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國家發展戰略(十)(3 / 3)

(二)加強教育工作

巴西政府認為,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知識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日益顯著。因此,近年來教育和科研經費大大增加。巴西政府還把1997年定為“教育年”,出台了一係列重大措施,以改變巴西長期教育滯後,國民文化素質偏低,以致影響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狀況。

巴西的教育事業長期以來比較落後,雖經曆屆政府努力,在減少文盲數量和提高教育質量等方麵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教育的落後麵貌未獲根本改觀。到1998年,巴西全國文盲率仍高達20%,在拉丁美洲地區高居第二位,全國文盲達2000萬。據認為,政府教育經費不足、教師水平較低和教育方法陳舊等是造成教育滯後的重要原因。

1.為了加強教育工作,巴西政府不斷增加教育經費

近年來,巴西經濟持續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巴西政府決定不斷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教育部宣布,巴西教育經費1993年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3.5%,1997年已增加到4.6%。1997年,巴西政府製訂了一項“全國教育十年發展規劃”,力爭使教育經費到2007年增加到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並使在校大學生人數翻一番。

2.大抓基礎教育,努力掃除文盲

巴西教育分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級。初等教育是指小學與初中八年一貫製教育階段。巴西憲法規定初等教育為義務教育,但由於經濟困難等原因,巴西城鄉尤其是農村失學兒童很多,據巴西地理統計局1998年初公布的統計數字,巴西全國目前有7—14歲的失學兒童240萬名。巴西一些州市地方政府還經常將基礎教育經費挪作他用。1997年,巴西教育部規定,全國各州市教育經費中用於基礎教育的經費必須由目前的占教育經費總額的50%增加到60%。據估計,巴西1997年基礎教育經費約為230億美元。巴西教育部計劃爭取在10年內基本掃除文盲。

1998年1月21日,巴西教育部長雷納托宣布,政府決定投資5億美元用於實施一項旨在“使所有兒童都能上學的計劃”。巴西政府希望通過實施這項投資計劃,在2003年把全國的兒童入學率提高到94%,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

根據這項計劃,巴西政府還將對不合格的初等教育教師進行在職培訓,爭取到2003年使他們全部達到合格標準。同時,還將適當增加教師工資,改變教師工資長期偏低的現狀,以穩定師資隊伍。

除此之外,巴西政府還將推行“衛星教學計劃”,即通過衛星向偏遠地區在校學生實施電視教育,以提高偏遠地區初等教育的教學水平,逐步改變該國初等教育事業落後的狀況。這個被稱為“電視學校”的計劃是用衛星向偏遠地區的學校傳播新式電視教學的教材。這項於1996年開始實行的計劃目前已初見成效。巴西全國已有5萬多所小學共500多萬名學生使用衛星教學計劃,少年兒童就學率有所增加。此外,巴西政府還在全國推廣電腦教學。

3.大力發展高等教育

最近十多年來,巴西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成果顯著,在校大學生人數現已超過了200萬。根據巴西教育部日前公布的統計材料,為培養經濟建設專門人才和讓更多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巴西政府近16年在全國新建近百所大專院校,其中大學已從1986年的65所增加到1997年的136所。在校大學生人數從10年前的141萬猛增到1997年的200萬。到1998年的最近3年,巴西大學新生每年以10.4%的比例遞增,1997年巴西新招收的大學生多達64萬人。

為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巴西政府還注重培養高等教育的師資人才。近16年間,全國大學教授和副教授分別增加33.2%和41.7%,共計達6萬人。截至1996年,巴西大學教師人數已超過14.8萬。

4.巴西政府提供優惠貸款,鼓勵學生家長自辦教育合作社

目前,巴西共有300所教育合作社,比3年前創立時增加了一倍。所謂教育合作社,即由學生家長負責辦校,其中包括興建或購買校舍、招聘校長和教師等。這種學校比一般的私立學校學費少40%左右。巴西政府決定從1998年起大抓教育事業並製定了10年發展計劃,其著眼點是在21世紀將巴西建成世界經濟大國。巴西總統卡多佐最近發表講話說,巴西現在是增加教育投資的時候了,否則,巴西21世紀經濟發展將會因教育落後而受阻。

(三)“巴西在行動”計劃

1998年8月25日,巴西總統卡多佐宣布,巴西政府將繼續實施“巴西在行動”計劃,旨在進一步提高巴西經濟的競爭力,並緩解這個南美大國存在的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巴西政府於1996年8月開始實施“巴西在行動”計劃,實施兩年間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顯著成果。首期計劃包括交通運輸、公路建設、電信、能源、農業、旅遊、住房、教育、衛生等方麵的42項工程,其中19項工程將於1998年年底前竣工。巴西政府和私人企業1997年為這項計劃的投資高達280多億美元,預計1998年的投資將超過290億美元。

巴西是拉美崛起的一個縮影。在拉美,由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和巴拉圭組成的南方共同市場擁有2億人口,年國內生產總值近1萬億美元,它們在科技和教育領域已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

1997年12月5日,拉美南方共同市場第13次首腦會議舉行。在此次為期一天的會議上,拉美南方共同市場成員國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以及夥伴國玻利維亞和智利的總統決定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金融等各個領域加強合作,全麵推進地區一體化進程。會議集中討論了提高共同對外關稅、共同反傾銷條例、社會保障協議、開放勞務市場、縮小國際金融危機對本地區的影響等問題。他們一致同意從即日起,智利全麵參與南方共同市場各個機構的工作和該組織的一切政治活動。

會議通過的“南方共同市場勞務市場蒙得維的亞條約草案”規定,在今後10年內,各國逐步開放勞務市場。六國首腦還簽署了“南方共同市場社會保障協議”。根據這一協議,任何一個成員國都必須承認在其領土工作的其他成員國公民應該享受的社會保障權利。會議還通過了共同反傾銷的框架協定,以保護各成員國的正常貿易活動,抵製來自非成員國的帶有傾銷性質的進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