海上運輸,破壞德意聯軍的補給,又可依托圖卜魯克要塞和埃及實施一係列小規模進攻,為爾後反攻創造有利條件。為此,決不能輕易讓出非洲。

4月30日,固守圖卜魯克據點的英軍粉碎了德意聯軍新的進攻。在利埃邊界,英軍於5月15日發起反攻,推進到塞盧姆和卡普措堡。後因德意聯軍加強抵抗,英軍於2天後,撤回進攻出發陣地。6月15日,英軍經過周密準備再次發起反攻,企圖奪回哈爾法亞隘口和邊界工事,以便推到圖卜魯克,解救被圍據點。英軍向哈爾法亞隘口東南實施迂回,經卡普措堡向北推進。不久,德軍第15裝甲師在第5輕裝甲師的支援下,終於阻止了英軍的反攻。

11月17日,利比亞下了一場多年未見的暴風雨。狂風吹起浪濤,砸向海岸。

兩艘英國潛艇在暴雨和狂風駭浪中悄悄地浮出水麵。這時,海岸上有人用電筒發來信號,表示一切安全,可以登陸。

在波濤洶湧的海麵上,潛艇放下了幾艘橡皮艇,由於浪高風大,轉眼間,大多數橡皮艇被打翻,不少人溺水身亡。剩下的其他人員好不容易才到達海岸。

他們是“雷弗斯敢死隊”,英國著名的突擊隊,隊員是由各部隊中的佼佼者充任的。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大部隊“探險、炸毀鐵路、破壞橋梁;深入敵後、綁架暗殺”。其領導人是雷考克中校。

勞德·奧金萊克自從接任了韋維爾中東戰區總司令一職後,一天也沒有輕閑過。他時刻想著給隆美爾來一個致命的反擊。夏季後,英軍的增援部隊抵達前線,雙方的力量對比出現了變化。

奧金萊克製定了對付隆美爾的“十字軍”行動計劃。為了在“十字軍”行動前使德軍群龍無首、打亂敵人的指揮係統,他決定派雷弗斯敢死隊去刺殺或俘獲隆美爾,切斷敵人的通訊聯係。

早在一個月以前,英國情報人員阿拉伯丁·E·哈茲爾登在黑夜乘飛機降落在利比亞的沙漠,經過艱苦、危險的偵察,找到了隆美爾的司令部。

此時在暴風雨中,雷考克中校正把幸存下的人員分成三個小組,他本人率領第一組,負責看管放在幹涸河道中的彈藥和糧食,庫克中尉帶領第二組,在吉烈尼南方的十字路口,負責切斷通訊路線,吉斯少校則率領主力攻擊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司令部甘布特。

吉斯少校率領著突擊隊艱難地向貝達利托裏前進,隆美爾的司令部就在那裏。深夜十二點半,他們來到了一座普雷菲特拉式的二層樓房前,這裏就是隆美爾非洲裝甲兵團的指揮部。吉斯下令部隊展開,他自己躍過籬笆,跨上台階,推開房門,這時,突然出現了一個頭戴鋼盔,身穿大衣的德國軍官,吉斯用衝鋒槍逼住他,不讓他出聲,但是這個德國軍官卻抓住槍身,與吉斯爭奪起來,坎培爾及時趕到,用手槍將德國軍官打死。吉斯帶領大家繼續向裏衝去。

一位名叫考夫赫爾蘭的德國中尉聽到槍聲剛拔出左輪手槍衝到房門時,德利上士端起湯姆式衝鋒槍一陣猛掃,德軍中尉應聲倒地。

吉斯少校箭步衝上二樓,發現一個房間裏有十幾個戴著鋼盔的德國兵。他端起槍猛掃,身後的坎培爾衝房間的敵人扔了一顆手榴彈,裏麵的燈一下全滅了。

“撤!”吉斯大喊一聲,就在這一刻,一顆不知從哪裏飛來的子彈擊中了他的心髒。他一聲沒哼,就栽倒在地,坎培爾上尉迅速指揮部隊撤到屋外,剛到大門口,一名英軍誤把他們看成德軍,一陣猛掃,坎培爾身受重傷。

德利上士彎起腰要把他背走,上尉堅決地拒絕了,他下令德利上士立刻將部隊撤離。

這次襲擊,德國人隻傷亡了4個人,在昔蘭尼加的目標都沒有受到攻擊,唯一受到損失的是一個汽油供應站被炸掉了。除了雷考克中校和一名中士外,英國派去的全部人員都犧牲了。這位上校和中士呆在幹涸的河道裏,待到“十字軍”行動開始後,英國的先頭部隊才把他們救出來。

至於那棟普雷菲特拉式的二層樓房隻不過是隆美爾的臨時司令部,一個月前他就將自己的司令部移至了距前線不足100英裏的一個四方形的白色小客棧裏。突擊隊員即使在那兒也不可能抓到他,那一天,他的亨克爾飛機在飛回非洲的途中發生了故障,不得不在雅典降落檢修。

實施“十字軍行動”計劃而采取的刺殺隆美爾行動失敗了。

德軍前線指揮所裏。

一份貝達利托裏指揮部被襲擊的報告迅速地送到了隆美爾手中,隆美爾將軍看了一下報告,迷惑地搖了搖頭,他弄不明白,英軍怎麼會選擇貝達利托裏為襲擊目標,難道英軍真的相信他隆美爾會呆在200英裏外安全的後方指揮部指揮這場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