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與敵戰,須要選揀勇將銳卒,使為先鋒,一則壯其誌,一則挫敵威。法曰:兵無選鋒曰北。
“今譯”
凡是與敵人作戰,必須選拔勇將精兵,組成先頭尖刀部隊。這樣,一方麵能夠鼓舞部隊的士氣,一方麵可以挫殺敵人的威風。兵法說:用兵作戰沒有尖刀部隊擔任先鋒,就必然遭到失敗。
“戰例”
建安十二年,袁尚、熙奔上穀郡,烏桓數入塞為害。曹操征之。夏五月,至無終;秋七月,大水,傍海道路不通。田疇請為向導,操從之,率兵出盧龍塞,水潦,塞外道絕不通,乃塹山堙穀五百餘裏,經白檀,曆平岡,涉鮮卑庭,東陷柳城。未至二百裏,敵方知之。尚、熙與蹋頓、遼西單於樓班、右北平單於能臣抵之等將數萬騎逆軍。八月,登白狼山,卒與敵遇,眾甚盛。操輜重在後,被甲者少,左右皆懼。操登高而望,望敵陣不整,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為先鋒,敵眾大潰,斬蹋頓及名王以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
“戰例今譯”
東漢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袁尚、袁熙兵敗逃往北方烏桓所在的上穀郡。這時,烏桓也屢次南侵作亂,於是曹操決定出兵討伐。當年夏季五月,大軍開進到達無終。秋季七月,又發了大水。雖然靠近海口,但是道路卻不暢通。田疇請求當向導帶路,曹操答應了。當大軍通過盧龍塞時,碰上發大水,淹沒了進軍塞外的道路。於是開山填穀達500餘裏,過了白檀,途經平岡,涉水過鮮卑庭,一直向東進抵柳城。進到隻差不到200裏,敵人才剛發覺。於是,袁尚、袁熙與蹋頓、遼西單子樓班、右北平單於能臣抵之等率領幾萬騎兵,前來堵擊。八月間進到白狼山時,終於和敵相遇,而且敵方兵力還十分強大。曹軍輜重車在後邊,隨同的作戰士兵不多,左右人員都很恐慌。曹操登上高處觀察,發現敵方隊形混亂,於是決定攻擊。派張遼當先鋒,結果敵軍大敗,曹軍斬殺蹋頓及其許多中、下級將領,敵軍投降的約有20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