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公共關係:在誤會與歧視中發展的朝陽職業(2 / 2)

必須指出的是,盡管現在所有公關公司都打著“專業”旗號,但還是有不少公司,尤其是小型公司存在著對公關產業的誤解。其中,不少人開公關公司的初衷就是,公關公司投入小,產出大。10萬元注冊一個公司,然後陪酒吃飯、張羅活動、媒體宣傳、人情買賣……贏了,一本萬利;虧了,皮毛損失。所以,國內公關行業雖說已經進入快速增長期,但其市場在整體上仍然處於無序狀態。這主要表現在兩方麵:其一,沒有統一的服務標準和收費辦法,競爭混亂。其二,整個行業缺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職業道德需要加強。人為關係之本,一個沒有專業團隊的公關公司,遲早要麵臨清場走人的結局。

一項統計表明,我國公關事業從業人員目前已達十萬之眾,但是公關人才還是十分匱乏。這種狀況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原因:日益規範起來的公關事業急需正規的公關人才,大量的“冒牌公關人”正被淘汰出局。近幾年,隨著國外先進公關理念的日益滲入,公關事業日益專業化、規範化,原來低層次的“公關人”在規範的公關運作之中漸漸力不從心,從而被淘汰。

其次,中資公關公司壯大,外資公關公司搶灘,對人才的爭奪十分激烈。據不完全統計,遍布全國的公關實體已達上千家之多。同時,陸續進駐中國的外資公關公司已在十家以上,這些公司不約而同加強本土化,本地員工占公司雇員的比例高達90%以上。相對於外國雇員,本土公關人員具備許多不可替代的優勢。一些已有幾年經驗的成熟公關人才成為外資公司“挖掘”的對象。日益激烈的人才爭奪,使公關界人才流動顯得過於頻繁。

另外,公關專業服務趨向細化,公關人才更須專業背景。以公關公司為例,以往不少公司開展的業務大致雷同。現在,中資、外資公關公司的管理谘詢業務比例都明顯加大,專攻某一領域的專業公關公司也應運而生。

作為一項職業,公關不僅長期受到人們的誤會與社會的歧視,而且一直沒有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界定和認可,廣大公關從業人員缺少真正的職業歸屬,這也是影響公關人才隊伍培養的一個因素。日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已正式發文,成立了國家職業資格工作委員會公關專業委員會,並正式製定頒布了公關人員的國家職業標準,填補了內地職業公關標準的空白。以後對公關從業人員的資格要求越來越嚴格,並且公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日益規範起來的公關事業逐步淘汰大量的“冒牌公關人”後,公關職業將作為一種朝陽職業,越來越得到企業的重視,得到社會的尊重。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入世後,不僅來華投資的外資企業增加,也有更多的內地企業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公關職業將更熱門,通曉外語、有某方麵專業背景,同時又熟悉中西文化的高素質公關人才將更加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