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9月22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U-9”號潛艇用艇上的魚雷一連擊沉了3艘英國裝甲巡洋艦,創造了海戰史上1艘潛艇在1小時內擊沉3艘萬噸巡洋艦的紀錄。
戰爭背景
1914年9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幕剛拉開不久,英、德雙方的陸軍在比利時境內交戰。由於與比利時隔海相望,英國一直利用比利時的奧斯坦德港從本土向作戰地區增援部隊和補給物資。為了打擊和切斷英國的海上運輸,德國海軍決定派遣潛艇去執行這一破壞任務。
為了使潛艇不僅能打擊向奧斯坦德輸送援軍和各種物資的船隻,而且也能打擊進出泰晤士河口和英吉利海峽的英國艦船,德國海軍部決定,在奧斯坦德和英國馬加特之間設置潛艇伏擊陣地。為此,德國海軍除派遣已在海上的“U-24”號和“U-8”號兩艘潛艇外,又增派了“U-9”號潛艇。9月19日,“U-9”號潛艇駛離德國威廉港,進入北海領域。9月20日,各艦艇到達指定陣位。
德國U-9潛艇戰爭經過9月22日,3艘英國巡洋艦“阿布基爾”號、“霍格”號、“克雷西”號駛出英吉利海峽,進入比利時的奧斯坦德海域。按照原定計劃,這3艘巡洋艦拉開距離,分散行動,以便在更廣闊的海域進行巡邏。與此同時,德國的“U-9”號潛艇也正在奧斯坦德海域的水下緩緩潛行。這時,艇長威丁根通過潛望鏡發現了英國軍艦的身影,並立即下令“U-9”“下潛至潛望鏡深度”,並悄悄向英艦靠近。他一直通過潛望鏡,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目標。直到目標進入潛艇上魚雷的射程範圍之內時,威丁根上尉下達了進行魚雷攻擊的命令。魚雷從艦艇發射管中衝出去,直接撲向了“阿布基爾”號。6時30分,“轟”的一聲巨響,魚雷命中了。而此時“阿布基爾”號艦長德拉蒙德上校才剛起床,艦上的軍官們正在逐個檢查艦員的住艙,而水兵們正在甲板上進行早操。突然的爆炸聲及隨後艦體的激烈震動,使得艦上的官兵們驚慌失措。“阿布基爾”號的艦長德拉蒙德海軍上校匆匆走上艦橋,並迅速進行了調查。這時值更官向他報告說,艦體中部觸雷,機艙破損,主機不能運轉。於是,德拉蒙德上校立即指揮艦上官兵開始搶救艦船,同時在考慮到底是誰布下的水雷。然而,他並沒有想到是德國潛艇,還想當然的認為是英國艦船自己布下的水雷,因為沒有錨定位,隨洋流漂流至此。這種想法隻能為英艦帶來更殘酷的現實。這時被魚雷擊中的“阿布基爾”號艦體炸開一道大口子,海水大量湧進輪機艙,艦體緩緩下沉。艦長德拉蒙德隻能發出棄艦命令,並同時向附近的另兩艘英國巡洋艦發出求援信號。在“霍格”號上,人們隻聽到轟隆的爆炸聲,看到“阿布基爾”號被擊中時躍出水麵,但無人看到魚雷的航跡。艦長尼科爾森海軍上校立即下令以最大航速前去救援。
德國“U-9”號潛艇在雷擊“阿布基爾”號巡洋艦後,威丁根上尉指揮“U-9”號潛艇在沉入海底一段時間後,又升至潛望鏡深度。當看到“阿布基爾”號的尾部沉入水下時,他異常興奮。然而更讓他高興的是,這時前來救援的英艦“霍格”號正進入魚雷射程。威丁根隨即下令艦員做好魚雷射擊的準備。可是,“U-9”號潛艇的艇首倏然向下傾斜,輪機長命令全體艇員都到艇尾。話音剛落,艇上除了守候在魚雷發射“阿布基爾”號巡洋艦管旁和指揮艙的艇員外,其餘艇員都匆忙來到艇尾。在這緊急時刻,通過移動人員保持潛艇平衡,是艇長所能采取的最迅速的對策。數分鍾之後,威丁根再次通過潛望鏡清晰地看到“霍格”號正向下沉中的“阿布基爾”號駛去。於是威丁根立刻下令,“敵艦正在接近,第一、第二魚雷管準備齊射!”隨著發射的命令聲,6時55分,2條魚雷衝出發射管,急速奔向“霍格”號。魚雷隻需航行300碼(1碼=0.9144米)。不到半鍾的時間,隻聽轟轟兩聲劇烈爆炸,“U-9”號潛艇被震得左搖右晃。魚雷擊中了目標,“霍格”號徐徐向下沉去。隨後,威丁根操縱潛艇下潛,過了一會兒,它又升起了潛望鏡。這時他發現潛艇即將撞上下沉的“霍格”號,便下令即刻向後倒,這才避過一劫。然後,他指揮潛艇向深處潛去,準備駛離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