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何時能夠擠進世界前10名的第一陣容?
1997年,最新的國際競爭力排序已經公布,中國的排名從1996年的第26位下降到第27位。人們關心,這種狀況是競爭力曲線表上一條上升線向下短短的一折呢,還是滑坡的開始?中國國際競爭力的前景如何?下個世紀是否有望擠進前10名?中國要克服哪些劣勢因素?
1996年國際競爭力報告構建了國際競爭力指數,它是通過反映各國一致可比的統計數據和專家調查數據結果,綜合每個國家未來5—10年的經濟增長的實際競爭力。以經濟增長的指數看,當一國國際競爭力的指數較高時,那麼該國對加速經濟發展將有更大的期望,動力因素往往由此形成。專家們認為發展中國家或經濟落後國家比發達國家更有加速增長的預期和動力,一旦它們能控製住各種競爭力因素,這些國家將比發達國家更具有增長競爭力。
根據這一理論,世界經濟論壇1996年公布了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競爭力指數,以反映未來5—10年世界經濟增長的前景和水平。名列前10名的國家和地區是:新加坡、新西蘭、泰國、香港、馬來西亞、中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中國台灣、埃及。美國、日本、德國、俄羅斯分別排名14、27、40、49。通過經濟增長競爭力指數,可以看到未來5—10年世界增長競爭力的基本格局與分布。亞洲是增長的核心,這對於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是一個重要的機遇。
更應當強調的是,當前非經濟因素對國際競爭力的影響日漸上升,而豐富的自然資源對國際競爭力提高的作用,已經大大下降,甚至不起主要作用。“轉換過程”才是競爭取勝的關鍵所在。例如巴西、印度、俄羅斯等國,自然資源豐富,但競爭力較弱。而新加坡、日本、瑞士等自然資源匱乏的國家,競爭力較強,根本原因在於掌握了“轉換過程”。以日本為例,二戰以來,共獲得4項自然科學和經濟學的諾貝爾獎,而美國則獲得164項獎,英國獲44項。科研上日本並不高人一籌,晶體管、機器人、錄像機、彩電、傳真機、複印機、計算機、高密軟盤等是由美國和歐洲公司發明的,而日本公司卻成功地將這些發明創造轉變成更廉價的商品和服務,比歐美公司更迅速更有效,這意味著把握“轉換過程”成為未來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核心。
中國GDP在不斷做大,如果用舉重的道理來比喻,中國的“塊頭”已經進入世界重量級的陣容。但是,一個運動員是否能夠在比賽中取得金牌,進入重量級僅僅是個先決條件。人們不僅關注進入哪一個級別較量,最終要看的是能否在挺舉、抓舉乃至推舉中都能拿到金牌。形象地說,目前的中國僅僅是獲得了重量級參賽資格,但並不具備全能冠軍的實力,因為中國還有很多弱項。
中國如果保持8%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未來25年內經濟總量將擴大7倍,這一增長速度穩居世界增長最快的前10名之列。但挑戰仍然存在。政府今後的目標不僅是總量的增長,而且要注重增長的質量,必須讓全體人民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
社會發展領域中眾多“軟指標”上的落後狀態,已經構成中國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劣勢因素:
第一,中國技術狀況比較落後。1996年中國科學和技術國際競爭力世界排名第28位,而1994、1995年的排名分別是23、27位,這是中國國際競爭力八大領域裏唯一排名下降的,暴露出較大的問題。一方麵,中國義務教育中科技教育不夠充分,專家調查得分僅為3.58分,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在此方麵的得分均在6分以上(10分為滿分)。另一方麵,中國技術管理水平低下,技術開發嚴重不夠,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公司的技術資金供應、技術資源供應、科技開發、製造業技術的世界排名都靠後,其專家調查評分僅得2分,而日本、美國、德國此方麵得6分。
第二,與目前的粗放式增長方式的特征相吻合,中國仍在高投入、高產出、低轉換效率階段徘徊,國際競爭潛力不足。中國的全員勞動生產率僅為瑞士的1.37%,差距之大令人吃驚。
第三,企業管理、產業組織結構狀況相當落後,不僅與發達國家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轉型國家中也處於最低水平。在企業管理中,流通環節不暢,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長,世界排名第44位。管理者的企業家精神和創新意識薄弱,專家調查評價得分與排名第一的智利相差4.3分,企業的領導水平低,跟不上市場競爭的步伐,企業的國際大市場的觀念尚未形成,這些無疑成為製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一個因素。企業的集中程度不夠,中國最大的50家企業的銷售額占全行業銷售額的比重僅為17.08%,而美國這一指標為72.46%,企業集團化發展緩慢,規模經濟還未充分形成,真正能夠帶動整個經濟發展的大企業尚未出現。
第四,勞動者素質總體水平低,雖然中國從事科技開發的絕對人數多,但科技人員的結構和供給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削弱增長的持續性,但中國的力量也不可低估,令人矚目的高儲蓄率,務實的改革記錄,穩定的局勢,以及不斷增強的管理能力,都是在本世紀推動中國進步的力量,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在下個世紀初,國際競爭力擠入第一陣容並非天方夜譚,中國的崛起和強大將成為21世紀世界上最重要最振奮人心的發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