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國家發展戰略(七)(2 / 3)

(四)促進電子商務發展

1.加強宣傳,推動企業接受電子商務

德國經濟界實際上已經開始接受和使用電子商務手段,特別是各個行業協會早已行動起來積極推進這項技術,他們特別注意向中小型企業介紹使用電子商務手段的好處。德國政府願意繼續支持這種努力。

在企業、消費者和公共機關中普及利用電子商務手段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普及這種方法的知識和使用它的好處。因此需要有成功的企業來作榜樣。因此政府打算在另一項信息技術促進計劃“INFO2000”的範圍內,組織電子商務競賽,在各個行業協會的支持下到相關企業中現場表演,在因特網上建立討論電子商務的論壇,在目前已存在的政府網頁中增加與“最好的例子”的連接。

在使用電子商務的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點是要大力促進這個方麵的培訓工作,因為各種形式的電子商務手段的使用都對使用者的資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現在上學的孩子在2007—2010年將開始進入職業培訓。到那時對於多媒體及網絡的知識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了。教研部已經開始了一個“網上學校”的項目,為的就是使學生能夠從小就使用計算機並熟悉網絡。計算機將變成一個工具,各科的學習都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目前,不少的大學已經開設了新的課程,這些課程充分考慮到全世界正在向信息社會轉變這一事實。在企業和各個專業協會的層麵上已組織了大量的繼續教育的課程。

2.搞好基礎設施建設

通信基礎設施是搞好電子商務的重要前提,在這方麵德國有著不錯的條件:德國具有覆蓋全國的數字通信網;由於電信企業的私有化及市場的自由化,預計1998年通信費用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在1996年8月1日通過的促進德國電信市場競爭的新規定打破了對市場的壟斷(德國郵電部已經解散)。

3.提高網絡安全性

提高公共網的安全性是企業和消費者能夠接受電子商務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須考慮到係統本身的可靠性和打擊計算機網絡上的犯罪。因此除了要認真地選擇信息係統的硬件、軟件、組織管理的形式及其外部環境之外,用戶的警覺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為此德國政府將通過信息技術安全委員會加強對基本保護手冊的宣傳。

在網上傳遞高度機密的商業信息如果不能解決加密問題,則不可能使電子商務迅速地推廣起來。在德國及國際市場上目前已經有不少用於電子商務加密的產品。這些產品的性能及操作性也在不斷地得到改進。使用這些產品,可以保證在目前的計算機的計算能力下,沒有人能夠解讀加密後的信息。另一方麵,為了保證國家安全,控製犯罪,國家必須掌握解密的手段。為了既維護商業上加密的需要又不妨礙與罪犯的鬥爭,德國政府已經對這些產品進行了一係列的測試並取得了成果。德國政府還確定了以下目標:保證在德國具有長期的安全係統;保證對犯罪的跟蹤和公共安全;促進德國在加密市場的地位。

為此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強對公眾的教育,使其加強對風險的認識,以保護加密後的安全性;通過提供全方位的加密處理機製促進德國企業在加密產品方麵的開發;實施1997年在國際經合組織年會上通過的加密指導方針;參加有關安全結構和專家控製協調的會談以便能夠提供國際安全性;同歐盟各國加強合作並創造一個歐盟內的加密框架政策。

4.建立法律框架,保護知識產權和商業利益

為信息及通信業創造一個統一的法律框架是促使企業自由和經濟地使用電子商務手段的重要一環。1996年8月1日生效的《德國通信法》促進了在通信領域的競爭並令使用通信基礎設施的費用下降。在1997年8月1日生效的《德國信息與通信服務法》(即《多媒體法》)規定了全國統一報價和使用信息通信服務的框架條件。在這裏特別規定了電子簽名在電子商務中的法律地位。

德國政府將積極參與有關國際組織在域名注冊方麵的討論。政府將促進保護競爭、市場和商標的有關法律在域名注冊方麵也能夠得到體現。

1997年美國政府宣布了對電子商務活動的建議,它希望因特網會成為一個自由貿易區,任何通過網上傳遞的產品(全部是數字的形式)都不得征收關稅。德國政府敦促歐盟盡快討論美國的建議並力爭將網絡自由貿易區的想法與國際貿易組織的規定協調起來。對於企業的工商稅收,德國政府支持這樣的做法,即通過網絡進行的電子商務活動既不優惠也不歧視。

5.促進能力提高和開辟創新性應用領域

新的信息通信技術為企業在銷售、服務、市場研究和市場戰略方麵提供了用文字、聲音和圖像表現的機會。但是目前在德國主要是一些大企業使用因特網來促進它們的業務,因此,需要通過試點項目促進中小型企業用電子商務手段來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同時通過試點項目來確定是什麼阻礙了中小企業使用因特網,以便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政府將提供更多的電子商務方麵的信息供中小型企業使用。與此同時,政府也將采取措施幫助企業提高辨別“媒體”的能力,即如何將有用的信息挑選出來並加工成自己的知識。為此政府將通過各個行業商會舉辦各種競賽和討論,以促使各個成員努力接受這一新生事物。

為了使中小型企業盡快掌握電子商務技術,經濟部計劃投資1000萬馬克在未來3年內建成電子商務能力中心,所謂的能力中心就是一個信息中心和谘詢中心,它能夠為廣大的中小型企業服務。

6.在公共機構中率先推行電子商務

眾多的法律、規則和規定(比如在稅收、就業政策、環保等方麵)對中小型企業來說往往是不很透明的,這也增加了它們的經濟負擔。而在使用了電子商務之後,可能在征稅、財務、就業政策、社會保險和經濟管理方麵得到大大的簡化,從而達到在加速處理上述業務的同時降低相應費用的目的。與此同時,企業和政府的管理機構都將變得更加精幹。政府希望通過使用電子商務手段,除了能加強經濟界、管理部門和公民之間的聯係外,還能起到示範作用,使得使用這種手段的阻力不斷減少。公共部門完全可以在促進使用電子商務方麵大有作為。

德國政府鼓勵在公共采買領域使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在德聯邦軍內後勤供應係統的項目官員和相應的供貨商之間已經采用了電子商務手段。

在金融稅務管理方麵,由於在納稅人和稅收管理部門之間對電子媒介使用的增加,使得征管的費用下降,周期縮短,質量得到改善。在巴伐利亞州和北威州已經可以使用電子方式來報稅。聯邦政府將和各個州及市鎮協調,使得電子報稅方式能夠得到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