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一、“灰領”人才:既能動腦又能動手(2 / 2)

隨著科技的發展,“灰領”人才的需求量也將越來越大,尤其對於一些高新科技行業來說,更加需要這種實用型的專業人才。比如生物工程這樣的高科技工種,就特別需要既有深厚的生物工程知識又有嫻熟的生物工程技術的人才。而這都是以前單純的白領和藍領難以達到的。

在未來5年內,我國將需要40萬IT人才,其中大部分是需要能夠自己動手進行設計與製作的“軟件灰領”。

在前不久結束的上海市首屆“灰領”職業大賽比賽現場上,一個被稱之為皮皮的電腦虛擬小猴模仿起演示員擠眉弄眼的動作,隨後這隻虛擬小猴又跳起了芭蕾,活脫脫地上演了一場真人秀。據悉,這樣的動作捕捉技術剛剛從美國傳入上海,目前上海市僅有2位操作高手,如今身價飆升,月薪已經突破頂尖“灰領”1.5萬元的水準,漲至2萬元。

此次上海市灰領職業大賽共設動漫設計、遊戲製作、信息防禦、模具設計、智能樓宇布線、IT程序、內雕設計、會展設計、廣告設計、倉庫管理、服裝製版、服裝設計、色彩搭配、現代工藝美術品設計、工藝產品設計製作、包裝設計製作、首飾設計製作、IC版圖設計、多媒體製作、數字音樂製作、數控編程技術、機械測量技術、視頻處理技術、動作捕捉技術等共25個競賽項目。而色彩搭配師、會展設計員、數字音樂製作員等都是近幾年新出現的職業。

灰領是一種新的人才類型。無論是勞動人事部門還是中介機構,對於灰領的前景,都頗為看好。當前,一方麵是有人沒事幹: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一些普通管理崗位和文職崗位應征者嚴重供大於求;另一方麵卻有事沒人幹:許多技術性崗位、技能型崗位卻招不到人,大量的灰領型的新職業新崗位嚴重缺人。如動作捕捉員,在國外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職業,在我國仍舊是個新興的行業,目前全上海僅有3台這樣的設備,相應的從業人員隻有三四個人,而實際上就目前狀況來看,上海至少需要300台設備,相應的從業人員至少需要300人,甚至是600人。而隨著產業的發展,人才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

有許多的灰領崗位,其收入相當豐厚,並不亞於白領與金領。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灰領的月薪至少是在5000~6000元,一些如動漫製作等新興的行業,收入更是豐厚,月薪可達10000~20000元。

科學家、工程師是人才,在生產服務一線的技術工人也是人才,既有較高知識層次和創新能力,又有一定操作技能的灰領型人才,更是稀缺難得的人才。有人預計,隨著生產環節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單純的白領和單純的藍領都將逐漸萎縮,真正能成為企業骨幹的,將是那些既具有現代科學知識又擁有生產技能的灰領人才。一般應聘者要謀得這些職位,專業對口最重要,學曆居於其次,一般大專以上學曆即可,但是要有至少5年以上的一線從業經驗,且要有中高級的技術職稱。